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我開車店這二十年:美騎專訪捷安特代理商賴紅強
二十年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足以讓一個青澀的少年蛻變成江湖老手,而用二十年的時間專注在一個行業(yè),也足以洞察一個行業(yè)的來龍去脈。本文中,美騎記者將對話打拼自行車行業(yè)二十余年的“老江湖”,一位將自行車作為個人事業(yè)的店老板,聽聽他開店二十幾年來的的單車生意經、聽聽他透過車店經營帶給品牌的中肯建議與經驗分享……他,就是南京捷安特代理商賴紅強總經理。
賴紅強:一位自行車行業(yè)的生意老手
92年涉足自行車,賣出大陸的第一輛捷安特
1992年,賴紅強開始踏足自行車行業(yè),并在南京中山路上開設了第一家阿米尼自行車的專賣店。
1993年,賴紅強籌備開設捷安特旗艦店,1994年作為全國第二家捷安特旗艦店正式開業(yè)(當時全國第一家捷安特旗艦店為上海建國西路店,同樣是開設于1994年)。開店的時候他相當謹慎,裝修是由上海一家裝修公司設計的,單一個門樓就花費了十萬元,新店第一批的進貨量就是800輛,他甚至成為在大陸賣出第一輛捷安特自行車的店老板。
而從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車店逐步向休閑運動進行推廣并舉辦活動。2001年舉辦比賽、2002~2003年組建俱樂部,慢慢從一家店衍生出百來家。賴總告訴美騎記者,早在1998年,他已經開始開店賣高級貨,無奈受眾小、配件貴,其中一家高級店開業(yè)半年之后難以為繼。
不過他還是妥妥地拼了七八年捷安特品牌旗下全國銷量第一的店主。
網上賣的捷安特90%以上是假貨
作為坐擁上百家車店的店主,賴總是離消費者最近的一線觸角,他對于市場的反映自然靈敏,從車店的經營推廣至品牌的經營,他有一套看法。他認為自行車不能走極端化,尤其是走國民單車路線想靠大眾消費作為支柱的。近幾年中端消費群體的雄起帶動了中端車的消費(價格為一至三千元的自行車),忽視一千元左右及以下車種的份額,這塊市場為此缺失嚴重,一些三四線品牌迅速替補填充了空白,因此品牌的市場占有量也受到了一些影響。
在經營車店的過程中,他表示現(xiàn)實很“骨感”,很多消費者對自行車的認知仍不夠,目前大多數消費者仍然停留在“僅看臉”的階段,為此品牌在做強做大之路上也可以承擔起教育消費者的大任。另外,市面上充斥的假貨也給車店的經營者帶來很大的困擾,“在南京,有些車友推車吵著保修”,賴總等只能攤著手表示無能為力,因為是假貨。目前網上商城只有一家捷安特的天貓店是正品,其他在網上銷售的有99%是假貨。
商場老將透露商機
賴總跟美騎記者談到實際的市場狀況時表示:“去年上半年的市場感覺還好,十一、二月份開始則遇到了整個行業(yè)始料未及的冰期,直到今年的一二月份仍是低谷!彪m然市場出現(xiàn)低谷,他憑多年的從業(yè)經驗,還是嗅出可有一番作為的方向。
高端市場可遇不可求
前段時間汽車撞了9萬多的PINARELLO一事引起普遍關注,美騎記者從這位市場一線探頭了解到,事實上萬元以上車子在市場中的占有比例還不高,2014年從他手中車店銷售出的萬元以上的自行車達千余輛,捷安特在中國區(qū)售出萬余輛,預計2015年可達到兩萬余輛。這個群體隨著中國意識的轉變有壯大之勢,仍較為緩慢。賴總表示短期內銷售重心仍為兩千到五千元的運動車型。
逐漸成長的童車及學生市場
童車及學生市場有欣欣向榮之勢,千元以下的傳統(tǒng)車已不再受青睞,反而是十幾歲小學生騎行的山地車成為銷售主力。賴總統(tǒng)計,2014年賣出一萬多輛,翻了一倍。他認為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不斷更新整車,這個市場有很大的潛力。為此,捷安特廣州分公司甚至與廣州二中達成聯(lián)系,已經將自行車列為一門長期課程。
有待開發(fā)的女性市場及與智能契合的城市車
賴總在采訪中表示,認知需要過程,當前女性市場還需要大力培養(yǎng)。此外他在看到與智能相結合的自行車時客觀認為“他們只是把互聯(lián)網的東西應用到自行車上,自行車離不開有質量的制造”,他肯定莫曼頓與百度的合作建立了休閑車的系統(tǒng),這也是一大方向。
捷安特為女性推出了靚麗的女性車,現(xiàn)在逐步得到女性車友的青睞
捷安特的城市車品牌:莫曼頓,主打休閑生活,這是未來自行車的一種生活方式,捷安特早已看到了它的市場。
不盲目開店,應變要快,眼光要準
他用二十余年的時間花在開店這件事上。近幾年部分車店因為鋪租、人工成本、競爭加劇導致銷量下滑等因素走得踉踉蹌蹌,賴總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我們十年前編一個圈是15塊錢,現(xiàn)在是20元。我們算了一下,根本不夠付工資了”,但經營相對順利的他在經營心得方面自然看得更遠。首先是活動極大地帶動了銷售,各個車店都組建了相應的俱樂部(一個俱樂部無法服務所有的車友),通過頻繁的活動形成影響,并在車友間樹立口碑實現(xiàn)口口相傳的最佳傳播效果。賴總稱,組織的形式以活動為主,比賽為輔,經過實踐檢驗,他表示這給車店帶來的影響很大。比賽為輔,也并不意味著賽事是“走過場”,賴總舉辦的江蘇省業(yè)余自行車賽到今年已經跨入十五個年頭,他也成立了相應的車隊,偶爾也會參與到鐵人三項的比賽當中。他對車友也很照拂,與胡浩結識較早的他曾在早年贈送胡浩比賽用車。
很多時候我們講到線下車店總難免與電商掛鉤,美騎記者與賴總的交談也很自然地談到這個方面。他表示若在一個公平的起跑線上,電商會在服務上遜色。自行車是需要服務落地的產品。當然,線下的車店從一定程度上講則比電商更能解決就業(yè)問題!耙越莅蔡貫槔,全國有三千多家店,相關的服務人員起碼要兩萬多人;如果說純電商,只要兩三百人再加一個大倉庫即可”。互聯(lián)網是很好的東西,但不該被神化,實體車店在面對電商時也不必過于恐慌,可以從容應對。
賴總店內滿目琳瑯的自行車
從業(yè)多年的他看多了行業(yè)的起起伏伏,自然對業(yè)界的泡沫相當敏感。自行車熱帶來投資潮,他見過太多不懂自行車又以為可以賺快錢的人,這批人心態(tài)浮躁、不會經營客戶、不懂帶活動、不肯營造騎行氛圍,一發(fā)現(xiàn)不掙錢店面也就維持不下去。很多開店潮關店潮都是因此卷起的。他不建議在這個時間點盲目闖入自行車行業(yè)。
可影響一個車店的生存不僅僅這些因素,品牌的選擇也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當下某些品牌進行掐架的時刻。他建議店中主要經營的品牌產品線需要足夠寬泛,還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并有快速調整的應變能力,快速處理存貨降低經銷商的壓力。
攝影:阿志
文字整理:凌子、Alexa
責任編輯:凌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