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騎行陜甘川——秦嶺漢中蜀道人文之旅
編者: 跨秦嶺漢中,游九寨黃龍,品兩漢文化,賞羌藏民風(fēng)。今年6月,三位遼寧車友騎行了一條極具特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與人文兼具的路線。三位車友對歷史細(xì)節(jié)和典故了如指掌,確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三位車友的旅程。(原文有刪節(jié))
結(jié)束旅行,回到家鄉(xiāng)-----遼寧遼陽。自6月6日啟程至21日到家,乘火車從遼陽,經(jīng)沈陽、鄭州到達寶雞,計2250公里。從寶雞開始騎行,翻秦嶺,經(jīng)鳳縣、漢中、陽平關(guān)、青木川、文縣到達九寨溝、黃龍,又經(jīng)平武、南壩、青川、普安、昭化到達廣元,在陜甘川三省交界地帶共計騎行1300公里,最后從廣元乘火車返遼,總計行程6000多公里?v貫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四大行政區(qū),途經(jīng)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五大地形區(qū),探尋嘉陵江、漢江、岷江、涪江四大河流源頭,騎行陳倉、連云、褒斜、金牛、陰平五條古道,飽覽秦嶺、甘南、九寨、黃龍景色,輾轉(zhuǎn)萬里,大慰平生。
行程安排:
6月6日18點—7日23點,沈陽北—寶雞火車;
6月8日,寶雞—鳳縣,騎行105公里,主要景點:陳倉古道、炎帝陵、大散關(guān)、秦嶺頂、嘉陵江源頭、消災(zāi)寺、鳳縣噴泉;
6月9日,鳳縣—勉縣,騎行175公里,主要景點:連云古道、褒斜古道、酒奠梁、柴關(guān)嶺、張良廟、蕭何追韓信處、石門水庫、褒姒故里;
6月10日,勉縣—青木川,騎行155公里,主要景點:定軍山、武侯墓、武侯祠、馬超墓、漢水源頭、金牛古道、陽平關(guān)、青木川古鎮(zhèn);
6月11日,青木川—甘肅文縣,騎行125公里,主要景點:雞鳴三省姚渡鎮(zhèn)、陰平古道、玉壘關(guān);
6月12日,文縣—九寨溝隆康村,騎行115公里;
6月13日,游覽九寨溝;
6月14日,隆康村—川主寺鎮(zhèn),騎行90公里,主要景點:九道拐、甘海子、弓杠嶺、岷江源、小西天尕米寺;
6月15日,川主寺—松潘縣小河鄉(xiāng),騎行90公里,主要景點:川主寺、雪山梁、黃龍景區(qū)、丹云峽景區(qū);
6月16日,小河鄉(xiāng)—平武縣水觀鄉(xiāng),騎行150公里,主要景點:小河古城、平武報恩寺、江油關(guān)遺址;
6月17日,水觀鄉(xiāng)—劍閣縣普安鎮(zhèn),騎行126公里,主要景點:東河口地震遺址、金子山石擋關(guān);
6月18日,普安鎮(zhèn)—昭化鎮(zhèn),騎行70公里,主要景點:翠云廊、劍門關(guān)、古蜀道、大朝驛站、昭化古鎮(zhèn);
6月19日,昭化鎮(zhèn)—廣元市,騎行25公里,主要景點:昭化鎮(zhèn)桔柏渡古渡口、擺宴村、廣元皇澤寺、鳳凰樓;
6月19日22點50至 21日11點,廣元—沈陽北火車;
6月21日午后,沈陽北站—遼陽,騎行 65公里,安全到家。
途中重要看點記錄
大散關(guān)
終于來到夢寐以求的“大散關(guān)”,上小學(xué)的時候,“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fēng)大散關(guān)”的詩句就曾勾起過無限的遐想,后來讀史書,又知道,大散關(guān)起自西周,為關(guān)中地區(qū)四大古關(guān)之一,自古以來,為川陜咽喉,是商旅輻輳,文人雅集之所,更是歷代兵家拼死爭奪的要隘。秦漢之際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經(jīng)過這里;漢末三國時期,諸葛亮六出祁山,有兩次經(jīng)過這里;唐朝安史之亂,唐玄宗逃亡入蜀,走的也是這里!杜f唐書》卷十記載:辛丑(7月20日),發(fā)扶風(fēng)郡,是夕,次陳倉(陜西寶雞陳倉)。壬寅(7月21日),次散關(guān)……相傳,老子西游遇關(guān)令尹喜于散關(guān),授《道德經(jīng)》一卷;曹操過大散關(guān)留下了《晨上大散關(guān)》的詩;唐代王勃、王維、岑參、杜甫、李商隱等曾留有詩篇,特別是宋代陸游、蘇東坡描寫大散關(guān)的詩詞最多,影響也最大。我們怎能不來。
寶成鐵路
寶成鐵路,是新中國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條工程最為艱巨的鐵路,其中,在觀音山附近,為了克服地勢高差,以3個馬蹄形和1個螺旋形(“8”字形)的迂回展線上升,線路層疊3層,高度相差達817米,是為鐵路史上著名的觀音山展線,在觀音山站就可以看到三層鐵路重疊的場面,堪稱騎跡。
酒奠梁途中
酒奠梁,因當(dāng)年劉邦在此灑酒祭天,而得名。
古代驛站遞鋪的痕跡
柴關(guān)嶺
柴關(guān)嶺,鳳縣和留壩縣的分界。清代曾國藩曾有詩:
我行度柴關(guān),山關(guān)驚我馬。密雪方未闌,飛花浩如瀉。
萬嶺堆水銀,乾坤一大冶。走獸交橫奔,凍禽竄荒野。
揮手舞巖巔,吾生此瀟灑。忽憶少年時,牽狗從豬者。
射虎層冰中,窮追絕壁下。幾歲馳虛名,業(yè)多用逾寡。
久逸筋力頹,回頭淚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