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中國自行車博物館游蹤(中):勞斯萊斯換不走的鎮(zhèn)館之寶
在《中國自行車博物館游蹤(上):曾經(jīng)的王者們》中所展示的老自行車圖片,國內的許多騎友大都見過,甚至也可能騎過,它們承載了一代人的美好記憶。但是許多外國老自行車,能見到實物的機會就不是那么多了,能騎過的人則更是鳳毛麟角。
今天,我繼續(xù)和大家分享中國自行車博物館外國自行車展廳里的藏品(由于藏品種類豐富,看點也不少,所以我將其分為兩篇來和大家分享)。
在美騎圖書編著的《單車圣經(jīng)》中,第一個章節(jié)便是對自行車起源的介紹,并配了不少自行車孕育發(fā)展的圖片。我在中國自行車博物館中看到了不少相關實物(是復制品還是真品,博物館并未標注),且看外國人在18-19世紀的時候都是怎么玩車的。
這就是被稱為自行車鼻祖的“木馬輪”(上篇中我曾把博物館門口的那尊“高輪車”視為自行車的鼻祖,因為它是第一款被稱為“自行車”的自行車)。
它是由法國人西夫拉克于1791年發(fā)明,全由木頭制造,沒有腳蹬、鏈條和用于轉向的車把,所以它只能直行,且只能像滑步車一樣騎行。
這是由德國的看林人德萊斯于1817年發(fā)明的“走路機”。與西夫拉克發(fā)明的“木馬輪”相比,最大的進步是在前輪上安裝了車把,可以控制方向,但依然沒有腳蹬、鏈條,前進還是滑行。
這是由英格蘭的鐵匠馬克米蘭于1838年發(fā)明的三輪車,它們在機械技術上有了很大改進。估計卡爾·本茨在發(fā)明汽車的時候借鑒了不少(我個人臆測)。
這是由法國人米喬克斯于1965年發(fā)明的“兩輪機”,前輪裝有曲柄踏板,起初全車也是由木材打造,后期換上了金屬的輪子,在搓板路上騎行,能給人震散架了,因此得一諢名“震骨機”。
這就是被稱為“自行車”的高輪車(這輛車看樣子像模型,也有可能是早期中國人仿制的)。高輪車的最大進步是采用了全金屬制造、實心橡膠輪胎,以及曲柄踏板驅動,具有了現(xiàn)代自行車的核心要素,因此成為第一款被稱為“自行車”的自行車。
這是英國機械師杰姆斯·斯泰利于1883年發(fā)明的自行車。它已完全是現(xiàn)代自行車的模樣,采用了鏈條傳動技術,并且在前輪安裝了車閘。自此往后,自行車又發(fā)展了130多年,但依然沒有超脫這輛自行車所構建的技術框架。
這輛車是自行車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產(chǎn)于1910年的白金人自行車。
這輛車是英國產(chǎn)的漢堡牌自行車!皾h堡牌”在老自行車收藏界占據(jù)了頭把交椅。
這輛車是英國產(chǎn)的金手牌自行車!笆峙啤庇址譃榻鹗帧€y手、錘手,“金手”當然排首位。在老自行車收藏界,它僅次于“漢堡牌”。
這輛車是英國產(chǎn)的鳳頭牌自行車,國內也稱蘭翎牌。上世紀八十年代,英國蘭翎公司曾和我國白云機械廠合作推出過蘭翎牌自行車。在老自行車收藏界,它僅此于“手牌”。于是在自行車收藏界形成了這樣一句俗語:“一漢,二手,三風頭”。
這是英國產(chǎn)的雙梁猛牌自行車?此陌白苡刑攸c,前后的避震彈簧極度夸張。
▲這是英國產(chǎn)的獅馬牌自行車
這是英國產(chǎn)的菲利普自行車。上世紀九十年代,英國蘭翎公司曾與嘉興自行車廠合作推出過菲利普自行車。
▲這三輛車是日本產(chǎn)的普利司通自行車,車架結構很有特點
這輛車是1920年日本產(chǎn)的宮田牌自行車。距今將近100年,但它的原裝度非常好,從介紹來看,包括碎小的螺絲都是原裝的。
▲這是日本的郵政車,涂裝顏色與我國的郵政車可以說迥異
這是一輛產(chǎn)于1930年的侵華日軍專用車,主要用途是運送炮彈,載重1000斤。我特意拍了館內的介紹,大家仔細看看。
▲這是日本產(chǎn)的袋鼠牌自行車,其壯實程度頗像電動自行車
▲這兩輛車是日本產(chǎn)的軸傳動自行車,騎它不用擔心關鍵時刻掉鏈子
這輛車是日本產(chǎn)的光牌旅行車,裝備配飾非常齊全,除了動力需要人來提供外,完全就是一輛摩托車。
這是1970年,日本產(chǎn)的大小輪自行車,靈感或許正是來自于被稱為第一輛“自行車”的高輪車。
今天就分享到這里,剩余內容我們留在下篇中繼續(x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xù)關注。
責任編輯:Fun倪
下一篇:返回列表
謝謝海遙大哥的分享。文章有點小錯誤,英國“鳳頭”牌,不是風頭牌。日本產(chǎn)的光牌旅行車,應該是一輛流行于七八十年代“郊游車”,這種車都喜歡加上夸張的燈飾,喇叭,腦洞大開的變速~主要功能就是用來博人眼球的,真要當旅行車,非得累死
這是由法國人米喬克斯于1965年發(fā)明的“兩輪機”,前輪裝有曲柄踏板,起初全車也是由木材打造,后期換上了金屬的輪子,在搓板路上騎行,能給人震散架了,因此得一諢名“震骨機”。 年號錯了吧?小編這個星期不準加雞腿。
+1
22謝謝指正,應該是1865年(也有資料說是1863年)。這個責任應該在我,我寫的時候沒留意寫錯了,雞腿還是給編輯留著吧
+1
22謝謝光哥指正,的確是“鳳頭”。下次我寫完一定多看兩遍,尤其是開頭的德國寫成了法國,著實不應該,容易誤導大家。文峰編輯要是看到評論,順手修改一下
已更正
+1
22這個自行車博物館在哪?
+1
22看著很過癮。了解不少。我大天朝的自行車量大。優(yōu)呢。雄起。
+1
22這樣看來自行車早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jīng)是現(xiàn)在的模樣了,當時應該算是一個偉大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吧~~
有種穿越感覺
+1
221791年就出現(xiàn)了滑步車。。。
+1
22廣州美騎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