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聊聊我和自行車#有一點遺憾,追風少年的騎行之路
看到這個題目,有人會想:差不多人人都會騎自行車,你跟自行車能有什么故事?下面由我和大家介紹我和自行車的故事。
小時候,母親常用自行車放學接我回家。自行車咿呀咿呀地騎起來,我坐在后面的車座里,頭枕著母親的后背,母親講著故事。
那是輛菲利普自行車,母親剛參加工作買的,花了一個月的工資,在那時是不錯的自行車,可惜后面被偷了。
小時候,母親常說:“別把腳絞進去了!”可還是絞進去好幾次!就像尿床不受控制,自行車是很多人的回憶,在馬路上仍然能看到這樣的身影,總會拎出一串兒時的回憶,心里都會感覺很親切。
▲小學時候的我6
12歲那年家里給我買了輛鳳凰牌的小輪車,母親在后面幫我穩(wěn)穩(wěn)地握住車架推著我往前走,小時候學騎車的經歷歷歷在目,沒有平整的馬路,無數(shù)次的跌倒爬起,才學會了騎車。我就是喜歡孤獨的感覺,自行車是兒時最好的玩具……
我騎行真正步入正軌的是我上大學的時候,家里離學校遠,又不想擠公交,家里就給我買了輛捷安特ATX660山地車通勤。聽別人說騎車很省錢低碳環(huán)保,那個時候對運動自行車還不了解,對這種座位高往前趴著騎的很不習慣,每天騎車上學,周末參加下車店老板的騎游活動,騎車帶給我自由、樂趣,遠離喧囂。
▲2016年的時候
在那些不愛騎車的人眼里,自行車就是一個代步工具,但在我眼里,我不會因為累就不騎了,爬坡中雙腿充滿乳酸的酸痛,和運動之后身體釋放的多巴胺今人興奮,那種累是種快樂。
第一次參加比賽是2018年的5.20江西省運會自行車選拔賽,極其忐忑地報了名,雖然我知道騎不過他們。
跟其他選手裝備齊全相比,感覺自己就像來玩的,連鎖鞋都沒穿,騎行服都沒有的人,車子全場最爛。
抱著被收容的打算,拼勁全力去比。比賽剛開始就是拼命卡位,過彎之后拼命拉扯,不會壓彎沒控制好速度差點摔車,落在了隊伍的后面。但我不服輸拼命跟,勉強跟在領先集團后面,一路拉高速度,到了緩上坡有人突圍,集團又是一番拉扯,下坡就拼命加速,我沒跟上,離大集團距離也越來越遠,身體疲憊右腿抽筋。
但我不想放棄,堅持下去追上第三集團輪流破風,拿了第9名,在里面最年輕,引起了本地業(yè)余車隊的注意,把我拉進群跟他們一起訓練。
換鎖鞋,為了更好地檢測自己的訓練成果,分析數(shù)據(jù),知道均速和極速在什么范圍才算達標,心率要如何控制最合適。
那時家里還不太支持我騎車,也無法理解自行車為什么那么貴,在那一年的時間里我一邊騎著那輛菜車訓練腿力,一邊做兼職攢錢,提升自己的實力給父母做思想工作,使他們支持自己換車。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婺源舉辦江西省山地自行車錦標賽,我想如果有好的器材能進前10,我跟那些大神的距離就差一輛好車,于是家里就允許我在江西上饒捷安特訂購了一輛XTC ADV 2。
可把我興奮得一晚上都睡不著。這個配色相當漂亮,紅橙雙閃交融。加上暗黑灰色,它倍具有神秘感,碳纖維不會有金屬疲勞年限,吸震也是很棒。
搭載了ERT無內胎系統(tǒng),無內胎系統(tǒng)舒適的路感與低滾阻的特性。話說捷安特居然在這種越野車上裝山馬胎,我可不會去壓馬路。
換了一對德國馬牌XC真空外胎,輕量可折疊,三向防刺,不是單純一面。顆粒分布合理,在壓彎與加速時反應非?。
▲賽前發(fā)車
在這次比賽中我感覺到山地車越野具有無窮魅力,體驗到酣暢淋漓的快感,經過激烈的比拼,拿到第12名,前10幾名都是各省市的業(yè)余大佬,心里還是有點小失落。
想到了以前的自己,最大的蛻變就是不再膽小,不會不敢下某一個有難度的坡,不再害怕摔車,我摔完還是會拿起車重新再試一次克服心里的恐懼,多練幾次直到能順利通過為止。我只會越摔越勇,摔的越狠越是想挑戰(zhàn)自己,越是害怕越不會和自己妥協(xié),技術不如他們,能力不如他們,但是努力啊。
同年12月加入了江西上饒首支商業(yè)贊助業(yè)余車隊:天安財險夢之隊,參加2019“中國銅都·德興杯”全國自行車邀請賽。
快到終點時被女子組傅詩琪、李思追上,最后拿了個本地組第7名。因為封寬杰爆胎,我們車隊拿到了團體第7名。
我感慨,2019年看來是留下遺憾了。成績又不理想,跑來跑去不是浪費時間和金錢折騰自己么,連低保都沒吃到,在那些為了名次為了獎金的人看來是這樣的。
我只是單純?yōu)樾叛龀渲,我也很羨慕那些每次站上領獎臺的選手,但是他們的汗水和成績成正比。
▲我和車隊成員們
4年的騎行之路,幫助過我的人太多太多。首先要感謝我的父母,給我不斷的支持,不斷的幫助;其次要感謝上饒?zhí)彀藏旊U車隊隊員,與他們一起騎車,歡樂頗多,進步了很多;還要感謝的是捷安特,給我舒適的騎行體驗,在我車輛有故障時總能找到地方及時解決;更多的,是感謝關注支持我的每一個人。
4年我騎過周邊的城市和越野路,騎行不只是騎行,更是體驗人生,積累經驗。生命不止,騎行不止,故事仍在繼續(xù),相信我可以走的更遠。
責任編輯:Fun倪
上一篇:案例模擬:騎車撞了人?責任這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