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發(fā)掘臺灣山地車新玩法——秘溯哈尤溪 勇闖木架山
業(yè)內(nèi)都知道,公路車在臺灣運動自行車市場占比目前達(dá)到了90%,那山地車市場份額低是因為沒有好路可騎嗎?其實臺灣曾有一波很強勁的山地車風(fēng)潮,只不過因玩山地的人受傷了、老了、退燒了,新鮮血液又沒有補充上,這項運動的氛圍在臺灣便越來越淡。
不過前人探過的路,摸索過的玩法,如今仍在,對大陸客來說還挺有新鮮感。
臺灣地形山高坡陡,河短水急,河水流量在豐水期和枯水期差異很大。當(dāng)枯水期到來時,各地河床就成了山地自行車越野、越野跑、徒步、越野車探險的好地方。
位于屏東霧臺的哈尤溪,是隘寮北溪的支流,因噴涌溫泉,內(nèi)藏五顏六色的花鹿石壁群而出名。只有在每年12月到來年3月,河床才對溯溪愛好者開放。從大武吊橋處到哈尤溪溫泉,單程距離約為16公里,累計爬升約600米。
2018年3月,由Wheelhouse Events主辦的,KS、Novatec和興升陽贊助的Fun Ride媒體營騎行活動帶兩岸自行車編輯騎山地車體驗了這刺激的線路。
▲在山地車行程開始前,大部隊騎公路車通過大武吊橋前往大武部落中原住民經(jīng)營的民宿下榻。大武吊橋修得特別窄,僅能容一輛小轎車通行,旅游大巴無法通過,因此大武部落從未有旅游團前往。
▲大武部落所在的海拔約為400米,此行的目的地海拔約為1000米。往返約30公里的行程看似強度不大,大家出發(fā)時心情都比較輕松,有點低估了流水、鵝卵石、板巖碎石塊的威力。
▲臺灣南部的三月已像夏天,伴隨著好天氣,大部隊從民宿出發(fā)了。
▲在戶外運動愛好者尚未挖掘此地的旅游資源時,當(dāng)?shù)卦∶癖銜r常在枯水期開越野車進入河床打獵,此傳統(tǒng)保留至今。我們此行也租用了兩輛原住民的越野車用作后勤車和攝影車。
▲GoPro為本次活動贊助了攝影裝備。
▲一路上有不少越野車留下的胎痕,還有前人把石塊疊起來作為路標(biāo),甚至有紅色油漆畫的指路箭頭,再沒方向感的人也不會迷路。
▲行程設(shè)定是一路向上游騎行,溪流湍急,路面顛簸,難度其實不小,一開始編輯們遇到溪流都只敢扛車或推車。
▲領(lǐng)隊小馬巾幗不讓須眉,一路帶速度,把男隊友虐得夠嗆!
▲由于水流較強,騎行過溪一不小心會被沖得東倒西歪,很考驗騎士的技術(shù)、平衡感和體能,但比起推車樂趣無窮,能順利挑戰(zhàn)過溪會非常有成就感。
▲來溯溪的徒步者遇到騎行者,都會鼓勁加油并豎起大拇指。
▲此前越野經(jīng)驗比較豐富的隊員慢慢摸到技巧,越騎越熟練,甚至能順利通過溪水較深的路段。
▲愈往深處騎,峽谷愈是收窄,愈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偉與人類的渺小。
▲要看最美的風(fēng)景只能停好車徒步進入了。溫泉水沿著花鹿石緩緩流下,在個別地點,人可泡進約40度的溫泉野池中;故哪笌r為玄武巖,水流帶來各種礦物質(zhì),在巖壁呈現(xiàn)出紅色、褐色、黑色、黃色、白色等繽紛色帶。
▲回程一路是緩下坡,所有人的速度都快了很多。KS許總(上圖)的騎行技術(shù)和耐力都了得,在兩岸自行車業(yè)老板中算最能騎的top 5。
▲整趟騎下來,最累的部分其實是扛車。
▲興升陽為本次活動贊助的KUOTAKY-30,是入門級的27.5寸碳纖維山地車,五通及后叉得到了強化,特殊的管型設(shè)計提升了車架的剛性重量比。該車特別為騎士裝備了KS的外走線線控升降坐管。
▲NOVATECAlpine 27.5山地車輪組,采用內(nèi)寬23mm、外寬27.6mm的輕量化鋁合金輪圈,兼容真空胎系統(tǒng)。它使用DSN 7075鋁頭來增強剛性和耐用性,4合1前花鼓可轉(zhuǎn)換QR、9mm、15mm和20mm的軸心,4合1后花鼓可轉(zhuǎn)換QR、10×135mm、12×135mm和12×142mm的軸心,前后花鼓皆不需使用工具即可替換軸心規(guī)格。搭載的日本EZO培林不僅順滑還耐用,6爪獨立彈簧搭配42齒棘齒環(huán),實現(xiàn)快速咬合,總體來說是幫助騎士征服哈尤溪的利器。
▲休息一晚后,媒體團進行了另一番山地體驗。大家從位于臺南市安南區(qū)的民宿出發(fā),騎約24公里的鋪裝路面便到達(dá)位于新化的木架山草原。當(dāng)時正值周末,我們遇到不少臺灣情侶開車來此拍照游玩,看來這也是一處正熱的社交網(wǎng)絡(luò)打卡勝地。
▲此地以被機動車胎壓實的泥路為主,路況比較綜合,有大起伏,也有被草叢掩蓋的泥坑。無論你騎XC、AM還是Enduro,無論你是只能慢慢來的菜鳥還是已能熟練應(yīng)付各類路況的老鳥,甚至是熱衷擺拍的到此一游黨,在這里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此地確實曾舉辦過山地自行車比賽。
▲不是哪座城市周邊都能找到這么爽的大斜坡。
▲僅圍著兩個大斜坡騎幾圈,就挺虐的了。
▲看這幾天小馬(右)帶男隊員騎車,該怎么形容她的腿力呢?就像跟酒鬼喝酒,喝多少杯都探不出對方的上限在哪里……拉爆小馬?不存在的。
▲對山地車運動有真愛的,繞大圈騎了三趟。
在廠商普遍認(rèn)為臺灣幾乎沒有山地車市場的今天,Wheelhouse、KS、Novatec和興升陽依然愿意在臺灣舉辦這樣的山地騎行活動;在行業(yè)不太景氣的情況下,臺商依然愿意為推廣自行車文化去投入經(jīng)費和時間,依然不忘初心、情懷不滅,確實讓人感動。兩岸業(yè)界若能有多一些企業(yè)站出來承擔(dān)文化責(zé)任,自己多玩起來,才能吸引更多人進圈子來一起玩。
相關(guān)閱讀:《真的輕松嗎?IKIN平把電助力車的臺灣“神山”體驗》
責(zé)任編輯:Alexa
下一篇:返回列表
還記得前些年,一提到李云龍想到是八年抗戰(zhàn),現(xiàn)在一提到李云龍想到的卻是“你TN的意大利炮呢?”
國內(nèi)一眾山地車友表示不屑:終于找到一個山地車環(huán)境比大陸發(fā)展還低的地方了
哈哈哈哈哈!玩不起!過
+1
22總覺得 小馬好熟悉,是那個馮小根?
+1
22廣州美騎網(wǎng)絡(lu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