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jī)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天晴騎車,可這大碗臺州海鮮面真給力
美騎編輯按:2位大齡少女又來啦,這次帶大家去浦東逛吃逛吃,尋找傳說中的排骨年糕~
最近魔都非!俺薄,據(jù)官方統(tǒng)計,近兩個月不到,降雨天數(shù)已達(dá)到38天左右,百年難得一遇。
我甚至覺得自己渾身的關(guān)節(jié)縫隙里,都能擠出水來。好在天公作美,雙休日終于有了好天氣。
于是,帶上人肉GPS——binny姐姐,預(yù)備完成浦東濱江大道南面段的終級騎行計劃。
以上,都是借口……
其實我就是刷點評的時候看到原上南三村的排骨年糕攤重新選址開張了,想去撥草罷了。
我倆穿過地下通道,跨過蘇州河,一路從北向南騎進(jìn)市區(qū),從陸家浜路渡口上輪渡過了江。binny姐姐帶路,起先我還能記得大概方位,越到后來,我索性不管,只跟著她一路猛騎了。
倒是過了江,一出南碼頭渡口,前路就明朗起來,渡口前面的世博大道向南直直地騎,看到顯眼的口中華藝術(shù)宮和世博源,確認(rèn)一下上南路的路牌拐彎上上南路,到了成山路右拐不到百米,就到了這家排骨年糕的小店了。
小店和一家包子鋪合租了一個門面,一邊的大叔站在柜臺后面擺弄蒸屜,而另一面爐子工具整齊擺放,冷清清沒有人影。只有店鋪一邊的粘紙招牌告訴我們,我們沒有找錯地方,但今天阿婆沒有出攤。
我情緒瞬間進(jìn)入冰點,懊惱著自己運氣不佳。binny姐姐感覺心情也沒比我好多少,沉沉地問“你還有什么備選嗎?”
我心想,我心心念念就是想來吃這一口,哪里會有什么備選。于是劃開點評,隨便找了一家4星半的臺州海鮮面館,想著如果好吃,也算沒白來這趟浦東了。
店就在上南路成山路口,我們到那已經(jīng)快12點,正好是飯點。走到店前往玻璃門里面看了看,二十來張方桌坐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在門口柜臺點餐的隊伍也排得老長了。
不過我心下還是疑慮,到底是真好吃,還是這附近沒有什么別的吃的,才會生意那么好。
吐槽一:他家店門老重了,我?guī)缀跏怯贸隽撕榛闹,才把門拉開。
進(jìn)到店里,抬頭研究菜牌,品類繁多,湯拌炒齊全,魚蝦蟹貝都有,還有甜品。binny姐姐忙著拍照、顧車、找位子,我便排隊做主點餐。必免破產(chǎn),小炒類和螃蟹面類的,我肯定是不能點的。
一面排隊一面糾結(jié),直到快排到我點,仍舊做不出決定,見排在我前頭的食客一下子點了五碗大黃魚海鮮面,琢磨著那味道鐵定好吃。于是排到我的時候堅定地點上一碗,另外我又點了一份平常愛吃的海鮮炒年糕。
Binny姐姐看了看小票和我說,她上次去臺州,知道姜汁面也是當(dāng)?shù)氐奶厣,我?yīng)該點來嘗嘗。馬后炮,我已經(jīng)點了兩份主食,再來一份,那就真的吃不下了?墒怯终娴暮闷婺莻特色是啥味兒,糾結(jié)地我魚尾紋又深了。
最后,binny姐姐做出一個愿意犧牲自我的決定,她把炒年糕打包回家,我們再點一份姜汁海鮮面當(dāng)場試吃。順道,她又把推薦給我的當(dāng)?shù)靥厣鹌伏c了一份。
吐槽二:店里人手明顯不足,從下單到第一碗湯面上桌,我倆足足等了半個多小時。期間旁桌有等不及的爺叔索性退了單。看看其他桌吃得正香,我倆還是決定硬著頭皮死等。
▲大黃魚海鮮面,39元
Binny姐姐帶上自己的“老古董”相機(jī),說今天的照片她包了。我可等不及她在湯面面前擺造型,見她剛按了兩三下快門,我便擼開她的相機(jī),“行了行了,趕緊坐下來吃吧。”
大黃魚個頭比普通黃魚面館賣出的黃魚大,長度撐足了整個面碗,小尾巴因為超出了碗口,被無情折斷翻進(jìn)碗里。
筷子輕輕一夾,小塊魚肉就從黃魚身上脫下來。小心翼翼送入口中,魚肉香嫩細(xì)質(zhì),嘴里還留著魚香。即使我不是吃魚的行家,也是知道這魚是非常新鮮的。
除了大黃魚,碗里還擺著三只海蝦、三只蟶子、五只蛤蜊,雞毛菜碧綠生青。我一一嘗了下,海蝦和蛤俐鮮甜無異味,唯獨蟶子帶點泥沙味兒。
我趕緊問了下binny姐姐的意見,她說我是要求太高,這家的蟶子帶的泥沙量完全屬正常范圍內(nèi)的,哪能吐沙吐到一粒不剩啊。
湯頭吊得很鮮,但力道并不過猛,湯汁輕輕從舌頭掠過,后頭還有一點甜。我用勺子翻了幾下,面湯奶白濃醇,沒有什么雜質(zhì)。
我和binny姐姐把湯和面條往空的小碗里撩,面條子活脫不羈,才撩起來,帶起的湯汁濺了一桌,面條在筷間抖動幾下,又滑到碗里。
費了老鼻子勁終于夾了幾綹,輕輕一嗦,面條滑潤入口。是我不怎么喜歡的堿水面,堿水的味道略重。面體倒是滑爽,但還是缺少筋骨,嚼起來很不過癮。
▲海鮮炒年糕,30元
面條子吃得無聊,他家年糕條倒是極為帶勁。年糕表面裹著薄薄地一層炒碎的雞蛋液,配著同樣有嚼頭的魷魚圈,再夾些蔬菜一同吃,咸鮮適口,讓我們一塊接一塊往嘴里塞。
要不是等下還要吃一碗姜汁面,我們是萬萬控制不了繼續(xù)往盤里下筷的手。
外層同樣裹上蛋液一同炒制的海蝦,足夠入味。蝦肉緊實,不是Q彈的那種口感。喜歡與否,還得看個人愛好。反正我把三只蝦都包了。
▲臺州姜汁海鮮面,32元
海鮮面的料足也非常豐富,和上面大黃魚面相比,少了一條大黃魚,多了一些魷魚條,并加了一個荷包蛋當(dāng)點綴。
最最把我驚艷到的卻是加在湯面里的一個煎過的小魚干。提前煎過的魚干散發(fā)著迷人的焦香,吸飽了面湯精華,使魚肉吃起來不會干硬,反而特別軟糯。
我一度懷疑這魚干一定有什么講究,口感似曾相識。
店里人手緊缺,店員忙里忙外,我也不好意思尋問。后來回到家,我去網(wǎng)上找資料,臺州有道特色的美食叫七星鰻干,鰻肉香嫩,越嚼越鮮。我尋思著,我吃的這種魚干可能就是七星鰻干。
我不排斥姜味,但對專門用姜汁調(diào)配的美食,還是心有余悸。舀了小小一勺湯,趁熱入口,哇!好香啊!姜味突出,但不刺激。完美得蓋住了海鮮熬湯特有的隱隱腥氣,面湯被激出了更大的鮮味。
Binny姐姐說,臺州本地姜汁面的姜味要更重一點,估計到了魔都,為了改良到魔都人民可以接受的口味,店家做出過妥協(xié)。
兩碗面的面體口感一樣,并不是我喜歡的。大黃魚面的面汁鮮美有余,驚喜不足。反倒是平常不太容易接受的姜汁面湯,給我們帶來的一絲情趣。
▲姜汁調(diào)蛋,12元
Binny姐姐推薦這個甜品的時候,怕我不信,從自己手機(jī)相冊里翻出了陳年圖片。把它形容成當(dāng)?shù)孛耖g版的舒芙蕾,又拋又香,那叫一個天上有地上無呀。
▲Binny姐姐手機(jī)里的圖
甜品一上桌,她也傻了。說好的舒芙蕾,怎么變成水鋪蛋了?
我倆正打算跟店員問個清楚,和我們拼桌的小姐姐和我們說:“你們說的是姜汁燉蛋,他家好像只有每個星期六才會有賣。這個叫姜汁調(diào)蛋!
至于為啥只有星期六才賣,據(jù)小姐姐估計,做燉蛋比較費時費工,不像調(diào)蛋,隨便往糖水里一澆便成。
沒有吃到舒芙蕾,確實有點遺憾。看著眼前丑不拉幾的一碗東西,秉持盡量不浪費的原責(zé),我勉為其難地吃了一口。唉?好喝耶。
燙口的姜汁加了紅糖,姜味爽辣,一口下肚,胃里“哄”一下溫暖起來。臉上也刺刺的,經(jīng)神激爽。同樣姜味也是經(jīng)過改良減淡過的。但對于魔都小囡來說,已經(jīng)非常刺激了。
Binny直呼這頓吃得太飽。我手里忙著撥蝦,余光一瞟,她正扒著碗,一勺接一勺地吃著水鋪蛋,都快見底了。人家是“胃里留一個角落給甜品”,她敢情整個胃都屬于甜品。
你們要是想吃那個“舒芙蕾”,要么找個星期六,去那里碰碰運氣唄。
飯吃飽了,多少也得意思意思,去濱江騎行道打個卡。我倆原路返回,在梅賽德斯館邊上找到個小小的入口,進(jìn)入濱江公園。
不是自行車入口,我倆只得扛著車,往臺階上走。
我躊躇滿志,我意氣風(fēng)發(fā),我跟binny說你看著騎,多騎一點路程沒問題的。于是,我們決定這次要騎到南段的盡頭,那面著名的“南墻”那里打卡。
未完待續(xù)……
關(guān)于作者:土生土長的上海小囡yoyo,拉上binny這個人肉GPS,兩個姑娘兩臺小布,走上“騎車去吃”之路。關(guān)注公眾號“騎騎去吃(gh_e9059abde078)”發(fā)現(xiàn)上海及周邊可以騎車去吃的好地方。
責(zé)任編輯:Fun倪
土生土長的上海小囡yoyo,拉上binny這個人肉GPS,兩個姑娘兩臺小布,走上“騎車去吃”之路。關(guān)注公眾號“騎騎去吃(gh_e9059abde078)”發(fā)現(xiàn)上海及周邊可以騎車去吃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