本次來到BIKETO評測室的是SPECIALIZED旗下ROVAL空氣動力學公路輪組系列中的一款全能輪組——Rapide CLX 40。顧名思義,這款Rapide CLX 40輪組擁有40mm的框高,SPECIALIZED對這款Rapide CLX 40碳纖維開口胎輪組的定義是“完美的全能輪組”,本人將親身體驗這款輪組是否真的完美,如果不完美,我將向閃電索賠10美元。
這是本人測試這對輪組的整車,一定很多人看見這個鋁合金車架而嗤之以鼻,在這里我要為這款閃電ALLEZ E5 SMARTWELD車架正名:除了加速感稍肉和路感比較生硬之外,這款ALLEZ E5車架在強度、剛性等各方面并不比2萬元以下的碳纖維整車遜色,來自TARMAC的車架幾何更是讓操控和騎行感受提升到了一個鋁合金車架的新的高度。事實上,使用這款個人非常熟悉的SPECIALIZED頂級鋁合金車架更能讓我體驗到CLX 40的全面性。
打開這個做工非常好的輪組袋,取出這一對售價直逼2W元的CLX 40輪組,本人曾在北京國際自行車博覽會的試騎區(qū)上體驗過一把全新的VENGE,上面所搭配的是一款Roval CL 60的輪組讓我感到非常驚艷,自此我的夢想就多了一個:擁有一對roval輪組。
沒多久這個愿望就實現(xiàn)了——對的,就是眼前這一對CLX 40輪組。
隨著這對輪組到來的還有一套輪胎。外胎使用的是S-Works Turbo 24C,這款閃電的頂級公路外胎,有著220TPI的高密度胎簾,超低的滾動阻力和在超強抓地力,本次測試中車胎氣壓打到120psi(輪組最高氣壓限制在130psi),保證拉高整個測試的器材瓶頸。內胎使用的是SPECIALIZED標準內胎,閃電未提供Turbo Ultralight內胎可能是因為為了保持足夠的轉動慣性吧!
測試之前
這對CLX 40輪組屬于開口輪組(另有管胎版本可選),框高40mm,輪圈的寬度內寬16.2mm,外寬達到23mm。根據(jù)現(xiàn)在各大品牌的高端產品越來越流行采用寬車圈設計,也證明了更寬的圈體有利于空氣動力學的表現(xiàn)。前輪采用18根DT Revolution 2.0-1.5-2.0變徑輻條直拉編織。而在后輪使用了24條輻條,其中在驅動側采用了2X編織,而非非驅動側就使用直拉式編織,并且是由經驗豐富的技師手工編制調校。
·
前花鼓采用CeramicSpeed陶瓷培林,碳纖/鋁合金本體,兼顧使用耐久性以及超順暢的轉動性能。前輪實稱重615g。
后花鼓CNC加工的鋁合金外殼,內置四顆CeramicSpeed陶瓷培林,高品質DT240內件和快速咬合的行星棘輪系統(tǒng),搭配11速塔基,后輪實稱779g。驅動側超大的法蘭盤,讓后輪變得硬朗,大大提高驅動力傳遞,尤其是過彎時的側向剛性讓人印象深刻,下文會詳細提到。
雖然大很多廠商都會在高端輪組上使用鈦合金的快拆來降低重量,但實際上鋼快拆材質最有力和最穩(wěn)固的,所以CLX 40 的原裝快拆擁有128g的重量,雖然如此,但實際使用它的鎖緊力度足以讓我原諒了它的體重。
ROVAL Rapide CLX 40輪組還有更加誘人的管胎版本,瘦到1240g的極致重量以及比開口版本便宜5000元的誘人價格,如果你平時經常有做扶老奶奶過馬路等積攢人品的好人好事,那么管胎版本會更值得考慮。
輪組logo采用水標印制的方式印在輪組的表面,除了省下貼紙和膠水的重量(BORA ONE 35的貼紙和膠水重15g,)還能保持車圈表面的光滑度,有利于提高空氣動力的表現(xiàn)。而且類似于珍珠漆的質感也讓整體的逼格更加bigger。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CLX 40車圈的輻條孔并不在同一直線上,而是根據(jù)兩側輻條射入的角度特別定制,這個設計能夠增強輪組的側向剛性,并且提高輻條的使用壽命,后輪也是同樣的設計。
實際體驗
第一次騎行我已經對這款輪組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通過近一個月的的實際騎行體驗,想到的形容詞只有一個:完美。
本人此前所使用的輪組重量達到1700g,而換上這對CLX 40輪組,由于不到1400g的“體重”,直接感受就是這對輪組在起步、再加速、爬坡中的表現(xiàn)幾乎能與低框輪組所媲美。一流的剛性讓踩踏力量幾乎毫無保留的傳遞到地面,直接,干脆,爽快。在鋪裝良好的柏油路面騎行,所帶來的高質感的騎行感受非常美妙的。
有趣的是,雖然有著非常美好的縱向剛性,但是這對CLX 40輪組的舒適性更是讓我感到驚訝無比。本人測試的場地是一個小島,最近環(huán)島16km柏油公路正在進行大大小小的施工,碎石、泥沙、坑坑洼洼,甚至是橋梁和馬路的夾縫隨處可見,剛開始時我還心疼的慢悠悠地壓過每一個坑洼,但是這對輪組的吸震性表現(xiàn)地讓我瞠目結舌,即使前后輪氣壓都已經高達120psi,其對各種震動的表現(xiàn)就好像壓過一個菠蘿包一樣,以至于后來我基本都是無視糟糕的路面,輕松舒適地保持速度在38km/h以上。并且高速巡航非常輕松,這與優(yōu)秀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有著莫大的關聯(lián)。在時速35km/h再加速,速度也是隨踩隨有,讓我有一種自身的1.6L V4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已經變成了4.0T V8發(fā)動機的錯覺。
上坡狀態(tài)下,能感覺到輪組非常穩(wěn)定,由于輪下重量降低,整輛車的靈活性大增,讓操控的精準度變得非常高。得益于超輕的圈體重量,即使是40mm的框高也不會有拖腳的感覺,無論是站立搖車保持高踏頻去征服長坡,在這對CLX 40輪組的幫助下都變得愈加輕松,保持一個很快的爬坡速度這感覺真實夠酸爽的。長距離上坡難免會站立搖車以讓大腿肌肉群交替休息,在站立搖車加速的時候才會發(fā)現(xiàn)這對輪組一個小不足:大輸出下輪組的側向剛性稍微不足,路感也變得稍微模糊,這應該和DT的2.0.-1.5-2.0輻條有一定的關系——輕量化總是要付出代價。好在大多數(shù)時候并不需要站立搖車這種高輸出的騎行方式,你只需要坐穩(wěn),提高并穩(wěn)住踏頻,幾乎就能擁有你想擁有的一切。
這對CLX 40輪組是一款空氣動力學公路輪組,我們并沒有風洞等等高大上的現(xiàn)代設備去測試這款輪組能夠在40km/h的時候各種偏航角下能為你節(jié)約多少瓦的功率輸出,只能把自身確切騎行感受用蒼白無力的語言來傳達。
這個季節(jié)的廣州城秋風四起,而孤立在小島上的廣州大學城到了更是充滿了逆風、側風。沿著環(huán)島公路騎行則是能夠完美體驗到各種風向下這對輪組的空氣動力性能。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在各種橫風狀態(tài)下我能夠在35km/h的速度還能夠輕松放開雙手、挺直腰板地舉起水壺喝水!沿著環(huán)島公路一直保持在35-42km/h的速度下騎行,即使在逆風狀態(tài)下,也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輪端的阻力。感覺這對輪組非常穩(wěn)定,40mm的框高受到側風的影響很小,這在側風狀態(tài)下下坡速度超過55km/h時的感受非常確切。這讓我無法不對這對輪組的空氣動力性能致以5星的評價。
同時對比隊友的2014款Cannondale SUPERSIX EVO搭配Vision Metron 40管胎輪組+馬牌23C管胎,我的ALLEZ E5 SMARTWELD車架搭配ROVAL Rapide CLX 40輪組+S-works Turbo 24C無論在加速性、穩(wěn)定性、空氣動力性以及舒適性都全面勝出。而隊友試騎過我的車之后也發(fā)出了”這完全不是一臺鋁合金車“、”什么,這不是管胎???“的驚嘆。這說明了幾個問題:第一,ROVAL Rapide CLX 40輪組表現(xiàn)非常全面且高性能。第二,不要小看鋁合金,特別是標有”SPECIALIZED“l(fā)ogo的鋁合金。第三,S-works Turbo 外胎的性能足以媲美管胎,我們BIKETO評測室也將對這款杰出的外胎進行長時間長里程的持續(xù)測試,敬請期待。
本人一直認為,要像米洛斯的維納斯那樣“殘缺才是美”,而這對ROVAL Rapide CLX 40輪組向我詮釋了無缺點也能很美。
感謝SPECIALIZED提供測試器材
責任編輯:J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