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回溯《騎手》之路:從小說騎到現(xiàn)實
前言:荷蘭作家Tim Krabbé的小說《騎手》(The Rider)初次發(fā)行于1978年,它將現(xiàn)實和虛構(gòu)相結(jié)合,用150頁的短小篇幅刻畫出了一場150公里的公路車賽事中的種種精彩。這本作品深深抓住了騎行文化的精髓,它并不是以平鋪直述的方式來描寫,而是充滿了文學(xué)性的手法。它既是單車狂熱愛好者心中的終極佳作,也同樣也吸引了大批的“鍵盤車手”。Ian Walton和兩位隊友從西班牙來到法國梅呂埃(Meyrueis),開始回溯書中所出現(xiàn)的路線,并把拍下的照片處理地非常有時代感,這是一次既真實又充滿yy的騎行。
在我在澳大利亞過上成功舒適的生活之前,追溯《騎手》里的路線就已經(jīng)在計劃之內(nèi)了。當我離開澳大利亞,前往巴塞羅那定居,并去體驗當?shù)氐尿T行生活和從事攝影工作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離這個計劃更近一步了。制定計劃、改變計劃、取消計劃、再次制定,一花就是4年,然而我知道,這樣的等待是值得的。
從敲定行程的那天起,無數(shù)次地重新閱讀這本書讓我更加堅定了決心,也提高了我對它的預(yù)期。我開始約伴,找來了常常一起組團騎行的朋友們,我們知道書上所寫的東西會變成現(xiàn)實呈現(xiàn)在眼前,我們會看到一樣的路、一樣的村莊、一樣的上坡和下坡。
我在想一路上能是否能看到書中描述的那樣——一群人在路邊注視著我們騎行,雖然這是小說,但也是基于現(xiàn)實的,說不定想法就成真了呢?
我們在巴塞羅那新區(qū)集合,開車4個小時去往梅呂埃(Meyrueis)——艾格爾山環(huán)線(Tour du Mont Aigoual)的起點。預(yù)計的下午三點出發(fā)被拖到了四點,所有人都遲到了。這次不是比賽,而更像是一次旅行或者說是經(jīng)驗分享。我們兩個人在前面興奮地說笑,后面這個睡得昏昏沉沉的二貨昨晚去見老朋友喝高了。
在法國,我們知道得早早地吃飯。因為作為西班牙人我們經(jīng)常在很晚的時候吃東西,可是法國的餐廳總是很早打烊。昨晚的餓肚子就是一次教訓(xùn)。
在離梅呂埃三四十公里左右,我們在一個小村莊的兩個餐館前停了下來,糾結(jié)在兩個餐館里選哪個,這時我們突然間看到了個牌子“距離艾格爾山35km”。看到這個名字才反應(yīng)過來,我們是已經(jīng)到了規(guī)劃路線上了嗎?沒有吧,但是好像很近了,難道已經(jīng)過了?算了,明天再說吧……
好吃又便宜的菜再加上Leffe Blonde啤酒,一下子就爽起來了。
到達梅呂埃后它沒讓我們失望,這是個漂亮的小村莊,晚上九點還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們起初擔心的晚上找不到吃的看來是白操心了。一條小河從村中穿過,村莊被群山圍繞,我的腦海里一邊想著書中的內(nèi)容,一邊在河邊的路上漫步。嘿,看吶!這一定是書中所描寫的那座橋……
“……兩個90度的過彎,之間有幾座橋串聯(lián)……”
“公路車大戰(zhàn)挖掘機”
我們把自行車從汽車中拿出來,在酒店辦好入住手續(xù),準備再喝點酒,結(jié)果沒有Leffe,所以就早早去睡覺了。
第二天我們準時地去吃早飯,巧克力可頌和難喝的咖啡,還好我提前做了功課,聰明地點了杯茶,然后在兜里裝了幾個用紙巾包著的可頌。
踩上腳踏時那一聲脆響,讓我想到這和這本1977年的書上所寫的不一樣,也讓我想起當年他們用的那樸實的革制狗嘴套。不過和書中相同的是灼熱的天氣,雖然我們比書中描寫的時間早了十多天(6月12日,書中是26日),但是暴雨來臨前的溫度和濕度簡直完全一樣,我們就在這樣的天氣狀況下穿過村莊,騎向峽谷。
“……左手邊是對面石壁下流淌的河水,右邊是更多的石壁,我們正在塞文山脈(Cévennes)的高地里穿行:這里就是容特峽谷(The Gorge de la Jonte)”
我們3個人的騎行小集團在這雄偉的峽谷里顯得是那樣渺小,容特峽谷的美景讓它成為極好的騎行地。持續(xù)二三十公里的緩下坡踩踏是一個很好的熱身。
“……又是30公里,在萊斯維蓋(Les Vignes)……”
沖刷出容特峽谷的容特河(The Jonte)陪完美騎了差不多20公里,之后我們就離開了它的流域。
“在一個小鎮(zhèn),兩旁的人群向我們鼓掌歡呼,從這兒我們開始沿著塔恩河(Tarn)騎行……”
塔恩河比容特河更大,它流經(jīng)的峽谷當然是美得讓人窒息……
“……歐洲最美的峽谷……”這里,騎行才正式開始。
“31km,這里是萊斯維蓋”
這是一路上第一個爬坡,公路從峽谷開始蜿蜒而上,我看著大汗淋漓的手腕和曬成黑炭的胳膊,回想起每年此時在加泰羅尼亞(Catalunya)的爬坡騎行,突然有了種自己是pro的錯覺。
這也是書中所描述的內(nèi)容,越來越多的原句在我腦海里不斷浮現(xiàn),而在我騎上車時,對于它們的理解才真正地加深。這樣的胡思亂想可能是因為太累而走神,但是又會在下一個坡或者隊友從我身邊超越時被拉回到現(xiàn)實。
在書上,這兒并不是最難的路線,即使實際上它有超級多的爬坡,要知道藝術(shù)總是高于生活的。我們都覺得在這里比賽簡直是要人命,一路上完全沒有休息點,爬坡要么巨陡要么巨長,不過路邊的罌粟花和100m路標倒是和書上所寫的一模一樣。
我們盡可能地去探索書中描述的路線,習慣性地去打印地圖、做標注、寫上村莊的名字
當我們到達Trèves的時候,大家達成一致,決定去找家咖啡館坐坐。為什么?因為這才是此行的目的啊,這不是比賽,而是體驗。我們很幸運能在小小的Trèves里找到一家咖啡館,并且坐在街邊的椅子上,喝著熱的咖啡,咀嚼著當?shù)氐氖澄铩Dz囊咖啡機做出來的咖啡當然很美味,友好善良的女主人給我們不斷地加咖啡、橙汁汽水和水,非常滿足。
之前本打算騎到坡頂?shù),但是我們的重點是書中所寫的路線,所以在這里掉頭回到梅鋁埃和那座通往終點線的橋,不過對于我們來說,不存在終點,只有更多的甜點和飲料,而此時,天上的積雨云也越聚越多。
回程的路我們一路狂飆,回想起整段路線從開始的壯觀峽谷和曲折爬坡到后來穿過艾格爾山后漂亮的村莊、美味的咖啡和點心,都是那么美麗而愉快。讓我能一直保持在三人小隊中的動力就是把自己想象成Krabbé,在騎行的過程中尋找書中所出現(xiàn)的一切。這次騎行已經(jīng)深深地被記入到我們的單車歷程中,它也會刺激我們想再來一次,看看會出現(xiàn)什么新的體驗。
騎行結(jié)束后的幾周,我又讀了一次《騎手》,現(xiàn)在我能在書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就像我在騎行書中路線時感受到的一樣。這更像是你在先看完一部小說翻拍的電影后再去閱讀原著,這時你心中的角色就是那個演員的樣子。
《騎手》就是這樣將騎行經(jīng)歷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相結(jié)合的作品,而且是一本讓你久久難忘的作品,你隨時都可以再次體驗,只要拿起Tim Krabbé的這本書,回到梅呂埃和艾格爾山就是了……
相關(guān)鏈接: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挪威公路騎行(上):巡!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挪威公路騎行(下):轉(zhuǎn)山》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新西蘭公路騎行:尋求完美之旅》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愛爾蘭公路騎行(一):威克洛山國家公園》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愛爾蘭公路騎行(二):黑樹籬和巨人堤》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愛爾蘭公路騎行(三):隱秘之路》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卡爾佩公路騎行:迷失在西班牙最美爬坡路(上)》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卡爾佩公路騎行:迷失在西班牙最美爬坡路(下)》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日本公路騎行:尋訪廣島和今治最美公路》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蒂羅爾公路騎行:阿爾卑斯的隱秘之路》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澳洲荒野漂流記:尋回騎行的初心》
責任編輯:Leoric
上一篇:獨行圣地大朝臺(一)初遇南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