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騎行小記:狂奔山野六百里,探尋北京“小西藏”
種下心愿
已經(jīng)不記得是從哪里知道了蒲洼鄉(xiāng),也不知道蒲洼鄉(xiāng)到底有什么風景,只是對它所謂“北京小西藏”的名號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自此,我便在心里種下了一顆關于“騎行蒲洼鄉(xiāng)”的種子,每年的秋天都等它“發(fā)芽”,今年是第三年了。
每當我心生執(zhí)著的時候,便總是習慣于反過來想事情。于是,偶爾也會自問:那個蒲洼鄉(xiāng)到底有什么好惦記的?即便看不到的話,又能如何?
想來,還是得歸功于“小西藏”的名字起得好,于是我更加懷疑自己的固執(zhí)了。不過,即便經(jīng)常這么想,我也很少能辜負自己對自己的承諾。
總之,我暗自下定了決心:都已經(jīng)西藏騎行歸來了,說什么也得去所謂的“北京小西藏”看上一看吧。
計劃成熟
北京自國慶節(jié)之后就逐漸入秋,周四晚上我計劃了一條兩日300公里的行程,然后發(fā)朋友圈約伴騎行,但并沒有什么回應。
周五下班之前,領導發(fā)來消息,告訴我周日需要加班,不成想,兩日的行程直接告吹了。
看來,終于還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眼下,如果仍然執(zhí)意要去的話,就只能一個人當天往返了。面對這樣的變化,我原本的堅定不移,變得有些措手不及,進而有些猶豫不決了。
于是,我不禁回想起國慶假期騎車的時候,出現(xiàn)的一點兒意外情況,更加惴惴不安了。
周五晚上,我依約定騎車前往朋友住處取回幾樣東西。晚高峰的非機動車道上,擠滿了汽車和行人。
因為往返需要40公里,我騎得有些急,在車水馬龍的縫隙中躥來躥去的時候,難免總是急剎車,甚至出現(xiàn)一些頗為驚險的磕碰剮蹭。
我有意識地控制住自己的速度,但仍然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騎行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進而想到明天的騎行……我不敢想下去了。
回到家之后,還是慢慢下定了決心,我買了一份保險,告訴自己戒驕戒躁:能讓一寸,就讓一尺;能讓一尺,就讓一米;能讓一米,就可以不讓了。
前路還有很多人和風景都值得,何苦受困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因噎廢食,從來不是勇敢者的標簽。
公眾號:望月塵。人生是沒有終點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