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重要的單日賽可不是浪得虛名的,巴黎-魯貝讓25支參賽車隊耗費數(shù)十萬,甚至上百萬歐元去準備合適的器材,而它的冠軍獎金只有可憐巴巴的3萬塊。為了保證車手們平安度過這50幾公里卵石路,各大車隊可謂各出奇謀,奇葩不斷。下面讓美騎君帶大家來看看出現(xiàn)在魯貝賽場上的裝備,看看今年又有什么新趨勢。
“九月哥”范馬克領銜的荷蘭樂透車隊,Bianchi Infinito CV是去年全新推出的古典賽型號
廠家煞費苦心給范馬克弄了定制版涂裝,可惜他今年的表現(xiàn)不咋地
Countervail減震技術是Bianchi的看家本領
Mavic Open Pro輪圈配合Mavic SSC管胎,經典搭配,歷久常新(個別備用車能見到)
克里斯托弗在各路賽場大開殺戒的Canyon Aeroad CF SLX,你確定拿來跑魯貝真的好?
直裝式后剎車(2個安裝孔的型號)帶來更大的寬容度,輕松容納大輪胎
不只是克里斯托弗,喀秋莎車隊大部分人都用了Aeroad,結果有目共睹……
天空車隊搶鏡的Dogma K8s,關于K8s和Aeroad CF SLX的對照,
參見:http://www.1gmeiykl.com/product/bikes/news/22132.html
細看一下這個只有90克的dss避震器
水壺架的防滑做的很細致,大車隊的邊際效應是也
用Canyon車的也不只喀秋莎在作死,看看移動之星(別被第一輛Ultimate騙了,后面一大排全是Aeroad)!當然這支車隊也沒有什么好下場……
再看一眼移動之星車隊的新款SRM x CP2015款功率計
BMC是低調出人品的節(jié)奏,全新的GF RBX沒有太隆重的推出,不過這款專為魯貝量身定做的車款相對老款的GF01科學了好多
代表BMC技術頂端的Impec實驗室把很多技術用在其他車型上,包括這款
GF RBX相比GF01,后上叉和前叉的寬容度都大了很多,配合這款非常流行的非套件夾器,容納28~30mm的管胎毫無壓力
副剎車也是不少車手選用的配件,BMC車隊的高端一些,是碳剎把
布列塔尼車隊改用Look 675來征戰(zhàn)巴黎-魯貝,與常規(guī)版本相比,這個型號的前后叉有較大寬容度,軸距也大了一點點
布列塔尼車隊沒有向輪組贊助商American Classic要求更多的輪組
常規(guī)的Strada管胎換成巴黎魯貝專用版,寬度28mm
布列塔尼的隊車有特殊的纏把帶方式
手表橫著裝在把立上比較穩(wěn)?
佳能戴爾清一色的Synapse古典賽專用長距離舒適性戰(zhàn)車
Sebastian Langeveld有定制涂裝的版本(圖片來自環(huán)法蘭德斯)
SISL2,市售最硬的曲柄之一,搭配53-44主流巴黎-魯貝盤片
Arundle不銹鋼水壺架,你會發(fā)現(xiàn)各大車隊的水壺架也很考究
有沒有人覺得佳能戴爾-佳明車隊的輪組和管胎好看?
科菲迪斯的隊車Orca與常規(guī)版本涂裝不一樣,管胎和把帶也是很豐腴
科菲迪斯車隊某車手配置的牙盤很有趣,SRM功率計、Vision的計時賽大盤
三層把帶會不會被人鄙視……
某科菲迪斯車手看來是雙手不離橫把位
MTN車隊的優(yōu)化版R5,軸距更長,前叉偏移值(Rake)更大
歐洲汽車的Tacx碳纖維水壺架,配上膠布比較穩(wěn)妥
歐洲汽車沒有負角度的Deda把立,用FSA的把立遮掉商標使用
在28乃至30mm成主流的情況下,這是哪家的孩子敢如此大膽?
Specialized聯(lián)合FMB出品的管胎裝備在3支Specialized贊助車隊上,28和30的寬度自由搭配
世文的超寬管胎,甚至真空胎都有機會登場
艾迪·默克斯牌戰(zhàn)車上的維多利亞石頭路專用管胎
看看站上最高領獎臺的戰(zhàn)車!
剛出生的孩子的腳印還有那個My Knoaky小木片是德根科伯的標志
橫把位安裝了變速按鈕,沒有剎車,這就是冠軍選手的邏輯
Giant Defy通過巧妙的幾何來達到避震效果
因為輪胎實在太寬,機械師要加裝一個額外的線管松緊器來釋放夾器
魯貝一戰(zhàn),這款夾器快要脫銷了
某捷安特-阿佩辛車手的配置,橫把位剎車、變速按鈕、沖刺變速按鈕一個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