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DIY購車入門5步法則
你對單車有興趣嗎?每每看到一身勁裝的自行車騎士,或是廣告片中倘佯在大自然的登山車騎士,是否就勾起你的向往?但是,在面對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眾家車款,你欲又覺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怎樣選擇組裝一臺適合自己需求的單車,鑒于入門者經(jīng)常被"宰",我們就專為入門級的DIY消費者,提出購買或組裝單車時的選擇建議!
Step 1選擇車種
單車新人最常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走進車店或俱樂部才發(fā)現(xiàn):怎么這么多車種?事實上自行車在近20年的發(fā)展已經(jīng)邁向分眾的專精方向,因此,適合各種用途的車種應運而生。加上以人力為主的自行車,在簡單的大前提之下,一個車款僅能適合一個族群的需求,才會分門別類的如同生物演化般的衍生出多樣的變化。
我們就以常見的車種概分為登山車、公路車、休閑車三大類,消費者可以依照自己的使用取向決定適合的車種。
。 登山車
Mountain Bike簡稱為MTB,中文稱之為登山車、爬山車、山地車,依地區(qū)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登山車是近十年來風行的車款,舒適的避震、輕松的操控以及易于接受的齒輪比是最大的主因,再加上粗獷的外型與酷炫劃上等號,因此成為現(xiàn)今的主流車種。但是登山車從入門至頂級的差異度非常大,同時也因應不同地形及需求而發(fā)展出專用車款。除了最常見的單避震車(cross country,簡稱XC)或全避震車(full suspension,簡稱FS)之外,還有避震效果加強的下坡專用車(down hill,簡稱DH)。入門者的選擇范圍多在單避震車XC或全避震車FS之間,全避震車的舒適度比單避震車來的好,但是單避震車踩踏效率高同時也較為輕量,而價格的因素也讓XC及FS車款有了重疊的部份,消費者必須再作需求及價格上的考慮。
優(yōu)點:舒適、省力、操控輕松、外型酷、保養(yǎng)容易、適合各種路面
缺點:騎不快、騎不遠、重量重、復雜度高
。 公路車
Road Bike(公路車、跑車)應該是屬于racing競賽車種其中的一個車款,但是公路車占了競賽車種銷量的80%以上,因此以公路車作為主要介紹。公路車的歷史較久,彎把加上細輪胎是專為競速逐風的騎士而設計,對于剛入門的人而言,就不是那么容易操控。競賽車種是以競賽項目的需求而發(fā)展,并非如登山車是因地形變化而衍生。競賽車種最大的特點是輕量、簡單,可以滿足騎士對于速度與距離的要求。以競賽而衍生的車款還有計時賽用車、場地車。計時賽用車用于如公路計時賽及鐵人三項用車。場地車無變速及剎車,則是專為選手于特殊場地中競賽而發(fā)展。
優(yōu)點:騎得快、騎得遠、輕量、簡單
缺點:舒適度低、操控需技巧、磨耗大、需細致保護
C 休閑車
休閑車算是目前較新的車款,大致可分為折疊車、沙灘車、旅行車、電動車以及強調Comfort的城市車,而其中炙手可熱的車款算是Comfort bike與折疊車,本篇以此兩種車款作介紹。自行車本來就是休閑用途,只不過休閑車種中的Comfort bike在車架幾何的設計與搭配上,讓消費者一跨上車就有很Easy的感覺,同時也著重在舒適度的提升,而外型也以整合式的主軸強調現(xiàn)代感,讓使用者無需換裝,就可以隨時隨地享受騎單車的那一份悠閑,解放在都市生活的壓力。折疊車則是單車物種中的小精靈,以收納方便為主的折疊車,雖然只適合輕度騎乘,在提升功能性與輕量化之后,成為結合大眾運輸系統(tǒng)的代步及休閑旅游潮流。
優(yōu)點:舒適度高、操控輕松、方便結合四輪(折疊車)、造型后現(xiàn)代
缺點:騎不快、騎不遠、重量重(Comfort bike)、零件標準化發(fā)展中
Step 2 看懂規(guī)格
當你看準了心儀的車種之后,如何去評價一臺車的好壞,其價值是否與它的價格相符?這就有很多的細節(jié)要注意了。在以往傳統(tǒng)的觀念之中,選擇單車是用二分法,像是:(日本的比臺灣的好),(前后避震的比僅有前避震的好),(變速越多段的越好),理論上這樣的選車法似乎把品質、效果、功能都考慮進去,但是時代真的不同羅!單車的組成幾乎要跟電腦一樣規(guī)格化了,當你選擇購買電腦時你會去比較CPU、RAM、硬盤、顯示卡、聲卡……,當你選擇單車時也仔細選購一臺好車時所必須研究的基本功夫,我們就將比較常見的登山車、跑車零件組,以及常用避震前叉的型號、等級作一個分類整理。
A SHIMANO
日本自行車零件大廠,橫跨登山車、公路車及一般休閑車款。公路車的搭配完整度較高,在登山車與休閑車種中,零件時有混合的情形,多半會將后變速器升等來提升使用效果。
等級排行為:
MTB: XTR、DEORE XT、DEORE LX、DEORE、ALIVIO、ACERA、ALTUS、TOURNEY(TY)
ROADURA-ACE、ULTEGRA、105、TIAGRA、SORA
COMFORT:C900、T400、T300、C201、C101、C050
B SRAM
零件組的后起之秀,主要生產(chǎn)登山車機休閑車的整組零件,其登山車部分以X.0為最高級,等級排行為:X.0,9.0,7.0,5.0,4.0,3.0。
C CAMPAGNOLO
意大利專精于公路車及競速車的老廠,變速器及快拆都是第一代的CAMPAGNOLO所發(fā)明的,專精于鋁合金材質鍛造技術的CAMPAGNOLO其高等級的產(chǎn)品被車迷們如同藝術品般的收藏,但少見于成車搭配。等級排行為:RECORD, CHORUS, CENTAUR, VELOCE, MIRAGE, XENON。
D ROCK SHOX
從入門越野到到競賽下坡,ROCK SHOX的全系列產(chǎn)品線相當多樣,講求輕量的ROCK SHOX也是量產(chǎn)第一支避震前叉的專業(yè)避震前叉公司。
種類 等級
PSYLO RACE, SL, XC, C
SID RACE CARBON, RACE TITANIUM, SL
DUKE RACE, SL, XC, C
JUDY SL, XC, C, TT
BOXXER
Step 3 選擇尺寸
選擇尺寸是關系到你與愛車之間能否長久的適應問題,就像我們去買鞋子的時候,會以選擇適合的尺碼作為優(yōu)先考慮,很少有人會因為鞋子的外形而向尺寸妥 。建議你選購單車時也要有如同買鞋子一般的精神,不要因為車子外型酷炫而沖昏了頭,說服自己勉強接受,這可是冒著浪費大筆銀子的風險。一般而言,單避震登山車的尺寸從14寸到19寸之間,這是以車架立管長度作計算(從齒盤中心到車架鎖座管的距離),身高從160cm到185cm的人都在比范圍之內。特別高或特別矮的身材在找車時候就比較辛苦了。而全避震車由于調整空間大,多半以S、M、L的方式區(qū)分,但是要注意有些車款的座管底部露出部份會影響到后避震作動。而傳統(tǒng)公路車的分法則是以公分為單位,可以精確到每隔一公分甚至于半公分就有一個尺寸,幾乎可以算是量身訂作的尺寸。但新潮的公路車特別是上管下斜的車款,也是以S、M、L的方式區(qū)分,再搭配如座管、龍頭等零件尺寸去適合個人的身材。
Step 4 價格分類
自行車的價格差異相當大,從代步級的上千元到競賽精品級的數(shù)萬元,雖然其價格差異極大,但是仍然被通稱為(腳踏車),前面幾個步驟已經(jīng)將自行車的分類及價格差異大致分析,我們撇開太低與過高的兩極,以價格的區(qū)分做為針對消費者選車的幾個層級。
A 平實主義1700~3800元
現(xiàn)代人可以被吸引消費的休閑娛樂實在太多元化,花點錢趕上單車風潮,這一層級的車款一樣可以伴你游山玩水,只是你要能夠分的清楚,心中要的是視覺眩目的全避震車,還是可以任勞任怨的單避震車。不管你要組裝哪一種,一定要到大型車店或俱樂部組裝,他們的信譽和售后服務可以為你免除后顧之憂。
B 中產(chǎn)階層3800~7500元
此段的車款已經(jīng)進入等級規(guī)格化的階段,全避震車也開始發(fā)揮其應有的越野耐操功能,單避震車更是已經(jīng)進入競賽入門級的水準,只要你有足夠的體力,你的愛車可以提供給你的不僅是可以滿足游山玩水,其零件及車輛品質已經(jīng)達到可以接受比賽的嚴苛考驗,而你的單車因為各部分質感的提升,而顯得架勢十足。
C 高層消費7500~12000元
如果你的第一臺車就是這個價位,那么你將會得到兩項滿足,第一是比你還要"菜"或不懂車的朋友一定會報以贊嘆的眼光看你,特別是當他們知道你的單車比一臺小綿羊還要貴,只會有兩極化的反映,一是仔細研究你的車、一是說你是瘋子,不過不管哪一種反映,你心中不免都有幾分滿足感。第二項滿足是車輛的品質與性能一定在水準之上,只要你花時間學習正確保養(yǎng)使用的知識,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勞永逸的做法,可以省去很多在晉級過程中換東換西的費用。
D 完美主義12000元以上
你確定你是第一次買休閑用的單車嗎?要么你是如電子新貴般的高收入戶,再不然你就是追求完美質感的完美主義者;建議你要慎選騎行路線,循序漸進的提升騎車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并且定期參考我們的咨詢,很快你就會人如其車,進入專家的領域。
STEP 5 配件搭配
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邁向單車一族了,但是除了單車之外,你什么都沒有,這樣的方式可是有風險性的喔!你一定還需要一些輔助的配件,才能夠達到"享受"的單車騎乘,而不是冒險犯難的挑戰(zhàn)風險。最基本的你需要安全性的配備如頭盔、鎖、燈,接著是維修的配備如氣筒、備胎、隨身簡易工具,并且要學會如何使用,以備不時之需。而著重于功能性的配備如水壺、車衣、車褲、手套、車鞋、碼表等則是入門者逐步晉級之后不會少的配備。
上一篇:西藏騎行總結出來的一點改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