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一個人的春運 新手小白的騎車回家挑戰(zhàn)
編者按:每一年美騎小伙伴都會有選擇騎自行車回家過年的傳統(tǒng),一年一度的“自行車上的春運”如期而至,今年我們的美騎影像小哥騎著他心愛的Bianchi踏上了歸家之路,雖然不長但一路景色很美,下面一起來看看他的歸家之路。
我是美騎的攝像師白色豬肉粥,在19年3月進入美騎工作后才開始慢慢喜歡上自行車,剛開始是騎同事的車體驗一下,去年在美騎網(wǎng)看到同事科隊《一個人的春運我選擇騎車回家》的文章后,讓我這個才開始接觸自行車的菜鳥也蠢蠢欲動,從那以后我開始每天晚上下班都去騎車訓練自己的體能,每天晚上20公里到40公里左右,每晚六點下班都騎到晚上十點多才回家。在美騎你會有一個好處就是,你總是不缺喜歡騎車和陪你騎車的人。
前期準備
我家離廣州不是很遠,介于清遠市最北和英德市最南之間的一個小鎮(zhèn)上,回家的路程只有126公里。
但是對于我一個剛?cè)肟拥牟锁B來說,已經(jīng)算是一個長途了。而且126公里前40公里在市區(qū),后三十公里在240國道,中間又是路不太好走的鄉(xiāng)道,只有這段十多公里的王子山森林公園的瀝青路最適合騎車。因為我并沒有隊長那種另辟蹊徑?jīng)]路找路的能力,所以這條常規(guī)的回家路線可以說并不是特別好玩(和隊長出去騎車要小心,你并不知道他會帶你走什么樣的爛路,有次和他晚上七點黑麻麻的在山里的亂石路差點出不來)。
我的車是去年才組出來的,19年騎的還是公司的車,因為剛開始騎車,又很喜歡白色,機緣巧合下入手了這個白色的bianchi,現(xiàn)在這款車架基本看不到了,也不知道說老還是說它經(jīng)典(后面還換成了后飄坐管所以騎久了腰受不了,就臨時把它180度反過來了,邪教哈哈)。很多零件都是公司同事幫我選的,再加上自己的一點喜好改了一下。
因為這條路是第二次騎已經(jīng)有點經(jīng)驗,路程有點短,所以不需要帶這么多東西。衣服提前寄回家里,只需要輕裝上陣,帶上一個BETO的便攜式打氣筒和基礎(chǔ)維修工具,以備不時之需。換了兩條新的管胎剩下的交給天意,幸好一路上都沒有爆胎(一個水壺,一個工具罐和車尾包。工具罐和尾包裝的都是運動相機攝影器材,作為一個攝影師,出門隨身帶著攝影工具是基本操作了。順帶提一嘴,帶的運動相機是款新品會在近期發(fā)布,敬請關(guān)注美騎B站官方號)。
正式上路早上八點出門,到公司樓下吃個腸粉和樓下幾家店的老板說了新年快樂道別之后就開始回家之路。
在市區(qū)的路占了整個路程的三分之一,沒什么爬坡基本都是平路,雖然沒什么難度,但市區(qū)里車來車往的,一定要戴好頭盔,也沒什么風景可看,只想盡快的遠離市區(qū)的灰塵和灑水車。
剛出市區(qū)沒多久,幾十公里的體能消耗有點餓了,所以稍作休息吃兩根火腿腸臨時補給?吹接袔讉大叔在釣魚,看了沒多久就中魚了,作為一個釣魚愛好者,不知不覺看了半個小時才反應過來自己是在回家的路上。
▲終于要開始進入山里面了,這也是整個路程最好玩最好騎的一段了
我比較喜歡在這種路上騎車,可以遠離城市,灰塵和車流。盡情享受騎行的樂趣。吸取去年沒有補充水就在山里“莽騎”三十公里的慘痛教訓——又渴又餓,山里更沒有商店,一度令人絕望。所以這次我在進山前已經(jīng)把水壺灌滿,能量補給也準備充足。
藍天白云,天氣微涼,真的很舒服,但是要做好防曬,別以為冬天就曬不黑了。在廣東,沒有冬天,只有夏天。
說它短也是真的短,剛開始就結(jié)束了,因為要往清遠方向騎,所以要提前離開王子山森林公園往源潭鎮(zhèn)方向出去
進入源潭鎮(zhèn),后面就是鄉(xiāng)道了,雖然是水泥路,但是路況不是特別好,各種沙石和坑坑洼洼。管胎用戶的痛,一路祈禱千萬不要爆胎,已經(jīng)做好爆胎叫貨拉拉的打算了,但這鬼地方都不一定有貨拉拉。
也許是鄉(xiāng)道過于顛簸,騎到半路就發(fā)現(xiàn)頭管有點松了,但是我每次騎車都會帶上一個便攜工具和一個打氣筒,工具和打氣筒都是BETO的,小巧可靠。不得不說BETO的工具質(zhì)量還是很OK的,內(nèi)六角基本涵蓋了自行車所需的全部螺絲規(guī)格,從后撥微調(diào)小螺絲,到把立剎把座管夾都能用。在美騎工作久了,每天耳濡目染,自己也學會一些簡單的修理,而且不需要自己認真挑選裝備,問一聲同事,推薦給你的就是最好用的。
不打無準備之仗,即使是短短的百十公里也不能掉以輕心。其實我更喜歡帶出來的這個便攜氣筒,足夠小巧,精致的外觀和我的白色愛車很搭配,EZ雙頭氣嘴對我這個小白新手來說也十分方便,因為我根本不用擔心扳手鎖不緊,也不擔心它會漏氣,單手施力下壓鎖固,接著輕松打氣,之前跟朋友一起出門騎游,這個小氣筒可是救了不少半路爆胎的“倒霉蛋”,因此我出門都會帶上它。
好了繼續(xù)上路
山里竟然有一列老式火車,想下去拍點照片,但是時間比較緊,就遠處拍兩張吧!
終于到了鎮(zhèn)上面,因為出了鎮(zhèn)上就是剩下路程的最后一段33公里的國道,也是最危險最不好走的一段路。
國道大車多車速快,比較危險,還是好好騎車要緊,所以我沒怎么拍照,在離目的地還有13公里的時候拍了幾張。
240國道幾乎全程都是沿著北江而上的,所以國道兩邊的風景還是很漂亮的,加上天氣非常好,天很藍水很清澈。在廣州看多了高樓大廈,看慣了霧霾浮塵下的繁華,煩透了喧囂的擁擠,鋼筋水泥森林壓得人喘不過來氣,好在回到家里心里都會不一樣,有時候幸福就是這么簡單。
可能是離目的地不遠了,越騎越起勁。已經(jīng)在沒有在山里的疲憊感,越靠近家的方向,內(nèi)心越發(fā)堅定。
從出發(fā)到到達一共騎了五個小時半小時多點,如果算上停下來的時候,在路上一共花了9個小時。騎得比較慢,真正的休閑騎,畢竟是菜鳥新手嘛。
整體來說路程比較短,肯定比不上那些日行300公里的大神,但主要還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為什么要騎車回家。首先是肯定會是自己喜歡騎車啦,其次就是在外工作一年,每天固定的上下班生活難免會有點枯燥。所以在年末給自己一個目標,帶著放假過年的喜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回家。不用擔心很累明天或者后天又要工作。拋開這一年的煩惱,享受一路上的人和風景,收獲一路的快樂,我覺得這才是我騎車回家的意義。
Ps:騎車回家有個很尷尬的事情,就是親戚會問你:“你是不是沒錢才騎車回家。俊边@你咋回答!
最后放一些黎溪鎮(zhèn)的照片吧,沿路的風景還是很棒的。
一個人騎行在路上經(jīng)常會有新的感悟。這一次騎車回家讓我明白:有時候幸福并不是轉(zhuǎn)瞬即逝的瞬間,而是一種平平靜靜的持久狀態(tài)。就如同這寧靜的田野,靜流的湖水,它本身沒有值得令人激動的地方,但它是回家的方向,歸途的一草一木都令我心生歡喜。
責任編輯:KzMe
是是是,全車大品牌,碳輪組不說,坐墊還前推,是是是,你是新手萌新。就是你造的“休閑騎”謠吧?
+1
24大品牌就不能是小白了嗎?什么邏輯
+1
22雖然沒有惡意。但你瞧瞧他的套件配的什么夾器?新手會知道SRAM夾器不行?再看坐桿換成什么樣了?反裝后飄坐桿,他還是美騎里面工作的,不會沒有其他編輯說過他膝蓋不能超中軸,不會不知道坐墊前推意味著什么,只有兩種可能要么是功率大腿膝蓋完全沒問題要的就是發(fā)力,要么計時賽玩慣了休息把抓多了,我只能說這編輯萌新是絕對不可能是萌新的,最多算是長途萌新,知識儲備甚至是大腿絕對不是,至少以我的標準不是
+1
22說錯了,是不能超鎖踏軸心。。另外還有很多細節(jié)能體現(xiàn)車主絕對不是剛?cè)腴T的萌新。如果你有異議,那可能是我們對萌新的定義不一樣。
+1
22bianchi
+1
22好想跟樓主一起騎一段大平路
+1
22但是我更菜
+1
22怕被拉bao
+1
22不穿衣服的休閑騎
+1
22管胎長途謎一樣的操作,其實后備方案就是出問題了就用貨拉拉去最近的車店對吧?不過我也聽說過兩百四十多公里內(nèi)外胎沒事的。
一百多公里算啥長途,也就是個單次騎行,而且管胎哪有那么容易扎,我管胎最長的騎了8000公里,包括格蘭芬多環(huán)臺灣爬武嶺這種真正的長途,從石頭路到雨騎都有,一點事沒有。職業(yè)Pro也是管胎,你見比賽里動不動就扎胎了?還有,即使管胎扎胎了,補胎液灌進去就跟新的一樣,補胎液補不了的那種你開口也是得換外胎,一樣沒法騎。2021年了,能不能別再以訛傳訛了
+1
24“你是不是沒錢才騎車回家?”這你咋回答?來我教你,告訴他,最近缺乏鍛煉,所以我騎車回來的。我的車過兩天我的司機給我開過來。
+1
23管胎騎個小長途也是真的心大,出遠門走爛路必定開口胎
+1
22作者是美騎的員工么? 美騎的小編審稿不嚴啊,比如這句話是不通順的:“因為我并沒有隊長那種另辟蹊徑?jīng)]路找路的能力”。建議修改為:“因為我并沒有隊長那種另辟蹊徑的找路能力”。
+1
22sorry,是我看錯了。原文很通順。我收回上面的謬論
+1
22今天很休閑的啦!拐個彎就到那種,不知道騙了多少人。
+1
22小哥是個詩人
+1
22廣州美騎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