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騎車去撞南墻,回頭就去探網(wǎng)紅鵝店
美騎編輯按:上午大吃大喝后,兩位大齡少女騎車去南墻打卡,結(jié)果一不小心……“我控幾不住我記幾!”
午后,見到了久違的陽光,騎行道上也因此多了些溫度。
我是菜鳥中的菜鳥,binny姐姐照顧我的速度,一路上我并沒有覺得吃力。只是隔三不五時的會有幾個騎行者嗖嗖地從身邊穿過,一遛煙就不見了。
濱江的南段綠植變多,景色與北段的工業(yè)風(fēng)建筑群比更柔美。從南浦大橋出發(fā),也沒多久就到了盧浦大橋下的休息區(qū)。
邊上的橡膠山爬滿了熊孩子和出來遛娃的家長,一派和諧。舉目觀望,綠地上也搭著不少帳蓬。天氣不錯,看來出來曬霉的人真是不少,那一區(qū)人氣十足。
此時,我雖然有點小累,更多的是被冷風(fēng)吹地臉上有點發(fā)干。按地圖上的定位看,從盧浦大橋到今天的目的地徐浦大橋那邊也沒有多遠了。
在木凳上坐了大約十來分鐘,在休息站買了瓶水,水冰得喉嚨疼,沒喝幾口便作罷了。跟binny姐姐提出,索性一鼓作氣向“南墻”進發(fā)。
好在接下去的一段路下坡道比較多,這時,我也把“+擋”位調(diào)成了“-擋”,屏息凝神,跟著前面的binny姐姐往前沖刺。遠遠看見了“南墻”,破破爛爛的一面墻前立著三三兩兩的騎行的人。
聽binny姐姐說,這墻就是因騎行的人口口相傳而出名的。心里得意,所以我也算是在騎行的道路上邁出了成功的一步。
在“南墻”前匆匆打了卡,太陽只剩余暉。一看時間,已經(jīng)是下午四點了,我盤算著回去離塘橋渡口得有十多公里,按我的速度,起碼還得一個多小時才能到。
何況,我們在來的路上商量好了,回了浦西,我們還要去嘗一嘗逸記鵝肝粥。片刻都不敢再耽誤,與南墻合完影,抄起小布就往回趕。
終點附近的小破村,與現(xiàn)代化、人性化的濱江公園,只隔了一條車道。
但回程比我想像的更要艱難一點。腿部漸漸有點酸楚,抬起來都有些吃力了。再加上來程下坡舒服,回程上坡就累成了狗。
Binny姐姐忽悠我,有上坡等下肯定就有下坡,等到了下坡就輕松了。然而這種安慰,我并不受用。我現(xiàn)在就是累,很累很累,感覺雙腿都要石化了。
自己騎的來程,哭著也要騎完回程。再也顧不上打趣,我一路緊跟著binny姐姐,生怕掉隊。
“怎么那么久了,才過了盧浦大橋!
“唉?經(jīng)過了這個人工通道不是應(yīng)該就要到了嗎?怎么離南浦大橋還有那么遠。”
binny姐姐除了帶路,還不時注意我們是不是會錯過渡口。總之,很久很久以后,我們終于到渡口了。
上了輪渡,我一屁股坐到椅子上,一步都挪不動了。讓binny也坐下休息休息,卻被她回絕說,她想站一會兒。我只想給她跪了。難怪她身材可以那樣挺翹性感,哈哈。
輪渡靠岸后,我們一頭扎進了南市區(qū)所剩不多的老居民區(qū),binny姐姐喜歡這樣的老城老味,我卻明白住在老房子里的人的辛酸。
不一會兒,我們到了。沿街的店門里擺著點餐的柜臺,身后就是店里的后廚。食客在店門口點完餐,付了錢,堂食的話要走到隔壁小弄堂里面的一間小屋里。
吐槽一:后廚衛(wèi)生情況我看不到,但整條弄堂的地面被弄得滑膩膩的,我穿著登山鞋都差點滑倒,有點替住在這條弄堂里的居民捏把冷汗。
路上我還和binny姐姐保證,我們兩個人就點一份粥吃了暖暖身子。結(jié)果,我點完餐,等菜上了桌,binny姐姐驚呼,不是說好只點一碗粥的嗎?
我還能說什么呢?我也很無奈。∥冶緛砭褪侨c一碗粥的,然后店員問我要不要再來一碗餛飩,我想了想,好吧,反正餛飩也不占啥胃。
然后店員又問我,那要不要再切點鵝肉,他們這鵝肉是特色。我想著反正來都來了,那就切點吧。
▲老上海白切鵝,73.26元(99元/斤)
店員跟我說翅膀這的肉會偏瘦一點,如果我不喜肥,就切這里的。鵝肉裝盤上桌,看起來特別飽滿誘人。表面的三四塊鵝胸肉看起來也是肉頭肥厚。
吐槽二:把上面那幾塊肉扒開,下面竟然藏著好幾塊鵝脖子。
老板,您家鵝肉不便宜!外面四五十塊錢一斤的鵝肉,您切半只,也就配給你半根鵝脖子!今天這盤才370克,就搭給我四五塊鵝脖。您這是在賣鵝肉吶,還是在賣鵝骨頭?
圖為吃剩下的鵝脖,旁邊骨頭堆里還有兩塊脖骨,怕你們看了倒胃口,沒拍。
我并不否認同種商品有貴和便宜的差別。但我也是吃過精制菜的,比如有些本幫餐廳里賣的熏魚是要比熟食店賣得貴個兩三倍,但人家給食客選的都是魚肉段啊,真沒見過人家把魚頭魚尾搬上桌的。
也許有些人會說,你愛買不買,吃不起就別吃。好吧,那我也想說,這店我真吃不起,我還真不想當這個冤大頭。
回頭再客觀評價一下鵝肉。他家賣的是老鵝,肉質(zhì)咬上去老硬一點屬正常,肉的纖維也較為粗礪。
有利有弊,如果你牙口好,老鵝肉也會越嚼越香。并且鵝是蔬食主義,肉騷味比鴨子少很多。
▲調(diào)料,5元/組
特地問了店員,兩碟調(diào)料的區(qū)別。醬油碟是上海風(fēng)味醬料,另一碟白色的是廣東風(fēng)味醬料。
上海風(fēng)味我是熟識的,用蔥和姜打底,淋上加了糖的醬油,和上海白斬雞的蘸醬類似。他家姜末切得很細,蘸了鵝吃,不會扎嘴,也不會讓不愛吃姜的人覺得姜味難以接受。
廣東風(fēng)味調(diào)料應(yīng)該是用鵝油封了鹽和胡椒、蔥末。上桌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外邊氣溫低,油的質(zhì)地是凍住的,用鵝肉去蘸稍顯黏膩,不太好操作。
蘸之前最好先把油和鹽拌勻,我當時沒拌,倒置吃第一口的時候,差點把自己咸齁了。
作為魔都小囡,個人還是喜歡上海風(fēng)味的調(diào)料多一點。廣東的小伙伴千萬別嫌我不懂吃哦,口味這東西本身就有記憶,改之不去的。
▲蝦醬鵝胗粥,33元
說是鵝胗粥,其實粥里的鵝肝也占了很大的比例。一大塊一大塊的,吃上去很粉很沙,但不綿軟,有嚼勁。用料非常新鮮,沒有難以接受的腥味。
如果好這一口的,我還是非常推薦的。粥熬得很綿,與胗肝拌勻,大冬天能吃上這樣一口,超級治愈。
上粥的同時,店員另外端了一杯醬油和一杯紅油上來,特別關(guān)照這是一起拌在粥里的,想是要增加食客的操作感。一般白斬雞店的雞粥,醬油是直接澆在粥面的。
接下去的對話發(fā)生在兩個不懂吃的萌妹子口中……
“這碟紅色的是什么。俊
“紅油辣醬吧!
“廣東人口味那么重噠,喝個粥還要放辣醬?”
“就是呀,我們不想吃辣,就別放了!
這種犯傻的操作一直持續(xù)到把粥喝了有三分一的時候,我猛然抬頭看到貼在墻上的菜單“蝦醬鵝胗粥”,這碟紅油該不會就是紅油蝦醬吧!
我用筷子頭挑了點放到嘴里,果然……吃上去還挺鮮。趕緊整碟倒進砂鍋攪拌。
拌進蝦醬的鵝肝粥多了一絲海鮮的鮮味,略添了點東南亞的風(fēng)味。
▲鵝肉鵝胗湯餛飩,30元/5個
餛飩個頭賊大,猜想他家老板最早是做面條起家,所以餛飩皮兒的尺寸應(yīng)該也是特別訂制的吧。
餛飩湯做得考究,清澈,加了胡椒五香粉之類的調(diào)料,配上加了血、胗和雞毛菜一起吃,像是在喝鴨血粉絲湯。
肉芯子里的青菜沫切得非常細碎,和鵝肉的比例大約1:1,量也非常澎湃,一口塞半只,相當滿足。
鵝肉當餡的餛飩我是第一次吃,即使沒有使用薺菜搭配提鮮,單靠鵝肉本身,也足夠鮮美了。
但有句講句,吃到第三只的時候感覺調(diào)味有點偏咸了。
總結(jié)這家,粥與餛飩還是很值得一吃的,必竟價錢擺在那,再做得難吃也說不過去了。至于那個白切鵝,如果你不差錢,平時想吃吃一點也不是不值。只是貧窮如我,冤大頭這種人設(shè),做一次,也就夠了。
吃完,我和binny扶墻而出,她十分懊惱,抱怨。
“我們今天不是計劃只去吃排骨年糕的嗎?”
我聳聳肩,無奈地說:“就是,都怪那個阿婆沒出攤呀!
值得高興的是,binny姐姐幫我算了一下,今天從出發(fā)到回家,我大概騎了50多公里。破了我一天騎車總距離的紀錄。至于卡路里這樣?xùn)|西,不提也罷。
關(guān)于作者:土生土長的上海小囡yoyo,拉上binny這個人肉GPS,兩個姑娘兩臺小布,走上“騎車去吃”之路。關(guān)注公眾號“騎騎去吃(gh_e9059abde078)”發(fā)現(xiàn)上海及周邊可以騎車去吃的好地方。
責(zé)任編輯:Fun倪
下一篇:人到中年怎么辦?騎車去油膩
土生土長的上海小囡yoyo,拉上binny這個人肉GPS,兩個姑娘兩臺小布,走上“騎車去吃”之路。關(guān)注公眾號“騎騎去吃(gh_e9059abde078)”發(fā)現(xiàn)上海及周邊可以騎車去吃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