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久違了的老朋友 臺灣騎行日記(4)探索月世界地貌
騎游黨丹尼爾85后IT行業(yè)民工,熱愛騎行十余年,自我定位騎游黨,偶爾會在自行車和鐵三比賽打個醬油,樂于分享騎行過程中那些美好的人、事、風景和感悟。臺灣第三次重游,日記旨在分享臺灣現在的騎行環(huán)境,美騎網每周五連載。微信公眾號:丹尼爾的騎行日記,歡迎大家關注和支持。
D24 高雄龍虎塔
東南部的長途騎行歸來之后,第一個目的地是之前因為翻看高雄旅行攻略而勾起濃厚興趣的地方——龍虎塔。龍虎塔位于高雄市區(qū)北部的蓮池潭南側,是矗立于潭水之上的兩座孿生閣樓。
塔前各有龍虎塑像,左青龍,右白虎,游客可以由龍口進,虎口出,據說入龍吼出虎口可以消災減厄增吉祥。
看完龍虎塔,我沿著蓮池潭向北騎行,還看到了很多寺廟依潭而建,其中有孔廟、春秋閣、北極玄天上帝等。臺灣宗教廟宇眾多,香火旺盛,而一個小小的蓮池潭就匯聚了這么多的廟宇,看來是個有靈氣的地方。我的騎行裝備無法進入寺廟參觀,于是便以騎行者自己的方式——騎行環(huán)潭三圈,為自己和家人祈福。
D25 高雄港&駁二藝術特區(qū)
今天是大年夜,騎完一圈愛河自行車道之后來到了港口附近,人行道上滿是享受著春節(jié)假期悠閑散步的人們,遠處“山”字型的建筑就是高雄第一高樓——85大樓。
高雄港是臺灣最大的港口,曾長期位居世界貨柜吞吐量第三大港,僅次于香港與新加坡。雖然高雄港近年來的吞吐量有所下降,但遠處巨大的牌樓還是很氣派。
駁二藝術特區(qū)的標志性雕塑,正反面都一樣的碼頭工人,他身上寫的是繁體字“愛”的筆劃。
再往前騎來到了一個鋪滿鐵軌的巨大草坪,應該是由舊火車站改建而來的。
一心,二圣,三多,四維,五福,六合,七賢,八德,九如,十全是高雄市區(qū)核心區(qū)域由南向北十條主干道的名稱,都有各自的含義和典故,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
高雄港的落日,海的對面是高雄著名的風景區(qū)——旗津半島。
D26 田寮月世界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給自己選了一個特別的目的地—朋友推薦的“月世界”,位于高雄市區(qū)東北部的田寮區(qū),因特別的地貌特點類似月球表面而得名。騎著車去探索一些未知的地方,總能給人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體驗。
作為在線地圖的鼻祖,google map基本覆蓋了全球的大部分地區(qū),然而google的導航比起大陸的高德和百度地圖其實做的很一般。前兩天在電視上報道了一名司機因為盲目聽從google map的導航開到對象車道上逆行撞死摩托車騎手的新聞,讓人扼腕嘆息。果不其然,跟著google的導航我先是走了一條遠路,然后似乎是老美喜歡給騎行者“另辟蹊徑”,聽從導航我又進入了一條田間的碎石小路,雖然騎小路確實別有風味,但也很容易走進死胡同。
回到大路騎行一段之后遇到了照片中這位小哥,聊天過程中得知小哥也是從高雄市區(qū)出發(fā),目的地是去旗山區(qū),我告訴他我的目的地是去田寮月世界,小哥推薦了我一條爬山的線路,我欣然接受。分別之前我善意的從專業(yè)角度提了可以適當抬高坐墊高度的意見之后,給小哥拍了張照片留作紀念。
中寮山海拔不高,熬過一開始那段比較陡的爬坡之后不久就登頂了,向下俯瞰,山間裸露的巖石在經年累月強烈侵蝕作用下形成泥巖,因為透水性低且十分疏松,植物不易在泥巖上生長而形成類似月球表面的獨特景觀。
臺灣位于地殼不穩(wěn)定,造山運動頻繁的板塊交界處,除了地震之外,很容易產生月世界這樣的地形。
作為一片未被開發(fā)的區(qū)域,這里人煙稀少,沒有什么可以補給的地方。臨近中午,我只能下山尋找吃午飯的地方。
騎了半小時我來到山下的一個鎮(zhèn)子,過年期間餐館都關門了,不過還好臺灣的7-11便利店里各種便當的種類非常豐富,是騎車人最可靠的補給站。今天初步體驗了一下這片名為“月世界”的獨特地區(qū),相信還有更多“奇觀”可以留到下次再來這里探索。
未完待續(xù)……
責任編輯:四棟二樓奶咖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