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大橫斷騎行日記連載15】熱火朝天搬蘿卜
MJ和朋友一起跑“野路”,秉著面前從不會有康莊大道,所謂越野越快樂,大橫斷一路騎行。每周五美騎網固定更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段騎妙之旅吧。歡迎點贊、評論和轉發(fā)。
作者簡介:黎孟君(MJ),環(huán)球騎行的逐夢者,狂熱的戶外運動愛好者,廣東攀巖運動發(fā)起人,資深戶外導師(探洞、峽谷溪降、徒步、獨木舟旅行等)。
2019年9月30日,星期一,多云轉晴
達馬鄉(xiāng)-岳巴鄉(xiāng)-燈龍鄉(xiāng),25.82km
埡口20:4153m
鑒于昨天翻山涉水的艱辛,本想休息一天,不過旅館沒得洗澡,不如今日繼續(xù)前行到岳巴鄉(xiāng)看看,反正距離達馬不到10公里。柏油路面,順著麥宿河順流而下,景色優(yōu)美,不到40分鐘就到了岳巴鄉(xiāng)?上оl(xiāng)上沒有旅館,阿威說與其在這里呆著(無法洗澡和洗衣服),不如再往前走,去下一個目的地——燈龍鄉(xiāng)!
▲如詩如畫般美景的麥宿河谷
岳巴往燈龍有兩條路選,我們當然是走山溝里的捷徑,適合我們bikepacking的玩法。中午先在岳巴吃了10幾個藏包,然后拐進山里土路直穿到燈龍鄉(xiāng),期間要翻一座4153米的埡口。今天沒有昨天艱辛,雖是土路但有盤山路,而且天氣晴朗,雖也是4點多才到埡口,但毫無寒冷之感!
▲木板搭的獨木橋,人走到中間,水已經漫過了橋面
▲小橋流水
▲威哥特寫鏡頭
▲胖嘟嘟的“雪珠子”(土撥鼠)
▲泥路推行
▲第20個埡口,海拔4154m
▲新鋪的水泥路
▲山坡上的牧民家,那院子足可與球場媲美
▲藍天白云映襯下的紅房白塔
▲燈龍鄉(xiāng)廣袤草原上的藏式民居
下坡不遠就接上了水泥路,更是不用捏剎車的狂奔(路上鮮有車輛行駛)。到達洞拖村,山水林的完美演繹,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格外迷人!這里已離開德格縣范圍進入白玉縣境內。翻山以后都是下坡,到燈龍鄉(xiāng)5點過19分。一問之下原來鄉(xiāng)上沒有旅館,只能求助于鄉(xiāng)政府。里面一工作人員(藏族)本說等書記回來問準可否借宿鄉(xiāng)政府辦公樓,但后來又說帶我們去他家開的飯館住算了。就此免費住一夜。
▲燈龍鄉(xiāng)標語
燈龍鄉(xiāng)是最邊遠、最貧困的鄉(xiāng)?我們在飯館休息時,發(fā)現門外的空地停了一輛中型貨車,圍了一圈藏民,很多人手里都拿著一個編織袋(里面裝著破鍋爛鐵)過來。原來這里是一個流動鑄造廠,一看車牌又是中國吉普賽人的皖字車牌的安徽商人。他們的噱頭不錯,要求藏民從家里把一些破銅爛鐵、喝完的易拉罐都拿來讓他們用高溫煮融化掉變成鐵水,然后注入石頭做成的模具中,等冷卻后就變成他們想要的大鍋,回收再造,變廢為寶!據說這樣鑄一個鍋要180~360元不等(根據大小而定價)。說實在的,如果在內地這些鋁鍋也不值什么錢,而且經他們這樣把胡亂煮融雜七雜八的金屬鑄造出來的鍋,在里面煮吃的會不會釋出有毒、有害物質尚未得知。藏族同胞由于地處偏僻、物質匱乏、文化水平低,常常用更高的代價卻只能換來劣質品,從吃的蔬果到用的日用品,這是我多年藏區(qū)旅行經歷親眼目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