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歐洲展第二天—新氣動公路VS重型車
歐洲自行車展進入第二個專業(yè)公眾日,雖然只允許自行車行業(yè)內(nèi)的專業(yè)觀眾進場,但是現(xiàn)場還是人頭涌涌。由于展會展館眾多,大品牌琳瑯滿目,所以在逛展會時總會不時碰到一些驚喜,如COLNAGO、TIME、KTM的品牌都推出新的氣動公路車,而各種“重裝”的旅行、山地車也讓人印象深刻,新氣動公路車VS重型車的對碰看頭十足。
自從退出環(huán)法車隊贊助商行列,法國豪車品牌TIME的曝光量下降了很多,這次歐洲展它推出了新的空氣動力學車型SCYLON,一體式的座管非常有TIME的味道,雖然管型設(shè)計上并不激進,但是灰、紅的涂裝配搭下顯得很有力量感。
▲另一方面,意大利一王四后中的王者COLNAGO也終于向氣動公路車潮流靠攏,拋棄它一直堅持的圓形和星型管型,推出采用虛擬尾翼管型的Concept車型,詳細介紹可點擊:Colnago新款Concept 告訴你什么是“意式氣動”
▲在經(jīng)典產(chǎn)品方面,COLNAGO的一體式把組配合金色的花朵圖案,可以“毒”倒不少人
▲但要說空氣動力學性能,更為純粹的場地車顯得霸氣十足,這款LOOK R96是德國場地車國家隊的戰(zhàn)車
▲除了戰(zhàn)車之外,在今年里約奧運會獲得女子爭先賽金牌和凱琳賽銅牌的名將沃格爾也到場和粉絲互動,一人獲得兩塊個人獎牌霸氣十足
▲展會中美女不少,除了沃格爾這樣的美女車手,也少不了美女模特。RUDY展位上的這兩位美女,熱情程度我給滿分
▲BIANCHI這款頂級的OLTER在管型設(shè)計上更徹底一些,大量采用水滴狀的管型,可惜前后夾器還是保留傳統(tǒng)的安裝位置,雖然方便維修和調(diào)整,但是氣動得不夠“徹底”。
▲KTM這款最新的LISSE氣動公路車是一款驚喜之作,它不但做到全車線管內(nèi)走線(只有車把到把立處有一小段外露),而且在立管與后上叉連接處采用獨特的過渡方式,并創(chuàng)新性地將后剎車放在后下叉的上方而不是下方。這種后剎車的安裝方法既能達到優(yōu)秀的氣動效果,而且又不用加設(shè)擾流罩去保證低風阻,是一個一舉兩得的方法,只是后下叉就需要進行一定的加粗。
▲除了氣動公路之外,碟剎公路車在今年歐展也是風頭正盛的車種。有越野血統(tǒng)的Cannondale是碟剎公路車的先行者,碟剎版的SUPERSIX是Cannondale今年的重點車型,綜合性大組車加上碟剎,在操控上更是如虎添翼。
▲在SHIMANO和SRAM推出齊全的碟剎公路套件之后,意大利的Campnagnolo終于在2016年推出自己的碟剎公路套件,也同樣采用平裝式的夾器,這輛RIDLEY的古典賽車FENIX SL是嘗鮮的好選擇。
▲系出同門的FULCRUM今年也更新了經(jīng)典的RACING ZERO系列,加上了碟剎版產(chǎn)品
▲看到RIDLEY的車,筆者自然聯(lián)想到大猩猩格萊佩爾,而暴力的德國人最愛就是這只35mm管徑的超粗DEDA彎把。歐洲展前兩天格萊佩爾兩次舉行簽名會,都趕不上,作為猩爺?shù)姆劢z,實在懊惱。
▲公路車里面,當然少不了超輕量化的車型。德國本土豪車品牌ax-lightness一直以超輕量化為最大賣點,它的三件套、牙盤、坐墊是減重黨們的終極武器。當ax做起整車來時,重量也是沖著記錄來的,這款VIAL evo ultra整車僅重4.4kg,一個讓人顫抖的數(shù)字。
▲BH今年憑借直接能源車隊重新回到公路車頂級賽場的視野中,雖然隊中沃克勒和沙瓦內(nèi)爾兩位大叔年事已高,但是輝煌的職業(yè)生涯和積極的突圍還是能給BH ULTRALIGHT EVO帶來不錯的話題。作為一個法國車隊,直接能源車隊版涂裝的BH戰(zhàn)車很有環(huán)法氣息。
▲BMC TM SLRO1這款經(jīng)典爬坡戰(zhàn)車也是戰(zhàn)績彪炳,今年范•阿維瑪特的奧運冠軍就有它的一份功勞
▲為了紀念創(chuàng)立70周年,LAPIERRE今年推出了限量版的紀念版涂裝XELIUS,而中國區(qū)代理商金輪集團會引進銷售,價格將直逼10萬
▲LAPIERRE在歐洲展的另一款亮點車型是剛獲得創(chuàng)新獎最佳整車的DVERVOLT,這款電助力AM山地采用了LAPIERRE獨特的后避震結(jié)構(gòu),加上功率500W的電動機,可以在上坡和下坡都有出色表現(xiàn)。
電助力是歐洲自行車行業(yè)里最火的概念,其中電助力山地,特別是AM、DH這些重型的山地車,更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歐洲展里最普遍的產(chǎn)品其實是各式各樣的電助力山地車。
▲德國電助力巨頭HAIBIKE的展位是今年歐洲人氣最旺的之一,各種電助力山地車吸引眾多經(jīng)銷商問詢。這款XDURO DH9.0使用了FOX最強壯的40管徑200mm長行程前叉和非常復雜的后避震懸架,并使用全套SHIMANO SAINT套件和MAVIC大黃輪,配置放在純DH車上也是頂級,再加上德國博世的高功率電動機,就賣出8000歐元的高價。
▲同樣來自德國的跨界巨頭馬牌也看準了電助力這塊大蛋糕,但它的目標當然不是整車,而是更為核心的電機,與同胞博世,還有日本的YAMAHA、SHIMANO、松下一較高低。馬牌的母公司德國大陸集團擁有深厚的汽車工業(yè)制造基礎(chǔ),能夠快速切入電助力電機這個領(lǐng)域。從歐洲展來看,各大電機廠商都有參展,必將在電助力市場掀起一場大爭斗。
▲雖然電助力盛行,但是歐展還是傳統(tǒng)山地車的集中地,Cannondale就展示了它標志性的左撇子山地車系列,其中“手術(shù)刀”在2016年迎來新更新,增大輪組的情況下,Cannondale改掉了后避震無轉(zhuǎn)點結(jié)構(gòu)。
▲除了山地車外,歐洲人對于馱包的喜好也堪稱“重口味”,主要表現(xiàn)在越野公路和旅行車上。在德國的街道上,看到很多人騎著經(jīng)典的鋼架旅行車,但他們即使只是在鎮(zhèn)上轉(zhuǎn)悠,但是前后貨架上總是掛著兩到四個馱包,那些停在展會門口的旅行車就更為“重裝”了。
▲KOGA的長途旅行車是很多騎行全球的牛人的摯愛,其強大的承重能力是關(guān)鍵
▲FOX在歐展帶來了旗下全線山地車前叉產(chǎn)品,其中新一代阻尼系統(tǒng)fit 4是主要的技術(shù)突破
▲馬祖奇破產(chǎn)后被FOX收購門下,成為FOX控股下屬的子公司,繼續(xù)推出馬祖奇品牌的避震產(chǎn)品
▲DT的展臺上展示一輛尼諾世界杯年度總冠軍的戰(zhàn)車,用以“炫耀”它們優(yōu)秀的前叉和后避震產(chǎn)品
▲SRAM旗下的ROCKSHOX也帶來了齊全的前叉和后避震產(chǎn)品,其中頂級XC前叉RS-1除了經(jīng)典的啞光黑外,還出現(xiàn)了其他涂裝
▲SRAM在山地領(lǐng)域的年度巨獻是單盤12速套件XX1 EAGLE,寬闊的齒比選擇范圍真正撇除了對前撥的需求,將單盤變速再往前推薦。除了性能外,XX1 EAGLE金黃色的涂裝無論在哪里都有很高的辨識度。
▲RACEFACE推出了全新山地單片牙盤TURBINE,陽極處理的藍色盤片動感十足,而曲柄背后的鏤空對輕量化幫助不少
▲升降坐管專家KS今年推出了無線升降坐管LEV Circuit,詳細的介紹可點擊:開創(chuàng)升降座桿新領(lǐng)域 KS無線升降座桿發(fā)布會
▲伊諾華展出了一款很特別的山地車胎,這款I(lǐng)NNOVA PRO ITT內(nèi)外胎一體化,并非傳統(tǒng)的內(nèi)外胎分離,這種設(shè)計首先就能減輕輪胎重量,并避免真空胎初始打氣難的問題。
▲歐洲展里,品牌宣傳的手法非常豐富,圖中這兩位美女模特推著一輛公路車來回于各個展館,碰到觀望的人就會派整車品牌的宣傳資料,這套路很深。
▲除了美女之外,歐展里還有美食,各種啤酒喝一天都不重樣,而各種肉扒也讓人口水直流。
▲除了山地和公路,歐洲展里也有很多有趣的車款,如上圖這樣的豪華固齒車,簡約而不簡單。
▲主打便捷和容易收納的折疊車品牌STRIDA也推出碳纖維版車型C1,雖然并非全車架由碳纖維制造,但是重量較普通版低了許多,而且碳紋涂裝給這個通勤車帶來一點科技感。
▲在電助力自行車大本營歐洲,中國創(chuàng)新公司輕客帶來他們旗下的多款產(chǎn)品,包括公開銷售的TS01(上圖),還有最新發(fā)布的KUPPER等車型,力求進入歐洲的電助力通勤和休閑運動車市場。
▲輕客最大的武器是自主研發(fā)的力矩傳感器電助力系統(tǒng)VELO UP,輕客希望后續(xù)向其他電助力品牌輸出VELO UP助力系統(tǒng),在兼顧整車銷售的情況下,成為博世、SHIMANO這樣的助力系統(tǒng)提供商。
▲VR技術(shù)已經(jīng)與自行車有深入的接觸,更多的VR設(shè)備會加入到騎行領(lǐng)域當中。但圖中這款VR眼鏡對于筆者這樣需要戴眼鏡的人來說并不友好
▲SOFTWHEEL這款沒輻條,只有避震器的輪組讓人大開眼界
▲MAVIC作為贊助商服務(wù)于公路車賽已經(jīng)有幾十年歷史,這老爺車后勤車歷史感十足
▲歐洲多的就是高挑的美女
▲大陸和臺灣廠商參加歐洲展的數(shù)量非常多,其中部分早已在國外打下不錯的市場基礎(chǔ)。MONTON就是騎行裝備方面的例子,起步于廣東,然后在臺灣、歐洲市場打下自己的名聲的市場份額。
▲MONTON此次帶來了環(huán)中賽的總成績冠軍黃衫
▲兩位奧運會公路大組賽冠軍的戰(zhàn)衣
▲由于贊助天空車隊,KASK被更多車友熟知,天空車隊的藍色涂裝也成為各個系列中的搶手貨
▲中國智能硬件廠商LIVALL也來到了歐洲展,LIVALL豐富的功能也符合歐洲對頭盔主動安全要求越發(fā)提高的趨勢。圖中這款BH81還具有心率監(jiān)測功能,并將重量控制在300g以內(nèi)。
▲富律業(yè)也是一家深諳色彩吸引力的廠商,各種配件和裝備都有豐富的配色。
▲維格也在XPEDO功率計鎖踏中加入豐富的色彩元素。
▲PROLOGP更新了它的CPC防滑顆粒,進一步提高坐墊的摩擦系數(shù),讓車手坐著更安穩(wěn)。
▲FIZIK則拿出了母公司SR不同坐骨寬度的人適合的坐墊寬度不同的理論,在同一款坐墊中推出不同的寬度。
▲GIRO這款亮騷的粉紅色鎖鞋,讓人怎么會忍心拿去越野,弄臟這精致的涂裝。
▲沃德這款TSALI AM騎行鞋獲得了今年歐展創(chuàng)新獎,厚實的鞋面可以經(jīng)受在樹林中行走的考驗。
▲德國本土運動巨頭阿迪達斯也在歐洲展中大秀它的騎行裝備系列
更多歐洲展資訊進入 2016歐洲自行車展 還有每天直播哦!
責任編輯:hzh
下一篇:返回列表
KTM這是什么都做的節(jié)奏啊,出完越野摩托不過癮,接著出趴賽,然后又不過癮,接著出汽車,然后這是又改行做公路車了嗎?我讀書少,別騙我,快告訴我KTM原本是做自行車的
中國消費者才玩自行幾年? 在自行車運動的并不算長的歷史中這幾年輝煌的SKY也不過就是短短一瞬
+1
22同意的,只是自行車近幾年發(fā)展迅速,Specialized和Canyon等牌子都迅速崛起,Pinarello算是跟上了,始終是自行車不是奢侈品,感覺梅花不適應(yīng)改革慢慢就剩底蘊了。
梅花是意大利自行車涂裝界的王
+1
22求助,那個巨大無比的座桿包叫啥名字~~~~
+1
22美騎易購里有的,你可以找找
+1
22服了樓上那人,說BH丑到爆,所有照片最傳統(tǒng)最正常的車架設(shè)計,座桿FSA kforce 1380元,除了這個后飄的座桿沒發(fā)現(xiàn)任何怪異指出 非要說最丑只可能是那輛場地車。
+1
24這款LOOK R96想辦法把鏈條包進去就好了
+1
22伊諾華那輪胎想不出任何卵用
+1
22氣動審美疲勞了...大同小異
+1
22阿迪這是出了碳刀的節(jié)奏
+1
22這款XDURO DH9.0使用了FOX最強壯的40管徑20mm長行程前叉 20MM行程。。。哈哈哈哈哈哈
+1
24廣州美騎網(wǎng)絡(lu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