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斜穿那曲-阿里之旅(1)那些只有深入荒野才會明白的事
美騎編輯按:美騎網(wǎng)之前就刊載了美騎車友白宇的阿里北線游記《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系列,本次,他為我們帶來了那曲-阿里大斜線的斜穿之旅,每周三更新,歡迎關(guān)注、評論、分享。
▲那曲
“我瞥見幽深的黎明
我看到古老的昨天
看到我不能領(lǐng)悟的一切
我感到宇宙正在流動
在荒野和我之間”
喜歡阿多 尼斯 的這首詩,只不過把最后一句“你的眼睛”改成了“荒野”。
回到北京之后跟小伙伴們?nèi)フ缇起^喝了一場,點點問我:“是不是有種人會像候鳥一樣,在城市和荒野之間的遷徙?”
▲當穹錯
▲阿里
我覺得這個問題或許道出了身邊諸多年輕人喜歡旅行的原因:在“此”與“彼”之前的游走。
我也是一樣的,只不過我會走得更野性一些,城市里待久了,有時候會忘記這個世界本身的模樣。我讓自己遠離習以為常的生活,去發(fā)現(xiàn)那些只有深入荒野中才會明白的事~~~
▲扎布耶茶卡
▲當穹錯
回想過去所有的日子,有一些是跳出生活里的尋常軌跡去體驗另一種角色扮演, 比如 大學時候去部隊軍訓的一個月, 比如 畢業(yè)之后去支教的一個暑假, 比如 Gap Year旅行的那20個月……
盡管這只是一種淺嘗輒止:畢竟我并沒有去當兵,沒有去當偏遠山區(qū)當鄉(xiāng)村教師,也沒有一直在路上讓旅居成為日常。
不過,即便是淺嘗,也足夠特殊而值得銘記。
這次騎行荒野的時光也是這樣,我一共在西藏騎行了5次,累積6600多公里吧,但只有三年前的阿里北線和這次的那曲-阿里大斜線,算是小小的into the wild體驗。
那與平日城市生活,或者普通的外出旅行,是截然不同的心境。
▲扎日南木錯
藏北荒原,它既不猙獰,也不神氣,它有著自己的作息和脾氣,然后不經(jīng)意地透過自行車車輪,把你的力量和意志一點點磨耗干凈。
平均海拔4850,從雙湖縣到帕江鄉(xiāng),騎行斜穿那曲-阿里是怎樣一種體驗?我只想說,高海拔的荒野里幾乎什么都沒有,只有你自己,以及最坦誠的自我審視。
一錯再錯的風光固然讓眼睛和快門剎那驚艷,但大多數(shù)的時光,那里什么都沒有。
最多只是耳畔呼嘯的風聲,起伏地表上簡陋粗曠的線條,白花花的天際線上晃動的水氣折射的色塊。
▲當惹雍錯
▲甲熱布錯
我甚至連耳機都懶得戴,這樣子便可以完全不被打擾地去體驗和思考每一分每一秒的生命時光。
荒原的孤獨,原始與野性會讓感官變得敏銳,所有的情緒都會被放大,所有的想法都那么赤裸。
我每天24小時處于這樣一種心情的輪回之中——躊躇,憤怒,懷疑,焦慮,放空,舒適,愜意.......
反復(fù)循環(huán)......
【躊躇】
早晨起床的時候情緒還沒有完全蘇醒,麻木地吃著早飯,打包收拾著行李,計算一下今天大概要騎多遠,中途可以在哪里休息等等。
鐵人總會說:“希望今天的路好一些,路過的村子里可以有熱水泡面吃。”我則總是先做最壞打算,因為現(xiàn)實總是可以更壞。
【憤怒】
出發(fā)之后,便是對體力的考驗,更是對心性的磨礪。
藏北這片大地總是毫不留情,爛路,逆風都讓騎車旅行這件事變得更加艱難,這樣持續(xù)的艱難會讓人喪失耐心,繼而煩躁和憤怒。
我平均每天都會產(chǎn)生一千零一次——“我是不是腦子有。俊钡哪铑^,而無論是白花花的陽光還是黑壓壓的烏云密布都會加劇這種憤怒情緒。
【懷疑】
繼而“升華”到懷疑,懷疑單車旅行的意義,如果騎車旅行大部分時間是在忍受而非享受,那么我得好好反思為什么要做這么一件無謂之事,甚至會全盤否定這次騎旅——如果說騎行阿里北線是證明自己堅毅的話,那這次那曲-阿里大斜線的騎行只是證明自己的愚蠢。
這些路,尤其是扎日納木錯湖盆的碎石,沙地,沼澤,根本就不適合騎自行車,要么陷入松軟的地表踩不動車腳踏,要么在堅硬的搓板亂石上顛得所有零件和行李都在叮呤咣當。
【焦慮】
憤怒和懷疑并不會一直持久,只是一陣一陣的,相比之下焦慮的心情最為噬人。
大多數(shù)時候行進的速度不足10km/h,甚至比我跑步的配速還慢!每天都會算著,下午四點前得到哪里哪里休息吃東西,最晚五點前得到哪里哪里,然后再騎多少公里到哪里哪里,萬一實在不行還得趕一下夜路。
這種感覺就像是每天都被KPI和deadline扼住,渾身不爽。
【放空】
一般當天行程過半之后,焦慮得到緩解,心情也漸漸放空。路餐補充完食物之后,繼續(xù)啟程時點上一支煙深吸一口,煩惱煙消云散。
我不再總是低頭看車輪下的坎坷,更多的時不時抬頭望一眼遠方的清澈,幻想著自己是戰(zhàn)士,是探險者,是吟游詩人。
【舒適】
傍晚的陽光漸漸將影子拉長,空氣漸冷,這時若是看見遠處有牧民人家可以去借宿時,便忽然有了倦鳥歸巢一般的暖意,尤其是看見牧民家屋頂?shù)臒焽栾h著煙,更是幸福感爆炸,煙火氣息便是重回人間。
即便是只剩荒野,我們也可以搭上帳篷,燒上熱水,吃完一頓簡單熱乎的晚餐,抬頭看明晃晃的水波星空,以及流星劃過的燦爛。
【愜意】
最愜意的時光還是鉆進溫暖的睡袋,開兩罐啤酒,看著macbook air筆記本里放的電影或者紀錄片,聊著對未來的旅行期待。
帳外風聲呼嘯或者風雪肆虐,都會更加襯托此時此刻方寸之間的心安,似乎一天的辛勞都為了此時詩意......
我曾跟朋友比喻這是怎樣的感受:“你日復(fù)一日的饕餮盛宴,都比不上餓了三天三夜之后的一碗青菜豆腐湯!
可是正常人誰沒事會去餓自己三天三夜呢?
未完待續(xù)……
責任編輯:蝦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