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呱呱叫環(huán)華騎行日記】偶遇環(huán)華騎友
▲民俗文化館仿制鄂倫春族居住的斜仁柱,關(guān)閉中
1953年,國家為安置世代在深山老林游獵的鄂倫春族建立白銀納村,屬十八站鄂倫春族鄉(xiāng)。
村里人都知道孟淑卿家,年近八十的孟淑卿和女兒關(guān)愛民都是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項目鄂倫春族斜仁柱傳承人。她在自家的小院中建起了一棟用樹皮圍成的撮羅子,再現(xiàn)鄂倫春人曾經(jīng)的生活。這個涵蓋了鄂倫春族的樺樹皮文化、獸皮文化、狩獵文化的撮羅子,吸引了很多對鄂倫春文化感興趣的游客。
白銀納村附近有呼瑪畫山景區(qū)、呼瑪河口景區(qū)、冒煙山、吳八老島、迎門砬子景區(qū)、桃源峰水電站等旅游景點,有呼瑪大豆、呼瑪馬鈴薯、呼瑪老山芹、呼瑪細鱗鮭、呼瑪黑木耳、中國北極藍莓等特產(chǎn),有鄂倫春族摩蘇昆、鄂倫春族薩滿服飾、鄂倫春族傳統(tǒng)服飾、鄂倫春族薩滿祭祀、鄂倫春族剪紙、鄂倫春族薩滿舞等民俗文化。
▲鄉(xiāng)村婚禮
▲港真,我沒有在廣東見過這款汽水,有誰見過?
在村里小賣部吃冰棍休息了兩個多小時,今天行程輕松也不著急出發(fā),坐在里面聽進來買東西的鄰居和老板娘嘮嗑,這樣聽到信息量很大。
▲遇到騎友
萬萬沒想到啊,出來整整3個月,第一次遇到騎友,吃了一驚,當時我下坡,他上坡。我們停下來聊了一個多小時,站在路邊像跳舞似的,一刻也停不下來,一停下來就被牛虻咬。
原來小兄弟也是環(huán)華,20年4月出發(fā),比我早了2個月,和我路線剛好相反。他罵那個牛虻是畜生,笑不活了,我們交換了一下前面路況信息繼續(xù)出發(fā)。
最后一個下坡來到興華鄉(xiāng),被眼前這片農(nóng)田治愈,很久沒有見到視野這么開闊的地方了,微藍的天空和白云恰到好處。一對爺孫騎車向我走來,老爺爺看見我拍照笑得咧開嘴露出牙齒,我揮手跟他們說了聲“Hello”,他們笑得更開心了。
來到林場問能不能扎營,他們爽快答應,搭好帳篷去洗澡,他們的熱水器居然沒有熱水,那個水呀真是透心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