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jī)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穿越山水畫廊:新安江—石潭越野騎行
DAY1:
從歙縣漁梁出發(fā),南大車協(xié)的我和timo、datoo、imcold、小輪妹子5人小隊隨著江蘇單車網(wǎng),一路沿新安江單車越野穿越至深渡,雨水漸行漸至,天空煙霞明滅,白日時隱,時近清明,皖南草長,兩側(cè)桃紅梨白,老樹新芽,修篁映水,苔痕皆綠,更有菜花若金毯鋪地,古樟似楓槭落紅。
我們的五人小組
漁梁煙云
騎行在油菜花田間
雨后新安江
雨后新安江山色涳濛,水光氤氳,一路更有輕舟野渡、粉墻黑瓦,飛瀑清泉,嶙峋絕峴點綴其間,人若騎行于山水畫卷之間,江對岸,亦有一隊常州騎友,紅綠藍(lán)紫各色騎行服隱沒在有菜花間,兩岸對喊遙呼,互相成為對方畫卷中的風(fēng)景。
和先鋒騎士團(tuán)出行,滿是汽車尾氣的大路是不會走的,而另辟蹊徑,所行之路或村舍間青石鋪道,或江畔鵝卵石灘,或山間防火土路,涉水、碾草、扛車、過橋,此等野趣不可為山馬黨道也。最喜歡的還是菜花田埂上只能一人通行的羊腸小道,側(cè)面望去,人若暢游在金色的海洋里。不過對于騎行的人,可不敢在意兩側(cè)的風(fēng)景,都好像莊子筆下的佝僂丈人,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田埂之知,不反不側(cè),不以萬物易腳下單車。不過就算如此小心,也還是不是有人中招,但有茂密的菜花保護(hù),墜入田間,身上只沾了點花粉,連泥都沒有,身體就更無大礙。
溪流兩旁的村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風(fēng)格
山水畫廊
桃花流水
論單車過河的多種方式
碎石路段
如此路況的小道騎行略有危險
雨過天晴后一片金黃
巾幗不讓須眉
霞光初現(xiàn)
石潭古街
行至深渡,已是中午,一段起伏的柏油路過后,就進(jìn)入了昌溪,皖南的古村,大多一個風(fēng)格,高高的馬頭墻,穿村而過的溪水,古井祠堂,柏木楠木的大廳和精細(xì)的磚雕木雕,雖然美觀但沒啥驚喜。出了村子,繼續(xù)沿梯田向石潭走去,外面已經(jīng)藍(lán)天白云的大晴天,菜花就更加鮮艷了,若說煙雨中的新安江仿佛出自黃公望的筆尖,那午后斜陽下滿山油菜花的石潭就如同來到了馬蒂斯的畫中。其實油菜花本身并沒啥看頭,但它用自己鮮艷地近乎不真實的色彩將原本就明秀的山水增添一抹抹亮色。
DAY2
今日的石潭村落已經(jīng)和往日大不一樣,如潮水的游客將這里變成另外一個毫無特色的旅游村,大客、SUV、面包車把這本就不寬的街巷擠成了新街口一樣。大家安頓好行李,早早休息。第二天清晨,大家洗漱完畢,整隊出發(fā),在一出就是個400多米的大坡,這時候就是小伙伴展示實力的時候了,imcold同學(xué)開始不緊不慢行于隊尾,走至小半開始發(fā)力,直竄至首位,datoo、timo亦緊隨其后,小輪妹子也巾幗不讓須眉,32人的騎行隊伍中超越不少男子。
坡頂合影
石潭曉霧,一片朦朧
云開霧散后俯瞰小鎮(zhèn)
騎行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
道路上還有積水和淤泥
天空徹底放晴
清澈見底的溪流
(有江蘇單車網(wǎng)水印的圖片由曉鷹拍攝)
爬至山頂,只見迷霧籠罩不辨東西,眼前的村落古樹都是去色彩,唯有菜花還綻放著金黃,下山途中,霧氣漸漸散去,一束清晨的陽光穿過燕云,照在山下河谷的油菜花田上,甚是美麗,下到山底,已是晴天。我們沿溪水而下,繼續(xù)一路越野、玩水走到杞梓里鎮(zhèn),雖然路程不遠(yuǎn),卻也徹底盡興,便提前叫來了大巴,踏上回南京的歸途。
責(zé)任編輯:Leoric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