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從U23到世巡賽:職業(yè)車手是如何養(yǎng)成的(二)
前篇:《從U23到世巡賽:職業(yè)車手是如何養(yǎng)成的(一)》
2017:給力的開端,然后疲勞來襲
巴爾塔:2017賽季前的冬訓,我充滿了動力。訓練時長有了大幅的增長,我也在這段時間把家搬到了法國尼斯。這里提供了很好的訓練環(huán)境,但也充滿了大城市的誘惑。
我也開始意識到,如果我想成為一個職業(yè)車手,那我必須要讓每個訓練日都變得非常高效。增加訓練量的同時,我感覺到某個開關打開了,讓我更享受艱苦的訓練。和其他事情一樣,當你做得好,你會更有樂趣,然后做得更好,進入一個正循環(huán)。賽季初我就拿到了幾次前十,引起了一些大車隊的注意。這讓我更加有動力。
威爾遜:正如威爾所言,2017年春季取得了一些突破。他在四月初到五月中之間,連續(xù)參加了四場多日賽,其中三場都進入了總成績前十,剩下一場也有第十一名。同一時間,他還拿到了列日-巴斯通-列日U23第四名,和山城三日賽(Triptyque des Monts et Chateaux)個人計時賽段的第四名。他開始能拿出穩(wěn)定的發(fā)揮。
但我最想強調(diào)的是,2017賽季前的冬訓,實際和上一年的幾乎一樣。威爾說訓練時長增加了,那是我們把長距離訓練延長到了5-6小時(對應之前的4-5小時)。從整體來說,這沒有實質的改變。
“冬訓時長”
我喜歡用“冬訓時長”作為參考——車手從11月1日到次年2月28日之間的總訓練時長?梢钥吹,威爾的2016季前冬訓時長是283小時,而2017則是288小時。
我覺得,出成績只是時間的問題。我們干得不錯,也有實實在在的進步,所以我們不需要對整個培養(yǎng)計劃進行大的改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一直能看到正向的反饋。
訓練的總量沒有大的改變,訓練的內(nèi)容也沒有大的改變,但比賽成績卻進步了。為什么?
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從正反兩面看。有很多收益是新方法帶來的,所以當這些收益開始消失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改變了。在我們的情況,我覺得方向是對的,收益還在繼續(xù),所以我們不需要改變。
我見過很多運動員都沒有足夠的耐心。每個人都想主宰自己的未來,但有時候堅持只是一廂情愿。不過我又覺得,很多人在開始都做對了,但是卻沒能堅持到出效果。我的建議是,要批判地審視自己的訓練方法,但如果你得到的結論是沒有問題,那你要耐心堅持。
威爾在三日賽的賽段第四,表明他的ITT也在穩(wěn)步上升。成績很好,但要主要到這是11分鐘的TT。這個區(qū)間正好是威爾主攻的目標,比如他會在列日-巴斯通-列日遇到的阿登陡坡。我更想看看威爾在長TT的表現(xiàn)有沒有提高。25分鐘以上的TT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威爾在六月的國家錦標賽ITT(成年組)拿到第四名。他肯定不滿足于這個名次,但這是一個真正的進步,而不只是重復他以前能做到的事情——這個ITT的長度有38分鐘。每一件事背后的原因都是很復雜的,不過我們針對TT確實做了一些努力,比如冬訓期間安排TT訓練,提高在TT車上的力量和專注度;在場地進行姿勢優(yōu)化,提高空氣動力學方面的表現(xiàn);在手套、鞋套這些小地方花功夫,增加邊際收益;賽道分析,制定更好的體力分配策略。
巴爾塔:夏天剛開始的時候,我反復生病了幾次,不過我感覺自己還是在正確的軌道上,所以我繼續(xù)用力訓練。那時問題不大,我也還能跑出不錯的成績。但來到下半賽季,我一下就崩了,完全恢復不了年初的水平。
我很希望能在環(huán)未來和世錦賽上有所作為,但我的身體已經(jīng)無法讓我實現(xiàn)計劃。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教訓。一方面,你要把自己不斷向前推,才能找到自己的極限,并提高這個極限。但同時,你又要學會聆聽自己的身體,該休息時就休息,以免超出能承擔的極限!拔疫能再加一組”不難做到,但你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而且對已經(jīng)完成的訓練有信心。
威爾遜:賽季下半段過得不如意,但這幾個月的經(jīng)歷卻顯得簡單而富有啟發(fā)。五月初,威爾腸胃出了問題,讓他掉線幾天。六月份,他在小環(huán)意掉隊,而掉隊之前他排在總成績第八。八月份的環(huán)猶他和環(huán)未來,他只能勉強完賽,但按照賽季初的表現(xiàn)他有能力進前十。而來到世錦賽,他也只有第54名。
這段時間不太值得高興,但它也提供了不一樣的數(shù)據(jù),就是威爾在一段時間內(nèi)持續(xù)表現(xiàn)不如預期。這說明我們做錯了。在當時的情況下,我們急于糾正錯誤,總是想著快速解決問題。但事實是,熟飯不能變成生米。不管我們怎樣練,都沒辦法消除上半年積累的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