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更高的視野——TREK CEO John Burke 專訪
“我在大學時第一次進入Trek工作,做的是在倉庫里接單打包的工作,我做的很好。每天在打包活做完之后,如果還有時間,我就拿起電話試著推銷,在方面我也做的不錯!
PB:大家都覺得讓更多人能認真騎車,不管是對登山車、公路車、上班通勤騎士或是周末與家人外出休閑的人都一樣。要推動這樣的事,首先就是要為這項運動發(fā)聲,而你很熟悉這項任務。如果現(xiàn)在給你三個愿望來達到這樣的目標,將會是什么?還有為什么你會這樣選擇?
好,我會先回到以前在拉斯維加斯車展,那次對于要如何在2025年(至少是在美國)達到5%人口使用公共單車的題目做演講。我提了幾個想法,其中一是要成立一個策略中心,所有的資訊可匯集到這里,并且所有單位可以有更組織性、更正式的方式集合。在過去美國有太多對于公共交通的計畫沒有好好執(zhí)行,只因為沒有好的成員組織架構。過去推出過Bike Belong計畫,由Jenn Dice(我認為全美最佳的單車推廣代言人之一)擔任Bohm策略中心主任。在Bohm策略中心,從參議員、國會、名人、市長與愛好者這些關心單車發(fā)展的人產生的資訊,都可以有系統(tǒng)地整合在這邊,所以當有需要堆動一些事情時,馬上可以知道有哪些人可以真的出力貢獻。在過去我們沒有好好落實這件事。所以這是第一個愿望。
第二是我真的很想在單車推廣上,成立類似全國槍枝協(xié)會的組織(NRA)。另一次在威斯康辛大學對于城市計畫的演講中,我問這個組織里的人,一個星期你騎幾次車?在30人里面,有25個人舉手。然后我又問:「那你們之中又有幾個人有參加推動城市友善騎乘環(huán)境的組織?」沒人舉手。我真的覺得,在美國有數(shù)百萬的人關心單車發(fā)展。他們想要有更好、更安全的環(huán)境騎車,但事實上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參加推廣這樣觀念的團體組織。這個愿望后來變成了People for Bike這個組織,就像是單車的NRA。
最后是希望所有關心單車的公司,能夠真正具體對將美國打造成單車友善的國家做出貢獻。你會很驚訝發(fā)現(xiàn),在美國只有20%的公司,真的做到這些事?纯从卸嗌俟举u登山車,再想想這數(shù)據(jù),感覺起來很喪氣。如果你去問IMBA頭頭:「到底有多少人真的出力做事?」答案就是20%。所以地三個愿望就是,每個真的關心單車的人,不管是業(yè)界、銷售端.騎車的人,真的要實際參與。大概在明年,將會有些讓業(yè)界、銷售端與消費者能夠參與的運動產生,這些運動越多越好。
PB:許多城市與地方單位對單車做出一些好建設,像是公園里或是路上通勤的專用道,并且鼓勵人們多騎車,但是其它地方似乎將單車的重要性放的很低。你想誰應該介入改變?
我想把事情看廣一點。在Madison與威斯康辛,都是在美國的單車友好城市。但要是跟荷蘭、丹麥或是德國比起還,還是遜色很多。所以重要是每個人都要站出來?纯吹貓D上,許多城市都已經加入單車友好城市的行列–紐約、華盛頓、洛杉磯都正在進行許多建設。但是你知道嗎,上周我在圣塔芭芭拉,遇到一些當?shù)厝?/span>–那里正是單車友好代言的最佳地點,但是并沒有什么事在進行,只因為他們沒有資源去這樣做。以前從未像現(xiàn)在這樣,到處都有機會推動,許多地方都在進步中。
PB:在北美,很多地方沒有單車專用道,原因常常是歸結到因為沒有這么多的人騎車休閑,尤其是跟一些歐洲國家比較,又有人說單車在我們的文化之中并沒有那樣的地位。你覺得什么是沒這么多人使用單車的主因?
沒那么多人騎車的最主要原因是路上沒有獨立的單車道。有份研究指出,只有1%是單車死忠派,7% 是積極參與者,但是有40%的人有興趣,卻因安全考慮卻步。40%是很大量的人口。還有35%的人沒興趣,永遠不會騎車,我不管這些人。如過這40%的人住在荷蘭,他們會每天以單車當交通工具,但是在美國他們不會這樣做,因為他們不想卡在車陣當中,跟旁邊的汽車只有一步之隔,在路上爭道。我想有個很大的問題是(在過去15年間已經有許多成功的單車推廣運動)過度強調路上的單車道會與汽車競爭有限的空間。但是如果真的想做事,那就一定得畫出分隔的空間。如果你看看現(xiàn)在正在進行的單車道計畫:你就會看到里面有許多具創(chuàng)意性的解決方法,便宜地將單車與汽車分開。在五年、十年后回頭再看看,你會發(fā)現(xiàn):「哇,這些計畫真的對美國的單車運輸做出改變!
PB:1976年,你第一年在Trek工作,當時公司的威斯康辛「紅榖倉」工廠生產了近900臺手工焊接車架。回到2013年的今日,Trek同樣也在威斯康辛生產高端的手工碳纖車架。美制生產對你個人來說有什么重要性?過去幾年你有發(fā)現(xiàn)在美國生產是件簡單或是困難的任務?
我想這變得困難了,我們是唯一在美國這樣做的公司。其它公司都不在美國制造了。Cannondale沒有、Specialized沒有,只有Trek這樣做。這樣做很艱難,也很昂貴。但是我們這樣做是有原因的。第一,我們要做出全世界最好的車。如果你看Madone 7系列,Session、Speed Concept這些美制車架,他們都是完美的產品。在美國我們可以控制品質,因此可以做出最好的東西。第二是這邊是很好的學習環(huán)境。我們在美國、亞洲、德國都有生產,但是高端車架都是在美國生產,這讓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定位出所有價位區(qū)間的產品。PB:我想很多消費者都認同美制產品的品質,但是過去幾年間,海外品質以進步迅速,許多做出來的東西品管標準都已經可以與美國本土相比。對于過去幾年的轉變,堅持將碳纖車架留在美國生產,似乎是個成本很昂貴的決定?
喔,第一我們跟別人不同,全美國只有我們這樣做。第二是公司本身可以有很多學習機會。第三是有關Project One。Project One實在太棒了:顧客可以自行選擇零件,挑出喜歡的顏色,在兩周內我們就可以把車寄給你。我們想在未來將這個計劃擴張。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