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經典路線丨環(huán)臺灣島騎行攻略之吃喝玩樂指南
美騎小編按:最近廣東一直在努力地入冬,早晚冷中午熱的,連小編都有點被這入冬風潮給弄的有點感冒了,你們一定要注意身體啊。那么說到冬天,我們自然就會想到冬天騎行,進而把目光投向溫暖宜人的南方地域。上期美騎網(wǎng)推出了環(huán)海南騎行攻略(這里有個超鏈接)的系列文章,這期我們開始陸續(xù)推出南方的另一個冬季騎行圣地——臺灣島。本篇作為這次環(huán)臺灣系列的開篇,希望里面介紹的吃喝玩樂能幫到你們!其余更多的路線等具體內容,敬請留意美騎網(wǎng)旅行頻道。事不宜遲,趕緊來做功課吧!
臺灣特色美食
但凡是旅游or旅行,吃都是少不了的必修課。特別是像臺灣這種被上天特別眷顧的地方,盛產各種各樣平價又美味的特色美食。不管是正餐,還是街邊小吃,中式還是西式,都各有特色,總能讓你大快朵頤!
臺灣海鮮 由于臺灣的海島地形,幾乎到處都能吃到剛捕獲上岸的新鮮海鮮。除了漁港之外,市區(qū)內的海鮮餐廳也是不錯的選擇,交通還很方便,不管是煎、煮、炒、炸,甚至最熱門的魚生,部分夜市也有海鮮制成的小吃,例如鹽酥魷魚、烤魷魚等。
蚵仔煎 蚵仔煎絕對是臺灣最有名的小吃之一了,以肥美多汁的鮮蚵(蚵仔為閩南語,其實就是牡蠣)加上雞蛋、茼蒿菜,再勾芡太白粉煎成餅狀。上桌前淋上甜辣醬料,你就可以嘗到蚵仔的鮮美,以及餅皮的香甜滋味了。
鼎邊銼 福州名叫“鍋邊糊”。里面有肉羹、蝦仁羹、金針、香菇、木耳、魷魚、小魚干、竹筍、高麗菜,內容豐富,是標準的湯好料多。主菜是白白嫩嫩的一片稱之“鼎邊銼”!颁S”是臺語,為爬滾的意思。其制作是用米磨成米漿,沿著大鍋鼎邊滾下,米漿滑滾的動作叫銼,所成白白一片,就是鼎邊銼。
棺材板 將面包切成薄薄的面包塊,下鍋油炸,炸到金黃色后撈起,掀起炸酥的一面,把中間挖空,再裝入由雞肝、雞腎、雞肉、豌豆、馬鈴薯、胡蘿卜、地瓜粉、墨魚和蝦仁等精心調制的作料以高湯煮成再用些牛奶芶欠,再于面包面上蘸上醬料,就成了大名鼎鼎的棺材板了。
雞排 雞排也許并不是一道難得一見的小吃,但是難得有像臺北一樣熱愛雞排的城市。在臺北的大街小巷上都能看到很多人手里捧著金黃酥嫩的雞排。無論是油炸還是碳烤,臺北的雞排都是香酥嫩滑。只有你親口嘗一嘗,才能感受到臺北對雞排的這份執(zhí)著和用心。
甜不辣 甜不辣是將魚肉或者蝦肉打成漿,加些淀粉、肉、海鮮等,弄成長條狀,再下油鍋炸成“甜不辣”。
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是臺灣“泡沫紅茶”文化中的一種,雖然只是在奶茶中加入木薯粉圓,但卻成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飲料與小吃之一。
臺灣特產
臺灣水果 臺灣島北部屬于亞熱帶氣候,南部屬于熱帶氣候,北回歸線橫穿臺灣的中南部,又加上多為高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0多座,所以臺灣的氣候還是比較多樣性的,也造就了臺灣水果的多樣性。
鳳梨酥 鳳梨酥相傳最早起源于三國時期,其鳳梨閩南話發(fā)音又稱“旺來”,象征子孫旺旺來的意思,而鳳梨亦是臺灣人拜拜常用的貢品,取其“旺旺”“旺來”之意,所以在當代臺灣婚禮習俗中,也是廣為應用,深受民眾喜愛。
金門高粱酒 金門高粱酒是我國臺灣地區(qū)的三大名酒之一,銷量一直很大。其中白金龍酒、陳年高粱酒每年供應量都以100萬瓶的速度上升。金門高粱酒香醇甘洌,風味獨特,深受當?shù)叵M者喜愛。
烏龍茶 烏龍茶(oolong tea),亦稱青茶、半發(fā)酵茶及全發(fā)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漢族特色的茶葉品類。
其他特產 臺灣怎么可能只有這幾樣特產?歡迎去過臺灣的小伙伴們積極在評論區(qū)補充答案!
臺灣景點
1、臺北故宮博物院:臺灣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館內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0萬件。
2、臺北101大樓:位于臺北市信義區(qū),是臺北最顯眼的地標性建筑。
3、七星潭:花蓮縣唯一的縣級風景區(qū),鄰近太魯閣公園、東海岸和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qū),是看夜景、賞星辰的好去處。
4、中正紀念堂:為紀念蔣介石而建,園區(qū)內分布著中正公園、牌樓、圍墻、瞻仰大道、劇院、音樂廳等建筑,如今已是臺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動廣場、文藝表演中心。
5、阿里山森林游樂區(qū):有神木、櫻花、云海、日出,是阿里山名揚四海的四大勝景。還有70多年歷史的高山鐵路,途經熱、暖、溫、寒四帶,景致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自然博物館。
6、太魯閣:太魯閣森林公園位于花蓮縣的北部,占地92000公頃,三面環(huán)山,一面緊挨太平洋。園區(qū)內擁有眾多景點,自行車界著名的KOM自行車登山王挑戰(zhàn)賽就是在位于太魯閣國家公園東境的武嶺舉行。
7、淡水漁人碼頭:位于新北市淡水區(qū)西端的觀光景點,距離淡水約5公里
8、九份:因電影《悲情城市》和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而名聲大噪,是一個充滿文藝氣息的地方。
臺灣節(jié)慶
臺灣慶典活動可分為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慶、地方民俗慶典與原住民祭典等種類。傳統(tǒng)節(jié)慶春節(jié)、端午節(jié)及中秋節(jié)為三大主要傳統(tǒng)節(jié)慶。而元宵節(jié)也非常受重視,因此有關它的慶典特別多。一般除了祭祖、猜燈謎、吃元宵湯圓外,最熱鬧的要屬“迎花燈”及“放天燈”了!另外,臺南的“鹽水蜂炮”也是元宵節(jié)當天的重頭戲。
“放花燈”向來被視為元宵節(jié)的代表,全臺北、中、南各地都有許多燈節(jié)活動慶祝,其中最熱鬧的要屬“臺灣燈會”、“臺北燈節(jié)”、“高雄燈會”。
地方民俗慶典
(1)媽祖遶境:每逢農歷3月媽祖誕辰,全臺各地如臺中縣大甲鎮(zhèn)瀾宮、彰化縣鹿港天后宮、云林縣北港朝天宮、嘉義縣新港奉天宮、臺南市大天后宮等廟宇都會擴大舉辦祭祀、進香、遶境等活動,其中尤以臺中縣大甲鎮(zhèn)瀾宮的媽祖遶境,歷史最久且規(guī)模最盛大。
(2)燒王船祭典:臺灣西南沿海著名的民俗祭典之一,原始用意為送瘟神出海,如今已演變成祈安降福的活動。其中東港燒王船場面最為熱鬧盛大,聞名全臺,除廟會活動外,最后一天的燒王船儀式更是整個祭典的高潮。
原住民祭典
臺灣原住民分為阿美、泰雅、卑南、布農、排灣、達悟、魯凱、鄒族、賽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及撒奇萊雅等13大族群,們常常藉由祭典、儀式、歌舞、競技等來表達對天地鬼神的崇敬。如阿美族的豐年祭、賽夏族的矮靈祭、布農族的打耳祭、卑南族年祭、達悟族飛魚祭等,都極富特色,很具觀光價值。
(1)豐年祭:是阿美族人最盛大的活動,于每年7、8月間舉辦。豐年祭中常見的祭典儀式包含有成年祭、迎賓舞、豐年舞、耕種舞、捕魚祭等,整個過程包含迎靈、宴靈和送靈三階段。打耳祭是布農族一年中最重要的祭典,約在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舉行;祭典主要分成狩獵、射耳、烤豬肉、分豬肉、獵槍祭、夸功慶、成巫祭等幾個主要活動。
(2)戰(zhàn)祭(Mayasvi瑪雅斯比):是鄒族部落中最神圣的祭典,主要供奉征戰(zhàn)之神,即戰(zhàn)神和司命神,除向其祈求戰(zhàn)力外,也藉此求得神靈的庇佑,并含有激勵族人士氣的功用。
(3)矮靈祭:是賽夏族最重要的一項傳統(tǒng)祭典,約在農歷10月15日左右農作物收成之后舉行,為期4天3夜。整個矮靈祭分為告靈、迎靈、會靈、娛靈、送靈等幾個主要儀式,其中尤以迎靈最為神圣,只容本族參與(一般游客只能參加會靈及娛靈兩種儀式)。
(4)卑南族年祭:卑南族的“猴祭”及“大獵祭”合稱為“年祭”;近年來,各村落間會輪流舉辦“聯(lián)合年祭”,持續(xù)將卑南族的特色發(fā)揚光大。
臺灣住宿
臺灣有非常多的酒店和民宿可供選擇?梢渣c擊以下網(wǎng)站查看住宿信息:
——————————我是提醒的分割線【BIKETO美騎網(wǎng)】——————————
因為政策年年變化,本攻略可能有需要更新的地方。歡迎各位讀者留言分享你所知道的最新消息,如有采納,美騎編輯將有小禮物送給你。
傳送門:《經典路線 | 環(huán)臺灣騎行攻略(海線篇)》
本文信息根據(jù)網(wǎng)絡資料綜合整理,特別感謝螞蜂窩、芒果網(wǎng)、百度百科
特別說明:未標明來源的圖片來自網(wǎng)絡,若知來源,請告知小編Max
責任編輯: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