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6]賞天賞“錯”賞阿里
第13天,措折羅瑪鎮(zhèn) - 布嘎村,75公里。
昨晚是我和鐵人在此行阿里北線中唯一一次真正喝酒談心到微醺,在這片異星球般的荒原里,我們不僅聊起初戀,命運選擇,還互相探討了穿越世界的夢想,人生得一知己何其快哉!
屋子外邊,鐵人仰望星空
好心的母女倆
從三天前開始,每天白天騎車的過程中,我的眼睛都特別疼,是那種干澀的刺痛感,有時候不得不輪流瞇著一個眼睛騎,估計是因為騎車不戴墨鏡,被強烈的陽光直射或者反射導致的,所以就特別需要一個墨鏡,而措折羅瑪鎮(zhèn)上也沒有小賣鋪買墨鏡。
所以早上起來喝咖啡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這家藏族民宿的客廳里,擺了一副男士的墨鏡,就想跟女主人買,表示自己眼睛實在是很難在強光下睜開。女主人沒有聽明白我的意思,但她的女兒會一點點漢語,聽后一邊跟我擺手一邊把墨鏡拿給我,羞澀的說“不要錢,送給你了”。我也沒有太多客氣,就是最后結(jié)住宿費的時候多給了一點錢,因為我確實需要這幅墨鏡。
兩天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把鐵人帶的價值1500塊錢的油爐,遺落在她們家了,也許她們也會很好心地把油爐轉(zhuǎn)送給其他驢友吧,因為她們也用不上。不過說不定下次再去阿里北線,那個油爐還會靜靜躺在她們旅館里,在那樣世界盡頭的角落里,時光帶來的變化其實真不大。吃完飯之后出發(fā),沿著沙土路,先騎了5km回到301國道上,然后開始爬坡,我們以為往布嘎村的這一路上只需要翻兩個埡口,實際上,是四個,雖然后邊兩個山口爬坡都不多,但不在計劃內(nèi)的體力考驗還是挺容易打擊士氣的。
偶爾一現(xiàn)的吳如錯
爬完第一個海拔4780米的埡口之后,我在地圖上看到我們距離南邊的吳如錯只有不到8公里的距離,但由于南邊山脈阻擋,只有偶爾在山巒起伏的凹陷處,才能看到吳如錯的一抹藍色,騎行40多公里走之后,一段下坡的盡頭,恰規(guī)錯映入眼簾,這個湖的形狀相當不規(guī)則,有一些嵌入湖心的半島,是俯瞰恰規(guī)錯的最佳觀賞點,我們沒有時間去探尋,只能在公路旁邊的小山坡上遠遠俯瞰恰規(guī)錯,荒原里的寶石藍。
我和鐵人不著急趕路,于是又離開國道,沿著湖邊草原和濕地,半騎半推來到湖邊,對著這一片藍色寶石休息會兒,發(fā)發(fā)呆。離開恰規(guī)錯之后要繼續(xù)翻今天第二個埡口,海拔4670米,坡不長,但很陡,我和鐵人只能騎一段,推一段。
上一篇:吃最重要!臺灣10大知名夜市盤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