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一定要注意!夜騎時常見的危險情況
又到了炎炎夏日,對于愛好騎車的小伙伴們而言,沒有什么能比來一次酣暢淋漓的夜騎活動更有吸引力的事情了。尤其是精疲力盡之后和車友們小聚一會,吃點烤串夜宵,來點啤酒,這樣的生活想想就非常愜意。雖說夜騎涼風爽,但黑夜也暗藏了很多危險,夜騎活動相較于白天會多了些許危險的因素,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小伙伴們在夜騎時都會遇上哪些危險情況?該如何防范呢?
神出鬼沒的“小饅頭”
如果你選擇在一條不熟悉的道路上夜騎,那么突然出現(xiàn)的“小饅頭”有可能會殺你個“措手不及”。這個“小饅頭”指的便是減速帶,由于它突出的表面像極了圓潤的饅頭,所以就給它起了這個形象可愛的綽號!靶○z頭”的殺傷力卻是極其強悍的,如果在你不注意的情況下高速碾過它時,很有可能會讓你瞬間失控,發(fā)生危險。尤其是在夜間視野不佳的情況下,當你突然看到這些“神出鬼沒”的“小饅頭”時,可能已經(jīng)為時已晚了。
防范技巧:減速帶一般設置在公路道口、工礦企業(yè)、學校、住宅小區(qū)人口等需要車輛減速慢行的路段和容易引發(fā)交通事故的路段,但經(jīng)常會有一些“不按套路”設定的“小饅頭”。因此車友們在陌生道路進行夜騎活動時,千萬不可存僥幸心理,認為這條路沒有任何障礙,不斷“快樂”加速。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勻速熟悉路況,兩三圈后再“休閑騎”也不遲。此外還應安裝上車前燈,在騎行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時刻觀察路況并握緊車把。如果是大規(guī)模的夜騎活動,最好在夜騎的前一天進行路況勘察,確保騎行安全。
危險的后方空間
由于夜間的能見度實在太差,在沒有路燈照明的路段,四輪車主們有時很難注意到前方騎車小伙伴的存在。尤其是碰到對向來車忘光遠光燈時,前方的騎行車友幾乎等同于“消失”在后方司機的視線之中,這讓不確定的危險性更是大幅度增加。這種情況不單單是發(fā)生在四輪司機身上,自家隊友的“鍋”也少不了,在夜間“拉火車”騎行的過程中,視線的受限也很容易讓前后車的車輪來個親密接觸。因此,在夜間騎行時,車手的后方空間是大家非常容易忽視的危險區(qū)域,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釀成事故。
防范技巧:既然在夜騎時車手的后方是最危險的區(qū)域,那防范的方法那就非常簡單嘍,就是讓后方空間更加地醒目亮眼。車友們可以給自己的愛車裝上尾燈,騎行時開啟長亮或閃爍,時刻提醒后方來車。在服飾裝備上小伙伴們也可以花點心思,盡量選擇帶有反光條或擁有大片反光區(qū)域的騎行服褲,做到以上幾點,那就幾乎不用擔心什么問題了。此外,在夜間拉練時大家也要注意保持一定車距,畢竟安全最重要,風不風阻那都是浮云啦。
汽車的遠光燈攻擊
相信開過車的小伙伴們都對夜間開著遠光燈的對向來車“深惡痛絕”,刺眼的燈光把你閃得睜不開眼,讓你不得不放慢車速或是直接停下,有時真的想把這些司機拽下車狠狠地暴揍一頓。對于騎車的小伙伴而言,這些我行我素,特立獨行的遠光燈司機同樣是非常致命的“危險分子”,尤其是處在交通工具“鄙視鏈”的最底層,很多司機們都不會為了對向來的一輛“破自行車”而打開近光燈,這讓小伙伴們都很無奈,你說出去放松夜騎一下,連續(xù)來五六個“遠光燈攻擊”,這誰頂?shù)米⊙剑?/p>
防范技巧:識時務者為俊杰,打不過我還躲不過嘛?在選擇夜騎道路時,大家應盡量選擇車輛稀少的路段,一方面是車流較少,路面就更開闊安全,另一方面就是能減少對向來車遠光燈對騎友的危害。但如果你所在的地方?jīng)]有這些條件,只能和大量汽車共用一條道路,那么你在騎行過程中就要多加小心了,當遭遇“遠光燈攻擊”時,應及時放緩車速或是干脆直接停下來等待,畢竟在你短暫致盲的這段時間里,意外有可能會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生。
車輛故障發(fā)生
最后這一點可能算不上危險情況,但會把你置于尷尬且危險的境地,那就是車輛故障。當入夜后,街上的各種店面包括車店臨近打烊時間,街道上的路人數(shù)量也大不如白天,如果這時你的車出現(xiàn)的難以解決的故障,想要及時獲得救援就是非常困難的事。此外,很多小伙伴們都很喜歡在夜騎時“輕裝上陣”,工具什么的,麻煩!不帶了!于是當一些本可以解決的故障出現(xiàn)時,這些騎友們只能捶胸頓足,懊悔不已,在深夜孤寂無人的道路旁暗自悲傷。
防范技巧:在進行夜騎活動時,大家應避免獨自出行,最好約上三五好友,這樣當車輛故障或是意外事故發(fā)生時,大家都能互相有個照應,在偏僻路段騎行時,也能避免出現(xiàn)故障時孤立無援,身處危險境遇的情況發(fā)生。此外,由于在夜間獲得幫助比較困難,小伙伴們在出行前應將必備工具帶好,并對車輛進行反復檢查,做到有備無患,這樣就完全不慌啦!
責任編輯:KzMe
某墊底央媒的摸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