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中國自行車博物館游蹤(上):曾經(jīng)的王者們
連續(xù)寫了六篇我國自行車歷史鉤沉的文章,基本上談的是史實,且文字居多,估計大家都看膩歪了。正好最近在京城辦事,索性拿出了一天時間,特意前往距離京郊不遠的霸州市,專門造訪了“中國自行車博物館”。
雖說冠有國字號的名號,估計真正知道它的騎友不多。正好給大家換換口味。我且以圖片為核心,用解說點評的方式來帶大家逛逛(圖片全用手機拍攝,限于光線條件,與專業(yè)相機比可能會有一些不足)。
中國自行車博物館作為霸州市博物館的一部分,展區(qū)被安排在了博物館的四樓,分為東西兩個展區(qū),東邊為國產自行車展區(qū)(里面偶爾也夾雜一些外國車),西邊為外國自行車展區(qū),這張圖片拍攝于連接東西展區(qū)的大廳里。
這尊自行車鼻祖的雕塑太過高大,正好擋住了身后的館名,可惜我沒有姚明的身高,用俯拍的視角來兼顧二者。
這是一輛專門用來放電影的自行車,也算是特種車輛了。車子產自唐山,品牌是“龍鳳”,四十歲往上的河北人,對這輛車子應該不會陌生。
這也是一輛個性十足的車子,其踩踏方式不像主流自行車一樣作圓周運動,而是上下踩踏。記得前不久好像看過一個類似的新聞,說的正是關于上下踩踏的自行車。
這輛自行車是中國自行車博物館主要藏品的捐獻者王明璽老人于2005年自制的,不光造型獨特,騎乘感受估計也很獨特。
這是可以坐在輪子中間騎行的獨輪自行車,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光束飛輪》節(jié)目的表演用車。
這是末代皇帝溥儀當年騎過的自行車(德國藍牌,產于1912年)。據(jù)說他為了在故宮中騎車,曾鋸掉了許多宮內的門檻(溥儀1906年出生,1912年退位,1924年被馮玉祥攆出故宮)。
這是永久牌自行車的經(jīng)典型號:“13型”。誕生于1949年,曾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最好的自行車。
這是鳳凰牌雙梁自行車,這么多年我只在街頭看到過一次,說明它一點也不主流。
這是鳳凰錳鋼“18型”自行車,也是鳳凰眾多型號中最好的自行車。也是許多老自行車玩家淘弄的搶手貨。
這是紅旗自行車廠開發(fā)的一款特種自行車,有點類似于三輪躺車,可惜沒能通過性能試驗和質量檢驗,所以也就沒法量產,最終只做了200輛原型車。對于自行車玩家,則成了搶不到手的搶手貨。
這是雙喜牌自行車,是天津自行車二廠改名紅旗自行車廠前的產品。
飛鴿也玩過雙梁,就像服裝一樣,某個時期可能流行這個款式。
這是飛鴿28自行車當年用于定型的十輛自行車之一,時光飛逝六七十年,還能完整保留,實屬不易。
這車俗名“大鐵驢”,雅號“雙燕”,產于天津。超長的大梁、超大的后貨架、粗實的保險叉,每個地方都張揚著它的“驢”性,因為它的主要功用就是干活(載重)。
這是天津自行車二廠所產的麒麟牌自行車,雖說與紅旗同出一門,卻遠沒有紅旗那么有名。
這輛車便是江西連勝自行車廠所產的“飛魚”牌自行車,之前介紹過連勝自行車廠,但并沒有找到實物照片,這次補一張。
這是青島自行車廠所產的“金鹿”牌自行車,以前我曾買來騎過,尤其是那個大彎把,還是很有特點。
這是日本產的山口自行車,也是抗日戰(zhàn)爭中游擊隊、鬼子和偽軍漢奸使用最多的自行車。它出現(xiàn)國產自行車展廳,估計是因為它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
這輛自行車由德國單車旅行者Bernd Schubert捐贈。20世紀80年代,他曾騎著這輛車在世界各地旅行,也是第一位騎著自行車橫穿中國的西方人。
這輛車雖說不是什么知名品牌,卻是建國五十周年的慶典用車。
除了老自行車,國產車展廳里還布置了一些懷舊的自行車主題雕塑,諸如大樹下的修車攤、“掏窟窿”騎“二八”大杠的少年等。
與外國自行車展區(qū)相比,國產自行車展區(qū)還是略顯單薄,因為所展品牌僅僅局限于永久、飛鴿、鳳凰、紅旗這樣幾個大品牌身上。國內曾經(jīng)遍地開花的自行車品牌,絕大多數(shù)并沒有贏得一席之地,這是一大缺憾。
后續(xù)我將會把豐富的外國自行車實物圖片分享給大家,但愿能帶給大家身臨其境的感受。
中國自行車博物館游蹤(中):勞斯萊斯換不走的鎮(zhèn)館之寶
責任編輯:Fun倪
估計你沒騎過那些車 當時的焊接技術并不是太好,加重自行車通常來干活的,農村那時有用自行車販賣大米,棉花,馱個300斤很正常,現(xiàn)在的一些重裝騎旅的和那些小販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載貨多,路況差,大梁容易斷裂,后來有些車主自己找來報廢的大梁焊接,加強強度,估計廠家看到了,就直接出了這樣的車子。
政績工程的嫌疑很大。咱先不討論當?shù)豘F的建館動機,就王明璽老人捐獻的這些藏品來說,很值得一看。
國內哪有車企爭氣的?啥意大利深圳市java、德國深圳市騅特、美國浙江州騅馳(已倒閉)、法國廣州市烈風(已倒閉),以及所羅門、sava、歐拜克等等;全在抄襲(比如java某款軟尾山地,車架抄Scott的genius、所羅門抄look的異形管架幾乎一摸一樣、騅馳抄obrea的特色涂裝等),缺乏創(chuàng)新、挖空心思只為賺錢。xds是國內規(guī)模最大的了但有些款也用超數(shù)測繪再轉3d建模的“逆向工程”方法
+1
22現(xiàn)在街面上非常稀少,當年推出這樣一款車,既費料,又費工,估計生存狀態(tài)不好,最終放棄了。
我比較好奇的是,建國五十周年慶典,那輛自行車在其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或者說起了什么作用呢?
+1
23謝謝回復
+1
22國產老自行車唯獨也就是飛鴿二六橫杠能讓我看上眼,剩下的一律垃圾。更別說現(xiàn)在的鳳凰永久飛鴿的賽車了,更是垃圾!
08年奧運會閉幕式的那個車,是我設計的……哈哈哈,當然,是在之前已經(jīng)有的產品的基礎上設計的,輻條上添加了鳥巢造型的裝飾。
+1
22這篇文章好像跟上篇有太多重復的地方。
+1
22這個國字號應該是以中國的自行車歷史為主的意思吧。之前去過大阪的自行車博物館,島野建的,基本能看到自行車所有的歷史節(jié)點~
國產老牌自行車的沒落讓人心疼
+1
22滿滿的回憶,也開了眼界
+1
22這個博物館我去過不下五次,總體感覺還是不錯的,雖然地處一個縣級市,但能弄成這個樣子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路過的話值得一游!
這個自行車博物館在哪?
+1
22現(xiàn)在的永久鳳凰飛鴿比以前差多了
+1
22廣州美騎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