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大橫斷騎行日記11】赤腳渡冰冷湍急的小溪
MJ和朋友一起跑“野路”,秉著面前從不會有康莊大道,所謂越野越快樂,大橫斷一路騎行。每周五美騎網(wǎng)固定更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段騎妙之旅吧。歡迎點贊、評論和轉(zhuǎn)發(fā)。
作者簡介:黎孟君(MJ),環(huán)球騎行的逐夢者,狂熱的戶外運動愛好者,廣東攀巖運動發(fā)起人,資深戶外導(dǎo)師(探洞、峽谷溪降、徒步、獨木舟旅行等)。
2019年9月19日,多云轉(zhuǎn)晴,夜間大雨
茶扎鄉(xiāng)木通村(合親蒙塘)休息
說好要走的,吃完早飯,媽媽和大女兒極力挽留,還說今天天氣不好,不如留在村里,順道帶我們到四周走走。吃人的嘴軟,住人的腿酸,實在不想走了。好吧!與阿威商議不如在村里轉(zhuǎn)上一圈,看看木通寺,大概中午左右回來,然后再前往中扎科鄉(xiāng)不遲。
▲漫山遍野的藍色野花
▲帶著我們穿越茂密的松林
女兒作為向?qū)葞覀兊胶竺娴拇笊狡律献饕挥[眾山小的觀光,確實漂亮,漫山遍野盛開著藍色的小野花(像喇叭花),秋天還是綠草如茵,山上也十分安靜(沒有人在放牧),與之前看到的牧場不同。
翻過山梁她帶我們穿進一片松樹林,里面又是一個別樣的世界,厚厚的松針、松果,濕漉漉長滿了地衣的土壤。離開松林已是山腳,面前有條湍急的溪流。
帶路時已覺得女兒是個女漢子,此時更是表露無遺。原來她來到溪邊,先是卷起褲腿(鞋襪都不脫),然后雙手往后一飛,叫了一聲:“上來,我背你過去!”當時我正在拍視頻,阿威忙擺手,然后試探著涉水過溪(他穿著涼鞋)。
過去后阿威喊話過來,水很涼,腳快凍麻了!女兒見阿威過去了,還在等著背我。我當然不能讓女孩子背過河,只好脫去鞋襪,準備赤腳渡溪。女兒見狀只好自己過去了,三兩步就到對岸了。
一腳入水不算太冰,還能接受,但腳下石頭又滑又擱,所以步伐只能放緩。走到溪流中間時,雙腳已發(fā)麻,且水快到膝蓋,水的沖力也大,但此時沒有人能幫到我,唯有咬牙堅持,終于沒有跌入水中平安登岸,阿彌陀佛!
回到小賣部已是下午一點,媽媽又給我們準備午飯。吃完已經(jīng)2點半,舅舅(老板娘的親弟弟)又來串門,問我們要不要吃火鍋?啊?剛吃完午飯又吃?莫非說晚飯?
看來今天是走不了,好吧!女兒陪著我們一起去了舅舅家,真的是吃完東家吃西家。原因是阿威昨天畫了一副畫送給主人家,舅舅看見了,原來舅舅也是藝術(shù)家,他是做酥油雕塑的藝術(shù)工作,曾為色達喇榮五明佛學(xué)院那邊制作酥油活佛像。
這就是所謂的惺惺相惜吧!在舅舅家里玩得很舒服,因為藏人喜歡攤開地毯,席地而坐(或而臥)聊天,但我們雙方溝通不了,只有片言只語,到后來舅舅都出去辦事,留我們在房子里繼續(xù)休息。
于是阿威就鼾聲四起,美美地睡了一個午覺!而我則利用這段休閑時光把這兩天的見聞?wù)沓晌淖帧?/p>
不到下午五點,舅舅就拿著一個電火鍋爐進來,然后又拿了幾碟洗干凈的青菜。對,你沒聽錯,我也沒寫錯,是幾種不同的青菜:大白菜、油麥菜、花菜、土豆片、白蘿卜等。這真是貴賓待遇,藏區(qū)最珍貴的不是肉類而是綠色的蔬菜!三小時內(nèi)吃第二頓飯,今天的胃比起腿忙多了!
別以為這樣就停下來了,回到小賣部晚飯照樣為我們準備,8點又給我們各盛了一大碗米飯遞了過來!無奈之下只能本著浪費的決心假意地扒上幾口,因為她們唯恐我們吃不飽,會不停地為我們添飯加菜,唯有飯碗是滿的才不會過來續(xù)碗!我知道這樣是不對的,但也不想重復(fù)昨晚因太撐的不適。
廣東有句諺語:食少多覺瞓!這么美的地方,這么好的人家,說真的,我們也舍不得離開!不過天下沒有不散之筵席,今晚阿威應(yīng)邀畫女兒的肖像作為禮物,希望我們之間的友誼長存下去!
2019年9月20日,陰雨
木通一村-中扎科鄉(xiāng),31.04km
分別的時刻總是那么的不舍!9點左右去俄熱家吃了早點,11點收拾妥當要走了,但爸爸、媽媽偏堅持要我們還是再去吃點東西再走,不要餓著肚子,要飽飽的再走。
拗不過她們的熱情,又進了小廳再去吃東西。3小時內(nèi)吃了兩頓,像阿威說笑的一般:吃東西已成為一種負擔!兩頓飯之間我催促阿威趕緊完成大女兒對我們提出的唯一請求——就是幫她畫一幅肖像,昨晚她已發(fā)了一張圖片給阿威。
昨晚那小子說感覺沒到又說困了,所以沒畫。當生龍卓瑪(大女兒)收到畫時,高興地手舞足蹈,我也被感染到了。簡單地快樂,快樂得簡單!
▲美麗的大女兒(生龍卓瑪)
▲可愛的一對兒女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終有分別的一刻……我拍攝視頻以記錄此刻,阿威說已經(jīng)說再見多次了,手也揮累了,會不會太假了?
我自問算是一個感性的人,當時也眼眶濕潤,俄熱(爸爸)一家的依依不舍全是真情流露,毫無做作。雖然我也不太清楚從商已久的俄熱為何對于我們兩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緣何投入這么大的熱情,這就是緣分?
在我快離開村莊的時候,轉(zhuǎn)過頭看到山坡上的兩個人還站著望向這邊,雖然面目已模糊,但當我大力地揮動手臂做出最后的揮別時,那兩個人同時揮動著手臂,我就知道是她們(俄熱和澤拉,爸爸和媽媽),頓時心中一熱……
▲阿威與俄熱一家在房前的合照
去中扎科鄉(xiāng)的路基本是下坡,騎起來很舒服,不覺間居然錯過了該拐右的小路,就怪腳下的水泥路鋪得太好了,哈哈!
折回差不多2公里,哦!原來是一條不起眼的土路,延伸到一條小山溝里。準備進溝之前一輛小面包車也拐了進去,嗯!這路肯定是通的,而且不會太難走,否則汽車不可能走得了。
這條山溝的景色有別于之前看慣了的高山草甸,它兩側(cè)的山坡上都長有不少的樹木(杉樹、樺樹),非常養(yǎng)眼!可是眼睛不能只關(guān)注山上,因為腳下的路也相當有挑戰(zhàn),坑坑洼洼。
經(jīng)過昨夜的一場秋雨,不僅令某些山頭鋪上了銀裝,還填滿了這些坑洼成為一個一個的小水池。此時覺得車輛能安全通過的應(yīng)該不會太深。直至我陷入到一個能沒過半個輪子的水坑后方才知錯。
幸虧我穿上了防水襪,鞋子雖濕透了,但腳掌還是干的。不過當時也挺狼狽的。有了此次教訓(xùn)后,選擇通過水坑時通常是選緊貼路邊的地方通過,或者路中央有石塊露出水面的地方。
這段爛但充滿原始之美的路不長,只有大概6.5公里。然后就移步換景,進入一條鋪裝良好的水泥路,此時出現(xiàn)眼前的是一個漂亮的藏族村寨,極具民族特色的德格“崩科”式藏式民居。
這里的房子不再是一層,而是以兩層居多,上層還有一個露臺,想象著自己在露臺上看書、曬太陽,爽呆了!這里的房子都很大,房前還有一個大院子,家家都是大別墅。對于我們這些久居都市小水泥盒子里的人來說,真是羨慕不已!
▲過大水坑需謹慎
藏人很難做到“財不露眼”,看他的戒子實在太大個。
村里的男人都跑到村外過林卡,搭起帳篷、喝酒、唱歌、玩耍!
牧民:“爽不?”,威苦笑著:“蛋疼!”。沒鞍,沒腳蹬,難怪卡得蛋疼!
▲戶戶獨棟大別墅
在村中的一家小賣部停了車,準備買瓶飲料喝,順便聊聊天,打聽一下這個美麗山村的名字。我老實不客氣鉆到小賣部里,當時有3個圓臉的藏族婦女一個襁褓中的嬰兒。
年紀最大的大媽普通話最好,能聊上幾句,另一個是她女兒,抱娃的那個是她的親戚。見我們進來了,大媽為我們倒了兩杯茶,居然是咸的,阿威很喜歡!
然后又拿出自家炸的青稞面搓的麻花給我們吃,完全忘了自家是開小賣部的。我們順勢而為,吃了茶喝了麻花,哈哈!大媽還想抓貨品里面的雞爪、香腸給我們吃,我們忙擺手道謝說不用了!
小地方的人就是淳樸、好客!
▲小賣部對外的售賣窗,MJ也成售貨員了
中扎科鄉(xiāng)位于雅礱江邊,很小的一個鄉(xiāng)。鄉(xiāng)上有一家旅館,全藏文的招牌,錯過了還是當?shù)厝税盐覀冎匦乱I(lǐng)過去的。旅館的房間在二樓,雖有我剛才臆想過的可以曬太陽看書的露臺,但老板里外都上了鎖,像個鐵籠。
不過天氣不好,算了還是窩在藏床上聽聽音樂罷了。阿威可能濕了鞋襪一直捂著,好像有點著涼,連續(xù)打了多個噴嚏。我燒了些開水和沖了包葡萄糖給他。
跟大部分藏式旅館一樣,這里沒有衛(wèi)生間,沒有浴室,但老板卻挺干凈的,進房要脫鞋,被子也沒什么味道,估計沒什么住客。小便易解決,跑門外撒就行。
夜里打著電筒穿過長長的且漆黑一團的走廊,這是依山坡而建的房子,山坡的土就是走廊一側(cè)的墻面,門外就是一條小溪流。當我穿門而出時,手電的光正好照到一個人頭,幸虧沒有做啥虧心事,但還是嚇了一跳。
那頭也被手機的屏幕光照亮了臉部,被我一照也把手機收起來。再細看他的姿勢,應(yīng)該是蹲著,哦!他在拉屎吧。為免尷尬,我也把手電滅了,自顧掏出家伙放水。
第二天早上細看那個位置,原來是橫了兩根水泥柱子在小溪上,是個自動沖水的露天蹲廁。但對于這種直接污染水源的廁所我就不上了,忍住去拉野屎罷了!
未完待續(xù)......
延伸閱讀:
【大橫斷騎行日記1】走經(jīng)典徒步路線 坎坷沿路推車
美騎網(wǎng)長期征集優(yōu)質(zhì)騎行游記投稿,歡迎各位作者大大掃碼添加“美騎小七”微信,進行詳細溝通。
責任編輯:Syl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