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9年前就聽聞四進山的大名,記得當時有個說法,中間不下車騎上天文臺是爬坡初級班畢業(yè),爬上幕府山(當時還是碎石路)是中級班畢業(yè),而騎過60公里到達山下后,在中途不停爬上還是土路的四進山,就是南京地區(qū)的爬坡高級版畢業(yè)了?上в捎诜N種不巧,這家門口的山卻一直沒能成行,這次看到江蘇單車網(wǎng)的活動不能錯過,便和timo、datoo三人一起加入四進山4+2越野的活動。
飽餐一頓
南京剛剛進入三伏,梅雨的濕度還沒走掉,三伏的高溫就來了,這樣的天氣省去中途100公里滿是灰的馬路,而采用4+2方式直接上山,再美好不過了。車到橫溪,先腐敗起來,不過不要認為這是休閑之旅,10公里起伏路面一過,上山的大坡就直挺挺的豎在眼前了。
稍微修整過后,這5公里的爬坡開始了。一個大坡過后,視野頓時開朗,路沿著山邊修建,蟠龍湖就在下方,爬坡也變成了以下坡為主的起伏路,一路賞景再伴上下坡的風,竟然讓人忘卻了酷暑。不過下坡下的越爽,意味著馬上的上坡就越抖,這不,很快好日子就到頭了。
可能是因為幾年前的山間大火,四進山的樹木雖然茂密卻不高大,一路沒有遮蔭,水泥路反射著正午的陽光格外炕人,上坡開始,隨著速度的減慢,風也沒了,而89%的濕度更讓人如進蒸籠。四進山的上山路并不長,但也意味著坡度很陡,一路12檔慢慢爬,遇到坡道更陡的地方還要不停的來回劃之字形走。路邊也沒有任何的風景幫你打岔,翠色欲滴的兩側樹木卻不能給人帶來半點清涼。
到達山頂瞭望塔,可以從照片中感受到空氣中的濕度和熱度
也不知道多少個轉彎之后,終于看見四進山標志性的嘹望臺,不過最后幾道彎越發(fā)陡峭了,只能調(diào)到11檔位才能勉強騎了動,甚至踩踏下去車頭都有點微微翹起,需要把重心前移才能保證前輪不離地面。終于最后一個彎道過去,山頂?shù)搅恕?/span>
四進山一代本是層巒疊翠之地,可由于今天濕度過大,一切都灰蒙蒙的,站在山頂也沒什么可以觀賞的,不過最讓人痛苦的還是整個空氣仿佛被四堵無形的高墻框住,就是這毫無遮攔的山頂竟然也一絲風都沒有,人更是覺得比剛才騎車還有熱。大家也都不再講究,紛紛打起了赤膊,坐在了望塔下喝水休息。
不過和江蘇單車網(wǎng)出行,絕不會一條毫無景致的水泥路上山再原路下去的。下山走到一半,一個土路的路口右拐,頓時到了另一番天地。剛才毫無遮擋的水泥大路邊成了高樹參天的林間小路,兩側杉木和雜樹形成綠色的大幕,再加上下坡的速度,涼風習習,仿佛進入清涼世界。四進山的防火道和紫金山亦有相似之處,路面流暢,沒有大的落差,可以放速度,不同就在路狹窄一些。
就這樣一路下坡,杉木邊成了竹林,流水的沖刷也讓道路更加坑洼,更有越野的感覺。這四進山的野路,岔路還真是多,一向以方向感好能記路自居的我,幾個岔路口后就已經(jīng)完全糊涂部分東西南北了,終于鄉(xiāng)村的水泥路又出現(xiàn)了,大家買水繼續(xù)前行。
迎駕水庫
不過上了大路,熱浪又再次襲來,騎到迎駕水庫,這里的草坡倒是很不錯,各類技術黨們開始玩了起來。
技術黨們開始炫技了
不過這碧綠的草坪和清爽的湖水絕不如圖片中那樣清涼,休息一陣卻越休息越熱,雖然才騎了30公里,大家卻都已歸心似箭,開始喊著回去了?蓻]想到這最后一段十多公里的回去平路,卻比爬坡都累,這時已經(jīng)4點,太陽卻似乎越發(fā)的厲害了,一路暈暈乎乎騎回去,10公里喝掉了2瓶水!終于橫溪到了,修整上車,帶著對熱水澡和空調(diào)房的期盼踏上歸程……
東南部山地越野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Leo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