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甘南野路穿越】重走洛克之路上篇——驚魂
編者按:“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愛騎車攝影的小秦長期生活在美麗的甘南,昆侖山脈與西秦嶺的雄偉山脈造就了扎尕那奇峻的“巨石宮殿”,這一次,小秦帶著好友進行了一場山地穿越之旅,一路上陰云與日光明滅變換,他們溯溪穿河,翻山越嶺,爬過海拔3800米的埡口,突遇風(fēng)雪冰霜,在堅持中見證了風(fēng)云突變的魔幻仙境,告訴世人這里才是山地車穿越的天堂!
4月17日,周六,天氣轉(zhuǎn)晴
路線:卓尼縣—卡車溝—扎尕那—迭部縣(104km)
我通過衛(wèi)星云圖發(fā)現(xiàn)未來兩天內(nèi)云層稀薄,幾乎萬里無云的好天氣。我和一位大學(xué)認識的騎友,提前約定好一同前往穿越卡車溝到扎尕那,再從扎尕那到扎古錄鎮(zhèn)的騎行之旅。我那位朋友,是臨潭縣人士,前一天晚就匆匆忙忙的來到卓尼準備好出發(fā)的器材物品。
到了早晨,穿好裝備,簡簡單單的熱身后,吃個普通的牛肉面就出發(fā)了。從卓尼縣到達子多村的路程是鋪裝路面,路面條件很好,我們騎起來非常輕松,不到一個小時就到達了達子多村。我們在這里買了幾瓶水,因我們穿著打扮怪異,可能讓老板娘覺得我們是外地人,便問候了我們?nèi)ツ睦,當告訴她說要前往扎尕那,不禁表示出一種擔(dān)憂和驚訝。在我們之前,18年時,就有人騎車穿越過這條路線,我們拿著他們走過的GPS數(shù)據(jù),一點都不擔(dān)心。雖然作為一個經(jīng)常在戶外運動的車手,但也還是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季節(jié)!這是我們在進溝前完全沒有考慮到的,也是我們這次旅途最危險的錯誤。
離開達子多村,開始進入卡車溝,一路上都是陽光明媚,歡聲笑語,因為不止一次的走過這條溝,我們輕車熟路,很快就到達了岔路口。這條岔路通往的就是1958年修的卓電公路,經(jīng)過半個多世紀的洗禮,早就沒有了平整的路面,仿佛雜草泥坑石頭在輕蔑的看著我們,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但事實上這才是山地自行車真正應(yīng)該走的林道小徑。
“這條路太適合山地車騎行了”“這簡直不輸于加拿大惠斯勒的線路”,一波贊美之詞伴隨著鳥叫花香回蕩在山里,情緒高漲,此時已是中午11點多,我們卻一點都沒有疲憊和餓意。繼續(xù)前行了10公里左右,因為遇上了道路泥濘,速度從每小時16公里下降到每小時5公里,我開始擔(dān)心這樣下去什么時候才能到扎尕那,此時還剩下35公里的路程,可能天黑都到不了,心里開始打退堂鼓了。好在走到下午一點多時,路面情況好很多了,速度也上來了,我們也有些餓,就在一處牧場溪流旁邊吃起了午飯。
我們混跡于山林還能吃上熱飯,這個功勞來源于自熱米飯,在山里能夠吃上熱乎乎的飯菜無疑是一種享受。不僅自熱米飯,我們還有高能量的巧克力棒,壓縮餅干等,供我們一路上食用。飽腹之后,我們接著騎上車輛,接著趕路。因為我們騎的并不是全避震山地車,是硬尾山地車,在這種小徑上屁股簡直就是一種煎熬,但又能怎樣,多站著騎會兒多休息幾次罷了。騎了很久,天氣變了,陰沉沉的,仿佛山神給與我們的警告,但我們有著完整的防水裝備,不擔(dān)心雨水的侵蝕,心中沒有一絲憂慮。騎著騎著,遇到了一些牧民,站在山上給我們加油打招呼,把我們的疲憊消去了一點。沒走多遠,又見到一個牧場,是在一個岔路口,有一位藏族阿媽看到我們走錯了路,急忙喊我們并指給我們路線,仿佛知道我們下一步是去往扎尕那的,我們應(yīng)聲答到“嗷牙!”(卓尼方言中好的意思,是藏語直譯),雖然語言不通,但心中無比感謝。
接下來的路途,一路雪山森林相伴,風(fēng)景壯麗,但此時我們并不知道,我們開始走進了危險區(qū)域。我們來到雪山山腳,看著被積雪覆蓋的道路,我心想完了,這過不去了?戳丝碐PS數(shù)據(jù)信息,還剩下15km就到扎尕那了,便覺得把自行車推上去也就最多一個小時就能到埡口,接著走了。但當我們真正到達該雪線的位置,心涼了。
這正是我開頭提到最危險的錯誤,春季的高山還完全被積雪覆蓋,沒有道路,只有一排沒見過的腳印,不禁擔(dān)心起來,這能過得去嗎,這腳印不會是什么野獸吧,這里經(jīng)常黑熊雪豹出沒,很是嚇人。順著腳印,踩著40厘米深的雪,開始硬著頭皮上山了。這是我們意料之外的,如果沒有積雪覆蓋,按計劃在下午四點時就能抵達扎尕那。此時在雪山上的我們進退兩難,往前走剩下12多公里,往回走80多公里,再顛回去怕是不值,經(jīng)過再三思考,我們決定接著干!
大雪紛飛,在海拔3800米的位置,我們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每前進200米,就要花費40分鐘,最后的600米,好難!天氣并不好,加上已是下午5點,山里開始暗了起來。接著前行,此時我們無比像電影《攀登者》中的場景,沖擊最后的頂峰。
下午6點58分,我們成功登上了海拔3948m的埡口,此刻我覺得必須紀錄這一歷史性時刻,立馬拿出了無人機準備起飛,但我的小伙伴臉色卻不好了起來!翱床灰娤律降穆钒 ,完蛋!我們的GPS羅盤方位也失靈了,可能是因為石頭山的原因,磁場干擾了電子設(shè)備,我的無人機也不斷提示指南針異常。我們往山下望了望,就看到一條6米寬的路,我覺得應(yīng)該是那條路沒錯,但GPS提示方向錯誤,我硬著頭皮,拉著小伙伴直接從山坡上走下去了。還好的是,山的陽面并沒有積雪,但雨雪消融后的泥水鉆進了我們單薄的鎖鞋之中(鎖鞋:配合自行車腳踏使用的專業(yè)用具)。走了大約700多米,GPS信號正常了,路線也對的上了,我開始放心下來,但此刻我的小伙伴還是一臉擔(dān)憂。下午七點半,我們走到了主路上,當小伙伴看到車轍印時,我們完全放心了,因為接下來的6公里,因為不出半個小時我們就能到扎尕那。很遺憾的是,因為景區(qū)便于汽車行進,把一條完美的越野林道下坡路段修成了六米寬的路。一路下坡,風(fēng)吹過耳旁,雪也停了雨也停了,當走過盤山道路,進入鋪筑路面時,我們差點哭了,終于到了,遠遠的看到扎尕那的神山公園的大門時,完全心安了。
我們急匆匆的在神山門下合了影,準備出發(fā)去迭部縣城住宿吃飯。一路上心里感嘆到我們并不是征服了高山,而是山神放了我們一馬。從扎尕那到迭部的道路很好,但此時已經(jīng)天黑了,一路上不良司機的遠光燈照的我們無比狼狽,無法高速騎行,騎騎停停,晚上九點,我們到達迭部縣城,吃完飯定好酒店回去后洗了洗了便睡了,期待第二天的路程好一點吧!
責(zé)任編輯:Kz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