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腳踩風火輪踏出新極限——BMX小輪車(圖文)
小輪車,英文叫做Bicycle Motocross,是平地花式自行車的簡稱,就是在ESPN國際體育臺看到的那種在U型臺上飛來飛去的那種小輪車,車把能做360度的旋轉,所以能玩出各種讓你意想不到高難度動作。BMX分為平地花式,街區(qū)障礙賽,U型臺,土地騰越等幾種比賽方式。
第一輛BMX于1969年誕生于美國的南加州。在20世紀60年代的加利福尼亞,最早的BMX車手就是半夜流離在街頭巷尾,騎著自行車狂奔的夜貓子。那么,最早的BMX自行車也就是在半夜里,由這群人在自己家里用手工焊出來的。當時摩托車越野運動在美國風行,青少年喜愛這項運動但又無力提供較高的費用,便按照摩托車越野的方式用人力驅動的小輪車在自建的賽道上進行比賽。
70年代初,美國建立了最早的BMX組織,這也被認為是BMX成為正式運動項目的標志。在其后的十年間,小輪車運動又傳入了其他一些國家。1981年4月國際BMX聯(lián)盟正式成立,1982年舉行了第一屆世界BMX錦標賽。到這時BMX這一獨特的運動項目便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fā)展起來。由于這項運動與自行車運動有較多的相似,1993年BMX正式成為自行車運動大家庭的一員。
繼美國之后在歐洲的一些國家和澳洲BMX也有蓬勃的發(fā)展。但美國仍是這個項目的超級強國。與歐美國家相比,亞洲小輪車運動起步比較晚,大概在20世紀80年代,而中國開展此項運動的時間更晚。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才開始小輪車運動的運作,而且以業(yè)余活動為主。2003年6月,國際奧委會正式批準小輪車列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比賽項目。
小輪車分自由式小輪車(Freestyle BMX)和競速小輪車(racing BMX)。自由式小輪車能使車頭360度轉動而競速小輪車卻不能。火箭筒也是競速小輪車所沒有的。
自由式小輪車的比賽具體分為五種:
第一種是最原始的泥地競速比賽。
第二種(Dirt Jump 泥地跳躍),利用泥土做成的坡度進行跳躍花式比賽。
第三種(Street 街道),利用模仿街道障礙的道具場地進行比賽。
第四種(Halfpipe 半管道),在半管道場地里進行跳躍花式比賽。
第五種(Fatland 平地花式),在指定的平地里利用BMX車做各種平衡滑行的動作進行比賽。
BMX入門
街式初級的有兔跳(也就是所說的沖跳),轉體180,轉體360,后輪滑,平地神龍擺尾。
X-UP:空中扭車把180度。
Can-Can:騰空將一只腳抬離車踏并將之抬過車架至車的另一側,使兩腿在自行車的同一側,再在車著地前將腿抬回原車踏。
Table Top:"空中水平",指車手在空中將車身傾斜使之與地面平行,再將車身擺回安全著地的動作。
Truck Driver:或Bus Driver,"卡車司機",360度轉車把。形象命名,如同卡車司機;顑簛韨急調頭,360度轉方向盤。
Tailwhip:"神龍擺尾",車手在空中保持身體與車把固定將車以前軸為中心在身下旋轉一周,并安全騎回車座著地。
Superman:"超人",車手在空中雙腿離開車踏并使身體與雙腿往車后盡可能伸展直,因極像美國動畫中高舉雙手飛行的"超人"。
注意事項:小輪車的把相當活,多轉幾圈也不會“折”,所以控制車的時候要穩(wěn)住把,否則容易扭傷腕關節(jié),也容易摔傷。如果沒練好基礎平衡動作,高難度的攀登千萬別亂做,否則特別容易出危險。
(責任編輯:史蔓花)
上一篇:山地車MTB車架角度幾何剖析
下一篇:藏文化——風俗文化禁忌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