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從上海到大洋彼岸 George哥的2020山地耐力賽體驗
初識George是在幾年前上海到崇禮的飛機上,參加禧瑪諾贊助的山地車“夏之舞”活動,這個活動三年才有一次,請了國際山地車界大神級的車手現(xiàn)場教學(xué),因此吸引了全中國的山地速降迷們奔赴崇禮,其中有不少中國頂級的山地速降車手。
上海到崇禮的航班每天只有一班,是聯(lián)合航空和東航合作的航班,早上六點多起飛,基本四點就要起床趕赴機場。坐上飛機等待起飛時,我旁邊的一個位子還空著,在機艙們就要關(guān)閉時,急匆匆來了一個客人,雖然是夏天,早上天氣還是很涼,這位最后上來的客人穿著短袖,皮膚曬得黑黑的,胳膊上傷痕累累。
“估計也是去參加崇禮山地車活動的�!� 我想。
果然,飛機降落以后,大家都在等行李的時候,幾個認識的朋友都在行李傳送帶附近站著,就有人介紹說,這是來自香港的George Hu,大家握手,就算認識了。
一起拼車從機場到“夏之舞”活動的舉辦地太舞小鎮(zhèn),路上大家有說有笑的開始吹牛,氣氛非常融洽,George哥20年前從香港到上海尋根,娶了上海老婆,又在上海扎根了。
▲George哥在2017年的“夏之舞”
George哥是超級山地車發(fā)燒友,騎山地車20余年,擁有各種各樣的山地車,All Mountian ,Enduro,Downhill 甚至土坡車,家里需要一個小房間存放他的車和一大堆的頭盔和護具。他還喜歡并擅長很多戶外活動,山地車、單板滑雪、潛水都玩得不錯。
回到上海,我們成了好朋友,經(jīng)常約騎,時間充裕就去常熟的虞山玩速降,時間不多就在上海市區(qū)騎山馬,我們兩人經(jīng)常傻傻地騎著軟尾車在黃浦江兩岸閑逛。有時候在蘇州河邊跳臺階,有時候坐輪渡從虹口的客運碼頭到浦東,沿著黃浦江邊的綠道騎到徐浦大橋下著名的的“南墻”。
▲George哥在上海外灘“搔首弄姿”
George哥是逢臺階必飛,從不喜歡在平路上安安穩(wěn)穩(wěn)地騎,還不厭其煩地教我飛包,碰到一個大的臺階,就堅持要給我演示一下如何雙輪著地飛下來,如果我飛得還算湊合,George哥就會毫不吝嗇溢美之詞地贊揚一番,弄得我很不好意思。玩到高興,George哥就會翻出照片給我看他年輕時候的“威水史”——-不戴頭盔在香港蘭桂坊飛很高的臺階。
“現(xiàn)在不敢這么玩了,太危險,而且要給年輕人做個榜樣,一定要戴頭盔和護具�!�
去年底George在移居上海之后,又全家移民去了加拿大Halifax(哈利法克斯),他說“加拿大對小孩子的成長比較好”。
Halifax在加拿大的最東邊,大西洋的西岸,往北就是愛德華王子島和圣勞倫斯灣,有點天涯海角的感覺。
“聽說那里冬天寒冷而漫長,大西洋的寒風(fēng)一吹就是半年,你移民過去后冬天應(yīng)該很無聊吧?”我和他閑聊。
“沒事,冬天我可以去滑雪,還可以去玩冰釣?” George哥胸有成竹。“來Halifax吃龍蝦吧,波士頓龍蝦其實是緬因州產(chǎn)的,我們和緬因州隔海相望�!�
大西洋的冷風(fēng)如約而來,雪季都到了,George從上海發(fā)運的單車和滑雪板還沒到Halifax。經(jīng)過望眼欲穿的等候,三個月之后單車和滑雪板終于到了,原來是先從上海海運到溫哥華,然后從溫哥華轉(zhuǎn)火車運往Halifax,總之George對加拿大人的辦事效率是一頓炮轟。
去加拿大之前,George已經(jīng)做好功課,對Halifax的山地車公園、林道都了如指掌,拿到單車本以為可以撒一陣歡滿世界騎車,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來了,正常的戶外活動全都停止。
到了十月中,終于有一個山地車耐力賽(Enduro Challenge)在Halifax附近的Keppoch山舉行,這個比賽本來計劃是五月舉辦,因為疫情的原因被延后到10月17號。Geogre迫不及待地報名參加。
Keppoch在Halifax以北180公里的地方,開車大約2個小時,秋天的Keppoch漫山遍野都是紅葉,美不勝收。
▲出發(fā)
▲裝備
一大早出發(fā),到了賽場,發(fā)現(xiàn)有很多車手是開著露營車來參賽的,還有車手在露營車的車頂搭起了帳篷,別有一番風(fēng)味。
提供流動修車服務(wù)的后勤車Velofix也在停車場待命。一溜帳篷在停車場旁邊扎起來,車手們也越來越多,賽前的氣氛愈加濃厚。
比賽有112名車手參加,分四個賽段舉行。上山?jīng)]有纜車,需要車手自己騎上去,四個賽段必須在4小時內(nèi)完成。
(一)第一賽段,摔車
▲第一賽段路線
▲開始都很興奮
本來每兩名車手之間是間隔40秒出發(fā),但George太興奮,騎得太快,很快就追上了前面的車手,沒想到下雨賽道濕滑,前面的車手撞了樹樁摔車,George來不及剎車也跟著撞樹了。
急不可耐地回到賽道,騎上車才發(fā)現(xiàn)車把已經(jīng)被撞歪了,在第一賽段狹窄的單行線(single Track)上,車把歪了很難掌握方向,最后的一段石頭路,車頭又撞到石頭,再次摔車,最后只好用后輪騎的方式勉強穿過障礙,完成第一賽段的比賽。
“完全沒有找到感覺啊。” George哀嘆一聲。
(二)第二賽段找回了一點感覺
▲第二賽段路線
調(diào)好車把角度就上山,前往第二賽段的出發(fā)點,大概要騎40分鐘。
第二賽段很多彎道,很多飛包,非常好玩。最后階段是一個木橋,飛起來很刺激,因為是第一次騎這個賽道,不太熟悉,所以也不敢放得太開,很謹慎地完成了第二賽段的比賽。
(三)第三賽段 又回到單行線(single Track)
第三賽段是又窄又陡的單行線,是熟悉的山地速降道的感覺,這段可以把速度提起來,放得很快,非常享受地完成了這個賽段的比賽。
▲第三賽段路線
(四)最后的賽段
▲第四賽段路線
▲騷人騷車
這一段上坡很長,大約要騎45分鐘,經(jīng)過了三個多小時的比賽,體力有點不支。在山頂休息了一下。但比賽限制在4小時內(nèi)完賽,也不能休息太久。停留了一會就開始了第四賽段的比賽。
第四賽段是中等難度,路線很寬,可以非常舒服地沖線,就此完成了第四賽段的比賽。
整個比賽的總成績是3小時20分鐘,在112名車手中排名第98位。
▲賽后大party
▲好喝的加拿大本地“大雪杉”Big spruce啤酒
比賽結(jié)束以后,接下來是頒獎,這次比賽的明星是19歲以下組的車手Ryan Macdonald,這個年輕的車手在當?shù)氐纳降剀嚤荣愔谢臼前鼣埶泄谲�,以后將代表加拿大New Scotia省和加拿大國家隊參加山地車的比賽,是一顆冉冉上升的明日之星。
▲加拿大明日之星Ryan Macdonald獲得冠軍
頒獎完畢后的大party開始了,車手們在帳篷中喝著加拿大本地的啤酒 Big Spruce(大雪杉),吃著各種美食,拍照,交換社交媒體的聯(lián)絡(luò)方式,氣氛非常好,George哥感嘆什么時候國內(nèi)的比賽能做成這樣就好了。
整個過程非常開心,體驗到了北美山地車賽的魅力。
George哥賽后總結(jié):這次比賽下坡技術(shù)還可以,飛包比以前更遠,但老外體能好,上坡快,如果以后要參加這樣的比賽,平時要加強上坡的練習(xí)。
PS:上次寫了我在菲律賓比賽的經(jīng)歷,有些喜歡山地車賽的朋友看了以后覺得有興趣,這次我?guī)虶eorge把在加拿大比賽的經(jīng)歷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對以后出國比賽的山地車手朋友們有所幫助,謝謝大家的關(guān)注。
責(zé)任編輯:BAMB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