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騎行穿越肖坑大峽谷:穿越篇
探尋龍池三瀑:
如果說小梁的天目山穿越是從犀利潘的一張手繪地圖開始,那我們的穿越就是靠的一段簡短的文字了,那就江蘇單車網(wǎng)上對肖坑峽谷林區(qū)穿越的攻略。
畢竟是“無人區(qū)”的山林野路,又不知道確切路線,自然不敢掉以輕心,我們早早的就起來,準備早點出發(fā)務必在太陽下山去走出大山。峽谷的清晨格外的陰冷,已經(jīng)將近七點,卻依然不見天日,整個山林溪水都泛著冷灰,只有峽谷拐彎處的一片竹林,被陽光照的透亮,天空則是濃郁的鈷藍,仿佛用藍莓味佳得樂做成的垂天大幕。
吃完農(nóng)家做的蛋炒飯,準備上路,一那次,突然發(fā)現(xiàn)崔萌的后胎又爆了,于是新的一天又從補胎開始,幾經(jīng)周折,等到正式出發(fā),已是上午九點,奠定了我們繼續(xù)不靠譜的節(jié)奏。
今天的第一站到不是趕路穿越,而是去龍池山瀑一探究竟。說到這里不得不說一下這個肖坑大峽谷。號稱華東第一的肖坑大峽谷其實以前如同浙西大峽谷一樣,是個開發(fā)比較充分的景區(qū),有竹排、漂流、棧道以及各種各樣的游樂設施還有80元的門票,那時候旅行團也紛至沓來。
可是08年的大水將道路等設施全部沖毀,之后就沒人再出錢修復,就不再收門票,慢慢冷清下來,成為人跡罕至的地方,最多也就小長假有個一兩隊的徒步愛好者來此探幽。我們?nèi)サ凝埑厝倬褪沁@重要景點之一,沿著峽谷向上每走多遠,就看到一個右轉龍池三瀑的箭頭。一條塌方后還剩小半幅的柏油路沿著瀲瀲的溪水和絕壁蜿蜒向上,路上茅草叢生,路邊的構樹茁壯成長,將整個枝葉舒展生長,貪婪的吸吮著太陽的能量。僅存的一點柏油路面已經(jīng)被風化侵蝕,間有大塊的巖石與傾倒的朽木擋在路中,這里是生機盎然和荒涼破敗的矛盾統(tǒng)一,短短的五年大自然就重新宣告這片大地的掌控權,甚至給人一點滅世之后的感覺。
就這樣路越走越小,草木越來要茂密,整個人都融入到這無盡的翠色中,直到前面路徹底塌方不見了蹤影,前面唯有的是大塊卵石灘和淙淙溪流,由于出發(fā)的遲又不知道后面的路,我們艱苦的扛車走了一段最后決定返回,留點遺憾給下次再來找個理由。
繼續(xù)爬坡:
龍池三瀑布小插曲之后,回到主路,按照路線的指引,下面就又是連續(xù)10公里的爬坡了,連起昨日的5公里,便是肖坑大峽谷的核心景區(qū)。袁中郎游至天目山時說到“山深僻者多荒涼,峭削者鮮迂曲,貌古則鮮妍不足,骨大則玲瓏絕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可這些毛病在肖坑絕對是不存在的。這里山峻高、谷幽晦、素湍綠潭、絕巘怪松、杉木成海、秋蘆如浪、楓青欒紅、修篁萌綠、梯田茶園古宅皆可入畫,萬千奇景何止七絕。這里更少汽車之轟鳴、游人之鼎沸、漫天之秸稈,唯有三五知己與兩輪清風相伴,其中妙趣又如何為外人道也。當然風景再美,也不能抵消爬坡的疲憊,哼哧哼哧一路從肖坑五隊爬到六隊,已經(jīng)到了700米的海拔,到了公路的最高處。
峽谷風光
面對峽谷的景色,爬坡即使再累,大家也很開心
騎行在幽靜的峽谷中
那水泥路爬坡結束之后是什么?越野路爬坡!只見右側一道土石混合的上坡防火道,百轉千回似乎永無盡頭,如是第一天看到,定會各個激動的要死,可今天看到,卻望坡興嘆,休息了好一會兒才鼓足干勁開始爬坡。這也標志著我們的越野穿越之旅正式開始了。隨著路越往上走,坡道也越陡,輪子下的大小碎石卸力的很,每踏一下都要向下滑一點,仿佛想到了蝸牛爬旗桿的數(shù)學問題,實在踩不動了,那就下來推吧。從兩側高高的蘆葦中穿行出來,左側突然豁然開朗,目既千里,層巒疊嶂合抱著星星點點的山村,再向上一點終于到了山頂,徹底將肖坑大峽谷甩在身后。
碎石路段爬坡開始
杉林穿越:
到了山頂,想想下面的一路下坡,大家都彈頭盔相慶,舉車、拍照、合影都是不能免俗的,路也很好找,下山的土路沒走多久就到了一片蘆葦蕩。這是一片高山濕地,可惜我們?nèi)サ臅r候連日沒有雨水,除了通過植被已經(jīng)看不出濕地的痕跡。
再向前沒多久就是杉山廟(鎮(zhèn)國寺)了,這個廟還真小,也沒有任何值得觀賞的地方,不過有時候拍照觀景到不在意有什么,而在意沒有什么。沒了繁復的雕花,沒有破壞式的翻修,沒有有礙觀瞻的垃圾桶和標識,沒有其他建筑的遮擋、沒有嘈雜的游客,這孤零零的一座小廟鉻黃的墻面在陽光的照射下映襯著酞青藍的天空,再有幾縷若硫酸銅里的絮狀沉淀的白云點綴其上,也倒是一番美麗的圖畫。走過衫山廟之間前面來了一隊徒步的驢友,他們是沿著龍池三瀑的小路一直攀登上來的,一問居然也是來自南京的,在這十一黃金周也是我們唯一遇到的游客了,真是太巧了,合影一張繼續(xù)前行。
正當我們懷疑是否走對路的時候,就看到江蘇單車網(wǎng)帖子中的木柵欄門,據(jù)說整個山上這塊林地有人家散養(yǎng)了牛羊,這些木門是防止牲畜下山的。過了這道門,原來的土路就結束了,變成了草木茂密的碎石小徑。這條小路與山間的溪流如同DNA的兩條核苷酸鏈一般交匯糾纏分分合合,可惜我們?nèi)r正值苦水季節(jié),更多的成為裸露的河床和娟娟細流,不能像上次曉鷹那次踏水溯溪,是一大缺憾。整個穿越,路雖然小,但岔路并不多,一路按照江蘇單車網(wǎng)的指示——沿著電線桿走就行了,倒也沒走錯什么路。
整個路還算流暢,基本都能全程騎下來,直到路的盡頭,電線桿也不見了,這里就是曉鷹特別提醒的最容易走錯的地方。據(jù)他介紹這是一個三岔路口,可我們只能看見右拐和直走的路,這兩條路都已經(jīng)不像路的樣子,左側根本就是森林,茂密得不能踏足半步,更不用說騎車,但想到曉鷹一再強調(diào)看不到電線桿了就要左拐,我們便繼續(xù)向前尋找左拐可能的入口。沒走多遠,就發(fā)現(xiàn)左側確實有條小的不能再小的“路”,我們狐疑滿腹的向前探尋,突然看到左側有了一個電線桿,讓我們一下子增強了信心,再向里走一點,路稍微能夠看出一點路的樣子,兩測都是高大的杉木,這不就是肖坑穿越的標志性照片的拍攝地嗎!我們半推半騎,這條小路沒走多遠,就有看到了熟悉的景物——又一道木柵欄門。這里也是我們此行穿越的海拔最高點,打開虛掩的門,竹林之字彎的下坡路就在前方了!
爬坡到頂,下面的路線又相對清楚了,自然也就輕松不少,開始吃午飯,將帶的壓縮餅干、牛肉干、巧克力和飲料全部掃蕩一空,吃的飽飽的準備下山。這段竹林下坡坡度到不是很陡峭,但路面本身有極大的傾斜角,不剎車飛出去,稍微帶點剎車立馬側滑飛出去,地上更是擠滿了厚厚一層落葉,不管是1010還是corssmark再次都成了1.1的公路胎,完全抓不住力。而這Z字形發(fā)卡彎還真名副其實,完全沒有空間給自行車轉彎,推車時候都要扛著轉個彎,對于這樣的路,萬年推車黨的我倒是不介意的,大家都推反而更好。可這路就算是推車也不是那么省事的,一路上都要帶著剎車把自行車做登山杖,而自行車的后輪也數(shù)次不斷的側滑掉到山崖下。不過想想好不容易爬上來的坡,下山還不能爽到,倒是有些遺憾,就這樣一路磨磨蹭蹭向下走去,兩側的杉木、大葉樟變成了竹林,路也慢慢的寬了一些,小亮再也忍不住了,畢竟帶了軟尾來總不是為了爬坡的,上了車騎一段推一段。
又過了幾道彎,前方突然開闊起來,茂密的竹林被低矮的茶樹代替,前方是一兩戶人家,再遠處層巒疊翠,遠山如屏,從茶園大坡騎下,本次“無人區(qū)”穿越也畫上完美的句號。
在農(nóng)家稍事休息,我們就開始了這次旅行最爽的一段——銅鼓嶺下坡。整個一段7公里長的類似紫金山老防火道的土石混合下坡展現(xiàn)到我們面前,不過就算是下坡也會厭倦的,一路顛簸十幾分鐘后手也麻了,腿也麻了,甚至視線都顛簸的模糊了,當然,下坡都下膩了不得不說是一種和錢太多不知道怎么花一樣,再痛苦也是一種幸福。
銅鼓嶺下坡
路邊靜謐的水潭
到了坡底,路變成了水泥路,又變成了柏油路,越騎越寬,兩側的風景倒也不賴,有山有水還有襲人的桂香,不過經(jīng)過這一天半的騎行,便不再放在眼里了,一路接近30的速度刷到石臺縣城。石臺縣城倒是終于讓我體會了黃金周的感覺,走了幾家住宿都價格提高了很多,最好折疊哥通過諾基亞某個自帶的功能幫我們找到了一家綠色,三人間75元就搞定,居然還有院子和可以俯瞰縣城全景的露臺,洗去一身的疲憊后,上街覓食,在美食街上吃起了土菜,看著夕陽中熱熱鬧鬧的人群車流,和美食街一桌接一桌的饕客,反倒有種重返俗世的親切感,看來人總歸是個怕單調(diào)的物種,再好的棲隱之地,真出纏結室怕也是無聊的受不了的。
小伙伴們的合“影”
預告:未完待續(xù) 敬請期待 《騎行穿越肖坑大峽谷:賞湖篇》
責任編輯:Leoric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