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大橫斷騎行日記連載14】進入河谷密林,仿如走進了迷宮
MJ和朋友一起跑“野路”,秉著面前從不會有康莊大道,所謂越野越快樂,大橫斷一路騎行。每周五美騎網(wǎng)固定更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段騎妙之旅吧。歡迎點贊、評論和轉發(fā)。
作者簡介:黎孟君(MJ),環(huán)球騎行的逐夢者,狂熱的戶外運動愛好者,廣東攀巖運動發(fā)起人,資深戶外導師(探洞、峽谷溪降、徒步、獨木舟旅行等)。
2019年9月28日,星期六,晴夜間有小雨德格縣城-八邦鄉(xiāng),53.75km
埡口18:4604m
車子和衣物都洗得干干凈凈,人也得到很好的休息,是時候出發(fā)了!嗯,還漏了一個東西要買,就是搞一雙工程用的防水勞保手套,因為我丟了一只騎行用的防水全指手套,現(xiàn)在早晚的氣溫低,還是保護一下好一點!
5塊錢一雙,我特意剪了個洞在食指尖的位置。后來又在拇指端再剪一個,是方便不用脫手套直接能觸屏手機。
要去八邦鄉(xiāng)有條近路,不過就得翻座高山,埡口海拔4604米。起初不以為然,料想30多公里的近路不會太痛苦!卻忽略了這海拔高度的變化,最陡的爬升是8公里路上升890米,那個是蹬得口吐白沫,雙眼發(fā)黑的節(jié)奏!
先說些開心的事,中午時分,正準備拿出干糧在路旁樹蔭下吃。恰好停在一戶藏族人家門前,主人見到我們便邀入屋喝茶。恭敬不如從命,把車推到院子里停下。這家的房子很漂亮(其實整個村莊的房子都一樣漂亮),標準的“崩空”式木結構藏族民居,院子里種滿了各色花草。步入屋內,都是木質結構,家具都是厚實的藏式木制桌椅。
男主人已經(jīng)50多歲,但看上去只有40多的樣子,山好、水好、人自然活得年輕。他們村已屬于農耕的藏族村落,雖然山上還有些牛羊。拉家常時得知他們有5個孩子,清一色是女孩,真的是岳父命。主人為我們準備了糌粑和酸奶,兩樣東西都是加糖更好吃。飯后不敢久留,一是前路甚遠還要翻埡口得抓緊時間,二是怕成為入贅女婿!
▲種滿美麗的格;ǖ脑鹤
▲“崩空”式藏族民居
▲被款待的威哥,他已經(jīng)能熟練吃糌粑了,雖然不喜歡吃
騎了近10公里的上坡,水泥路終止在血呷村二組(海拔3663m),然后就是坡度更陡的碎石土路,再騎行9公里才抵達海拔4604m的埡口,那時已近下午7點,看來要摸黑下山了。穿過一片森林,在晚上8點左右抵達八邦鄉(xiāng)和平旅館(扎西飯館)。
想不到的是這深山里的小鄉(xiāng)旅館居然是定點旅游接待單位,換言之就是可以接待外賓的旅館?磥磉@八邦鄉(xiāng)還是有點東西可看的地方。
問了老板才知道鄉(xiāng)上的八邦寺遠近聞名,僧侶眾多,值得一看!明天再說吧,今天都累壞了,爬坡累,下坡也不輕松。
▲S形盤山路直指埡口
▲同樣的S形山路,大量的發(fā)夾彎,不敢沖太快
2019年9月29日,星期天,雨夾雪
八邦鄉(xiāng)-達馬鄉(xiāng),23.71km
埡口19:4512m
入鄉(xiāng)隨俗,嘗試了一下藏式座廁。這種由4塊板做成的如廁器具,兩側一高一低的兩塊板,中間兩塊立起來的板,糞便就從這中間的兩塊板之間直接投到樓下。通常藏廁是不在房子里面的,是獨立修一個木板的房子貼在主樓邊上。如果要在不同樓層都修建廁所,必須交錯開,否則無法完成直接投彈的任務!
大概的結構和造型介紹完了,現(xiàn)在說說我的如廁感受吧!我特意問了旅館的老板(藏人)該如何個蹲法?
他說跨坐在兩塊立板之上,至于兩側高低板并無特別,所以你面向哪一邊都可以,那是擋住激射而出的尿尿之用的。聽明白了使用方法之后,我大踏步走進這個樓外小木房,可惜鎖在門外,門只能虛掩!唯有留意門外動靜,有人來就咳嗽一聲以示有人,或者大方笑臉相迎道句“扎西德勒”。久居都市自然愛干凈,先鋪上兩張紙在立板的上邊,算清楚位置才坐下去,因為兩塊立板的間距很窄,不像馬桶有個大洞。一切就緒,發(fā)現(xiàn)自己屁股尖而無肉,兩個骨頭剛好抵住立板的邊,坐不穩(wěn),要靠小腿發(fā)力穩(wěn)住身體不至于左搖右擺,雙手前臂枕在大腿上,身子不能彎曲,否則后背的衣物就會沾到高的那塊側板上,誰知道多少男同志站著對它尿過。
低頭看往地下(這里是二樓),有流水經(jīng)過,米田共從高空投下之后瞬間摔碎,流水輕輕地將它帶走不留痕跡……咦?有個紫色殼的手機正趴在地上,估計是某個愛玩手機的人如廁時掉落的,引以為鑒!
▲懸空外掛的藏廁藏式坐便器別人的手機
剛離開八邦鄉(xiāng)就開始土路(因為走了一條小路),隨著海拔提升,路徑也越來越小,不多久就開始Single track,但這是在爬坡,盡力保持平衡不用蹬多久就累得氣喘吁吁要下車休息。
阿威只要一開始推就很難再騎上,推車的速度只有2~2.5公里/小時。特別是在通過了一個小山門的地方,路就沿著山坡直插到山頂,坡度之大一看就令人生畏,更可況還是碎石滿布的路面狀況,一塊石頭彈起后輪打滑就失速,只能推了!阿威是高反還是平常缺乏鍛煉不得而知,反正與我拉開很長的距離。
我自己就制定推行計劃:推50步,休息20個呼吸,再推50步,然后休息20個呼吸,如此循環(huán)……推了6、7個循環(huán)后,發(fā)現(xiàn)力有不逮,20個呼吸也不能平復喘息及過快的心跳,只能減量增加休息時間(推30步,休息30個呼吸);仡^一看,阿威已離我有100多米遠,再回頭,已離200米,再再回頭已看不到他了!
▲開始時還是一條像樣的土路
▲溪邊的泥路
▲進入山谷腹地,路徑似有若無
▲進入河谷中的密林,仿如走進了迷宮
▲經(jīng)常要涉水,每次要脫掉鞋襪過溪明顯太耗時間,后來就直接淌過去
▲有些地方有搭獨木橋,但人車同渡也得非常小心
▲林深之處全憑多年戶外探險經(jīng)驗覓出前行路徑
越近埡口(遠遠能看到,但望山跑死馬),天色越陰沉,不多時還下起了小雨,隨后干脆飄起了雪花!我這人喜歡探索,希望盡快求證前路,希望明確目標,所以剛喘過氣來就迫不及待繼續(xù)往上推,故此與阿威越拉越遠。
咬著牙推幾步,特別在停下來休息時覺得身體快虛脫了,后枕一股涼意,有些害怕頭腦供血不足而引起暈厥,但這荒山野嶺沒有人可以幫到你,只有靠自己頑強的意志力去堅持,一步一步熬到埡口,然后就可以下坡,不再要推車了,心里只能不斷這樣安慰自己。
▲這就是上文提及的小山門位置,極陡的陡坡從此開始
只是天氣不好,時間又一分一秒地流逝,我可不愿在山上露營,那肯定是個不眠的凍雨夜!但阿威卻還不見蹤影(急也沒用,他實在沒力氣)。離埡口不到1公里,雪越下越大,打到臉上生疼,也不顧得添衣保暖,只是張大口拼命呼吸這只有平原地區(qū)50%不到的氧氣,希望盡快爬上埡口,那是一個心理關口。
終于在下午四點我推到了埡口,循例拍照,然后馬上找出抓絨穿上,再把沖鋒衣褲套上,因為不知道要在這海拔4511米的埡口等阿威多久。其實在埡口等人不是個好主意,但他又不認識路而且還是野外新手,萬不可丟下他先行下山去。
時間并沒有飛逝,等阿威的50分鐘顯得格外漫長,小雪、中雪都輪番上陣了好幾趟。我像動物園里關著的狼一樣,不安地來回走來走去,不時朝阿威來的方向走下去,遙望不見人又喘著粗氣走回到埡口,然后又朝下山的方向走去觀察一下下山的路徑,因為這迷霧中小路若有似無,一不留神就走錯了。
我們在時間上可耽擱不起,這里的日落時間是19:18,而且下山后還得沿著山溝走上一段才能到公路上的達馬鄉(xiāng)。
▲雪片紛飛,終于熬到阿威上來,我也不容易啊
在等阿威時我換上了防水襪,因為之前在溪谷穿行時把鞋襪都弄濕了。說來也真是天意弄人,一路過溪都還是挺小心的,想盡各種辦法盡力不弄濕鞋襪(挑淺水的地方過、踏著露出水面的石頭蹦跳著過、脫去鞋襪光腳過、一人先過然后兩人傳遞單車過……)后來阿威干脆換上涼鞋,因為路就在溪流上左穿右插,直接趟過去最實在!
我由于只有拖鞋,在崎嶇的山路上騎行實不方便就不換上了,涼鞋早在甘肅卓尼的大峪溝下坡狂奔時顛飛了。在過一處小溪時,叫阿威幫我接一下車頭,我再縱身躍過即可,誰知道那小子用力一拉,我還未及準備,身子一失平衡,一手一腳就落入溪中,所以就濕了一只腳的鞋襪和一只手套。
到了一處小溪旁,我頓生豪氣,不用阿威幫我趟水推車,直接趟水而過。因為覺得后面趟水的機會還很多,豈料從此就離開溪流往山上的埡口坡地去了!不過在埡口換上防水襪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下山后的路(不對,是沒有路)有一段是沼澤地,鞋襪怎么都會濕,幸虧穿了防水襪保住了腳掌的溫度!
▲風雪交加中的埡口,海拔4512m,前路茫茫
下山了,那路真心的爛,換個說法應該是一條牧道或適合徒步的小徑。我們開始沖了不到一公里,實在太崎嶇,一不小心就被石頭彈飛,我跟阿威各摔了一跤,阿威都摔出去了!
我倆學乖了,遇到太崎嶇的石頭路就下車推唄。一不留神,我們就順著明顯的小道上了山坡,越騎越不對勁,離山溝溝底的溪流越來越遠,于是我跟阿威分頭找下坡的路。摸到谷底發(fā)現(xiàn)沒有任何路徑可循,荒野推行開始了,那是沿著溪流邊的沼澤地走,深一腳淺一腳,襪子雖然不進水,但咯吱咯吱的聲音和冰涼的感覺還是不好受
!不過那時天慢慢黑下來了,一切的感覺都變得遲鈍了,只是機械式地邁開腿、推著車,一心想著能早點推到大路上,吃上頓熱飯、洗個熱水澡,此愿足矣!
▲荒野出現(xiàn)在下山的一側,并不像有當?shù)啬撩駮T摩托到這里
▲徒步都得小心翼翼的小徑,我們還得推著單車,佩服當時的自己
▲下達河谷底部,涉足真正的荒野,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進沼澤地。
終于天全黑了,阿威開著電池燈,我懶得找出頭燈,只是打開發(fā)電前燈跟在他身后。因為推行速度太慢,前燈忽明忽暗,只能勉強看清腳下的路!幸虧基本上都是下坡,推起來不困難,只是要手捏剎車,拖著閘往下走。
幸虧到20:10左右,推過了一座鋪了泥巴的小木橋,經(jīng)驗告訴我之后的路應該鋪裝得好一點,應該可以騎行了,就算在天黑下坡的山路上。我的發(fā)電前燈在騎行時會發(fā)出穩(wěn)定的照明亮度,下坡速度快的話更亮。
總算在一個拐彎處看到人類文明的電燈,而且是一排燈光像是一座大牌樓,我對阿威喊道那里應該就是鄉(xiāng)上的燈光,我們重回人間了!
▲黑夜中的指路明燈
那燈光原來是達馬鄉(xiāng)山坡上的宗薩寺,也算是佛家給我們的指路明燈了!夜宿鄉(xiāng)上的雪域風馬旅館,100塊錢的藏式雙人間(大床非藏式木床),提供的公共洗手間本安了一個海爾電熱水器,結果是沒水的,連刷牙都成問題!他家的帶衛(wèi)浴標間要180元,我們覺得不值當,所以就雙雙“腌咸蛋”和衣而臥了!
未完待續(xù)......
延伸閱讀:
【大橫斷騎行日記1】走經(jīng)典徒步路線 坎坷沿路推車
美騎網(wǎng)長期征集優(yōu)質騎行游記投稿,歡迎各位作者大大掃碼添加“美騎小七”微信,進行詳細溝通。
責任編輯:Syl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