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呱呱叫環(huán)華騎行日記】每天都在躲避沙塵暴
公眾號“環(huán)華騎行呱呱叫”作者廣東江門出發(fā)女生單人單車環(huán)華騎行,這次繼續(xù)開始她第三階段的環(huán)華騎行,蘭州出發(fā),經(jīng)過銀川,內(nèi)蒙,東北三省,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回到廣東,接近10000公里,【呱呱叫環(huán)華騎行日記】記錄每天騎行所見所經(jīng)歷,美騎網(wǎng)每周三連載,歡迎關(guān)注支持。
2022年5月6日:牧民家~阿爾巴斯蘇木,40km;天氣陰:藍色大風預警,氣溫 3~19
2022年5月7~8日:爾巴斯蘇木躲風
▲6號騎行記錄
▲今天日出,周而復始
早上6點起來,半夜阿姨和大叔輪流出入門口,睡得不太安穩(wěn)。起來拿好東西出門,阿姨在旁邊房間窗戶看到我,隔著窗戶和她打招呼說“出發(fā)了”,她揮手跟我再見。
從他們家出來,外面大風不減,沙塵暴倒是停了,氣溫很低,冷得我直哆嗦。走去旁邊放牧草的鐵皮屋打算取了單車就出發(fā),看見大叔已經(jīng)在那里干活了,真早啊。
我的單車慘不忍睹,全是灰塵,也不打算清理了,這么大風,推出去自然就會被吹干凈。東邊日出照常升起,大風又把我勸退,我想再等等吧,晚一點等太陽高照也許風會小一點,在鐵皮屋里閑著也是閑著,大叔在忙活著拌草料給羊吃,我也去幫忙。
▲賣萌的羊
▲做早餐給羊吃
鐵皮屋里大叔先把草粒用水打濕,我?guī)兔τ描F鏟拌均勻,他把一個藍色塑料袋裝著的飼料倒在盆子里加入玉米粉粒,我問那個藍色袋子裝的是什么,他說是豆什么的,他跪在地上把豆渣似的的東西和玉米粒拌好再倒在草堆里,最后加入干草,攪拌均勻即可。平時會用機器攪拌,最近機器壞了才要人工攪,把這一堆草料弄好還挺累的。大叔用斗車把草料裝好推過去羊圈里,先把羊趕到一邊,把門關(guān)好,用掃帚把食槽里的沙子掃干凈接著把草料放進去,把羊放出來,好幾波一樣的操作,所有的羊都吃上早餐,這么一早上的活就做完了,花了2個小時,感覺羊就跟他們的孩子一樣。
鄂托克恐龍足跡保護區(qū)8點多,頂著逆風出發(fā),難頂。一個小時也就能走3公里,騎一會兒推一會兒,狂風吹耳朵有點耳鳴。到了十點多,風力似乎弱了一點,今天打算騎40公里到阿爾巴斯蘇木就好了,順便休息幾天緩一緩。
鄂托克旗發(fā)掘出距今約80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蜥腳類恐龍化石,從此在鄂托克建立起恐龍足跡遺址保護區(qū)和博物館,在阿爾巴斯蘇木的恐龍博物館關(guān)閉著。
阿爾巴斯絨山羊,鄂爾多斯荒漠草原的山羊品種,其羊絨光澤好潔白柔軟、纖維長、是山羊絨中的佼佼者,加工的羊絨衫很出名;其肉質(zhì)則是細嫩、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含量豐富、富含鐵,膽固醇含量低以及無膻味,鄂爾多斯路上到處是這個宣傳語“肉中人參,阿爾巴斯絨山羊”。
▲這里還是毛烏素荒漠邊緣
阿爾巴斯蘇木中午一點多來到阿爾巴斯蘇木,蘇木是內(nèi)蒙的行政分區(qū),和“鄉(xiāng)”差不多,分布在牧業(yè)地區(qū)。把車停在一家飯館前,還沒停好,老板已經(jīng)出來站在門口。他問我“要吃飯嗎?”“是的,這有啥吃?”“一個人不做,你上別的飯館去。”好牛啊,推著車再找下一家,這個飯店門口還站著另外兩個人,似乎也是被這個老板“趕”出來的。又來到一家飯店,老板說只有蓋飯和拉面,其他的炒菜不做,點了一個番茄炒蛋蓋澆飯,先去衛(wèi)生間洗臉刷牙,感覺太難受了,全身都是灰,這種難受相比起生理上的不適,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過不去。
▲午飯
公廁里的蒙古文洗干凈坐下喝了一杯熱水,感覺好了一些。吃飽飯去找住宿的地方,有不少空房子,但里面臟到無法落腳,地面上飼料、糞便還有死去的蝙蝠。鎮(zhèn)上有兩個店寫著有住宿,都沒人,隨意問了一下旁邊的飯店和便利店,倒是有提供住宿的,其中25元一晚,沒有廁所,要去鎮(zhèn)上的公廁,洗澡更是不用想了,老板一開始說沒有住宿,看我在街上逛了一會就過來帶我去看他們家的房間,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又找了一家15元一晚,洗澡另外給10元,方便多了,老板人也不錯,有求必應。這里除了住宿比較便宜,其他食物都貴,進內(nèi)蒙以來,蔬菜水果的物價基本都翻倍,沒啥選擇,店里的人態(tài)度也不好。
房間里面有五間床,挑了最里面的,這樣刮沙塵暴的話,沙子也沒那么容易刮到最里面去,老板說這里天天刮風,我說就是來躲風的,在這住兩天,天氣預報顯示大后天是順風。去洗了澡,把東西都洗了個遍總算舒服了。當天晚上毫無意外又刮起風沙,早早在躲進帳篷里,眼不見心不煩。休息的兩天,總看到老板的母親走來走去,喂雞摘菜,住在我隔壁。她看到我住進來也經(jīng)常進來和我嘮嗑。老奶奶今年八十,眼睛好耳朵也不聾,她進來看我的裝備,問我怎么做飯,氣罐多少錢一瓶,帳篷是第一次見,她打開瞄了一圈,自言自語說有墊子還有被子舒服得很。老奶奶經(jīng)常在門口拿著錘子把羊骨頭敲碎用來喂雞,一敲就是半天;她把摘好的野菜涼拌好,拿來給我,說這個用來拌面很好吃。晚上八點多她在燈光下縫衣服,我找她借針線來修補東西,針眼是最細的那種針,老奶奶可以不用輔助工具就直接穿線,她還說幫我穿線,她睡覺的地方就在爐灶旁邊,每天自己做飯吃。
除了和老奶奶嘮嗑,大多數(shù)時間呆在帳篷里,把簾子拉上里面就是我的一片小宇宙,躲著風沙也躲著喧囂。
2022年5月9日:阿爾巴斯蘇木 ~G109旁牧民家,100km;天氣晴:氣溫2~20
▲今日騎行記錄
早晨7點多老奶奶在門口敲羊骨頭,我跟她說拿個二維碼出來,把房費掃給她,她見我掃了55塊錢,就問一晚多少錢,我說15塊,她說以前都是收25塊錢的,我說你打電話問你兒子,他跟我是這么說的。
她開始打電話問兒子,是15一晚,然后跟我說“她不管這些,兒子說了算。”
老奶奶幫我把門推開,跟我說“下次還要再來玩啊”,我苦笑著心想不會再來了。
早上停水,想著出去吃泡面,那些店也都沒有熱水,吃了一個蘋果和香腸出發(fā),今天吹西南風2級,妥妥的順風。打算騎快點兩天趕到鄂爾多斯。
鄂托克旗烏蘭鎮(zhèn)中午一點騎了65公里來到鄂托克旗,感覺好餓好累,雙腿無力,以為只是餓了,趕緊去找飯店吃飯。這里大多是羊肉面大盤雞,還有各種連鎖店華萊士、炸串、麻辣燙,好一些店寫著休息幾天,估計還在放開齋節(jié)的假期,走了半小時還沒找到想吃的,最后進了一家牛肉面店點了番茄雞蛋蓋飯。
▲鄂托克市區(qū)
坐在店里似乎更加不舒服,也說不上哪里不舒服,等飯上來,吃了兩口就不想吃了。打包放在一邊,趴在桌上睡了一會兒,感覺有點發(fā)冷,犯困,無力,打算找個賓館住一晚,有些店寫著鄂爾多斯以外的需要48小時核酸,于是打消了這個念頭。出去外面買了瓶樂虎和脈動喝了,呆了一會兒感覺好了一些,我想是電解質(zhì)失衡加上拉肚子流失了水分和維生素的原因。
休息到下午三點多繼續(xù)出發(fā),感覺騎車比坐著舒服多了,今天目的地是木凱淖(nào)爾鎮(zhèn),還要騎60多公里,我看也有點懸。路上騎不快,遇到坡就推,還好今天不是逆風。下午6六點多,還有25公里才能到木凱淖爾,估計是到不了,感覺很累使不上勁。路邊不時會碰到牧民的房子, 判斷是漢族還是蒙古族的牧民,可以看門口有沒有一個用來祭祀用的臺子,從上海廟出來就發(fā)現(xiàn)了這個東西。臺子上有兩三個長矛,三叉戟的形狀,叫“蘇魯錠”,是蒙古的象征,戰(zhàn)神的標志。臺子插著飄揚的旗子叫“祿馬風旗”,蒙古語稱“黑莫勒”,意為“命運之馬”。鄂爾多斯蒙古族牧民家懸掛祿馬風旗這一習俗由來已久,蒙古族將其看作是吉祥、興旺的象征。每月農(nóng)歷初一十五,都要在祿馬風旗祭臺燃燒柏葉,就跟廣東人初一十五拜神燒紙一樣的意思。臺子鑲嵌的瓷磚也有講究,鑲駿馬又或者是其他吉祥的動物,旗子也要按顏色順序排列,每個顏色代表不同的意義。
▲蒙古族門口祭祀的臺子
來到這個蒙古族牧民家,也沒人,就坐在一旁等著,等了有半小時,一個女人開著車進來,車上有一個小女孩,應該是接放學回來了,問了能不能在這搭帳篷過一夜,她說可以,讓我在一個停車位搭帳篷。
搭好帳篷把中午打包的飯拿出來。吃兩口就吃不下了,躺在帳篷里還是有點不舒服,就這樣睡了過去。半夜風聲吹得鐵閘門響個不停,內(nèi)蒙這個風總有一天會把我逼瘋。
▲今晚扎營地
今日消費:番茄雞蛋蓋飯16,樂虎脈動10
責任編輯:今天也想粗去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