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重回拉薩騎行新藏線(5)江孜田園 高原深谷中的田園牧歌
美騎編輯按:拉薩有一股神奇的魔力,作者子牙河繼2010年和2016年帶著高考后的兒子騎行拉薩后,再出發(fā),三騎拉薩。這一次他選擇新藏線,快跟隨著小編一起,走進子牙河的江湖世界看看吧。每周一固定更新,歡迎轉(zhuǎn)發(fā)、評論和分享。
▲路線解說
西藏的山給人感覺總是很荒涼,又太過強大,一個人在群山里日子久了,就會懷疑生命的存在。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山,雖然這些山曾經(jīng)在腦子里是如此美麗,當(dāng)煞費苦心真的尋找到,在激動過后,卻發(fā)現(xiàn)走不出這片美麗了,又開始焦慮,想盡快回到人間。
走啊走啊,又翻過一座山,山的下面出現(xiàn)一片綠,有悠揚的歌聲傳遞上來,你開始激動,甚至掉下眼淚,急忙沖下去,見到了人,見到了牛和羊,還有青翠的綠樹……
但是,這不是你經(jīng)歷過的人間,卻是你夢寐以求的理想中的天堂。天空湛藍,大地空靈,一切通透,你看到你的心突然走出體外,幻化在這空曠里,成為透明……
農(nóng)人們在耕田、播種。
這不是你經(jīng)歷過的現(xiàn)實中的勞動,這樣的勞動存在于詩和舞臺上,那些耕牛披著紅綢子,不用揚鞭自奮蹄,還有拉犁的馬,同樣紅綢裹身,頭顱高高昂起,并沒有感覺到它在勞作。揚鞭的藏族漢子穿著鮮艷的服裝,鞭梢在頭頂轉(zhuǎn)了一圈又一圈,并不落在馬身上,悠揚的藏歌在漢子嘴里流淌出來,群山環(huán)繞,近一聲,遠(yuǎn)一聲,歌聲不落,一直回響不!
馬拉犁一會快,一會慢,一會奔騰起來,犁耙后面飄起一縷煙塵。
藏族婦女與孩子旁邊放一銅壺,還有帶來的糌粑,在地里撒籽……
在我的現(xiàn)實中,勞動與勞累總是在一起,在這里,勞動卻是與歡樂和歌聲在一起……
這里是江孜田園。
▲江孜田園
藏區(qū)按方言劃分三塊:衛(wèi)藏,康巴,安多。以拉薩為中心向西輻射地區(qū)為衛(wèi)藏,包括青海、四川、云南的藏族自治區(qū);安多是指念青唐古拉山——橫斷山以北的藏北、青海、甘南、川西北的大草原,安多出良馬;“康巴”藏區(qū)就是川西的甘孜、阿壩兩個藏族自治州及西藏的昌都和云南的迪慶地區(qū),康巴的漢子丹巴的女子最有名。藏區(qū)有典:法域“衛(wèi)藏”,馬域“安多”,人域“康巴”。
衛(wèi)藏也分成三塊:拉薩和山南地區(qū)為前藏,日喀則地區(qū)為后藏,藏北稱阿里。歷史上,前藏為達賴管轄區(qū),后藏為班禪管轄區(qū),后藏是西藏的糧倉。
江孜屬于后藏。
▲江孜田園
▲江孜田園
晚上住在一家四川人開的旅館,玻璃透風(fēng),一夜頭疼。
晚飯想吃點稀飯饅頭,轉(zhuǎn)了多家沒有找到,最后要了一碗排骨面,一盤炒辣子,開始與最后老板用了兩個不同的菜單,坑人。
本想轉(zhuǎn)一轉(zhuǎn)宗山古堡和白居寺,老板告訴我說遠(yuǎn)著呢,而且正在裝修看不了,因感冒尚在難受中,于是作罷。
不過翌日發(fā)現(xiàn)宗山古堡與我就隔了一條街,這里還有三兩家藏家旅館,后悔沒有住在這里,又被老板坑了。
宗山古堡因所在位置宗山而得名,是西藏現(xiàn)存的唯一的一座古堡。與拉薩布達拉宮一樣,古堡建在山上,據(jù)說這座城堡仿布達拉宮建造,所以也稱“小布達拉宮”。
▲宗山古堡
▲宗山古堡
▲宗山古堡
▲抗英紀(jì)念碑
1904年英軍入侵,拉孜人堅持8個月的抵抗,被炮彈擊中彈藥庫后仍堅持了3天3夜,最后所有藏族勇士跳崖犧牲。如今,廣場上立起一座紀(jì)念碑來懷念這些英雄們。
電影《紅河谷》再現(xiàn)的就是這段歷史,在電影里我們可以看到宗山古堡和白居寺。
白居寺就在古堡后面,白居寺集格魯、薩迦、夏魯三派于一寺,在西藏?zé)o二家。
沒有去白居寺,參觀白居寺恐怕需要一天的時候。古堡因正在裝修也沒有上去。
十點出發(fā),目的地后藏首府日喀則。
▲宗山古堡
▲古堡
出城,沿著年楚河前行。
不過,沒有見到河水,或者,昨天看到的滿拉水庫截留了水。
年楚河,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北麓的桑曬措,在日喀則匯入雅魯藏布江,是右岸河流中最大支流,孕育了年楚河谷,使這里成為西藏的糧倉。
回望江孜,古堡與白居寺巍峨壯觀。
出城不遠(yuǎn),有座藏王宮,沒有停留。
▲藏王宮
一副田園景色,藏民們正在春耕,播種,他們唱著歌,充滿勞動的歡樂。
今天不會爬山,應(yīng)該說是最輕松的一天,所以時常坐下來,望著勞動場景,心里也充滿了快樂。
正在拍照,看到一藏族小伙與妻子嘀咕了一下,從地下拾起一塊石頭沖我而來,快走到我跟前的時候又拾起一塊。我心里一驚,是否因拍照惹了他了?慌忙站起身迎上去:“地里種的什么?”我指著地上的綠苗問。小伙一愣,然后說:“青稞!蔽乙幌伦俞屓!澳悄銈儸F(xiàn)在種的是什么?”我又問。小伙想了想,摸著腦袋:“我不知道漢語怎么說……”
后來我想了想,每年的七年,拉孜田園油菜花開,應(yīng)該種的就是油菜吧。
▲路邊的個遺址
▲春耕
▲驢車
▲春耕
▲騎摩托的人
▲路邊的水溝與灌木
▲春耕
▲江孜田園
一邊慢慢走,一邊想:一個人的旅途,多好,不用趕路,想走就走,想停就停,全身心放松。
到達重孜鄉(xiāng),山上有一座重孜寺,一個小伙子讓我爬上山去玩,我說我沒有力氣爬山了,一個藏族老人圍著我的車子研究,問這問那。
▲重孜寺
▲重孜寺
▲重孜寺
▲重孜寺
▲春耕
▲洗手的藏民
▲春耕
▲春耕圖
▲江孜田園
▲江孜田園
▲春耕圖
▲重孜鎮(zhèn)
不時路遇很多兒童向我打招呼,近了,就要擊牚,他們的小手很硬,我的手被他們擊得火辣辣的。
午后,陽光暴曬,鼻子,嗓子火燒火燎,知道身體還未復(fù)原,什么都不想吃,就坐在陽光下面望著遠(yuǎn)處的田園休息。兩點多,風(fēng)起,越刮越烈,今天才騎了30公里,一路太悠閑了。還有60多公里,雖然不必爬山,但這風(fēng)較烈,收起相機,趕緊趕路。
陰云涌了上來,黑云下面垂著雨幕,人漸漸進入雨幕中,急沖,進入一側(cè),一個小時后,炸雷響起,閃電撒破黑云,直落地面。心急,卻騎不動。
路遇一村子,三個準(zhǔn)備燒烤的年輕人招呼我過去,一猶豫沒有停留,只五六分鐘,雪粒落地,遇物即化,路邊一個未完工的房子,車子推了幾次都無力推上去,只能放棄。
雨雪同落,公路上的汽車濺起長長的水瀑。溫度驟降,很快,手失去知覺,越來越冷,在屋里凍得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厚衣服在馱包里已無法拿出 ,此時離日喀則還有二三十公里,如果不遇雨雪,再有兩個小時就到了。
如果不停,就在這里搭帳篷。
四五十分鐘后,雨雪漸小,山上、地上全成白色,天空漸亮,太陽就突然從云縫里跳了出來,一股熱烘烘的氣息在從地面向上蒸騰,走出屋子,光線落到背上炙熱,摸摸手,還沒有知覺。風(fēng)云變幻,實在無常,又幾分鐘,公路上的水汽象開了鍋一樣蒸騰。
立即出發(fā),只前行了三四公里,發(fā)現(xiàn)這里一個雨滴都沒掉。
急行軍,只一個多小時,到日喀則。
▲日喀則街道
▲日喀則
▲日喀則步行街
▲日喀則步行街
▲日喀則步行街
延伸閱讀:
責(zé)任編輯:k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