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房200KM第六季11月2日在河源落下了帷幕。經(jīng)過200公里的角逐,經(jīng)受了不同的路型、路況、天氣等考驗,在下午一點左右陸續(xù)有車手返回到終點,拿到了他們最后一個簽到印章,成功收獲活動獎牌。
先說活動的路型和路況。在活動中包括起終點在內(nèi)擁有4個簽到點,而這個4個簽到點也把整個賽段分為三個部分,不同部分給車手都帶來不同的體驗。
第一部分:河源體育館至紫金鎮(zhèn)廣場,全長74公里。這個路段以平坦的馬路為止。眾多車友表示這一部分難度不大,宛如郊游。但不像其他業(yè)余賽事,磨房200KM并沒有完全封路。在這個部分可能會遇到較多的機動車輛(包括貨車等重型車輛),因此在享受這段舒適的路段的同時,需要多留心眼,留意對面和身后會經(jīng)過的機動車和領(lǐng)騎車手的指令。
第二部分:紫金鎮(zhèn)廣場至仙坑八角樓,全長約61公里。路程雖短,但是這段卻考驗車手全面的技術(shù)和體能。因為這部分正式進入了農(nóng)村路段,車手需要連續(xù)爬坡,而被重型車輛破壞的馬路和土路都時而出現(xiàn),對于不是騎行山地車的車友需要格外留神。狹窄的道路也時常出現(xiàn)堵車的場景。艱苦的第二賽段使得不少車手都出現(xiàn)抽筋的初像,需要停下來在路邊拉筋。但無盡風光在險峰,這也是本次磨房200KM風景最漂亮的部分。
第三部分:仙坑八角樓至東源廣場,全長約65公里。在經(jīng)過第三簽到點后,車手終于可以如獲新生,爬坡路段較少,顯得比較輕松。不過景色平庸,容易走神。而作為黎明前的黑暗,對于精神上的考驗遠比身體的考驗要大。
除了路況方面,天氣也是一大考驗。BIKETO記者昨天抵達河源的時候還是陽光猛烈火辣辣的夏天,但只用了一晚的光陰,卻變成涼爽甚至有些寒意的陰天天氣。天氣的轉(zhuǎn)變讓車手覺得爬坡是無比幸福的事情,而下坡帶動的寒冷的氣流則是一種冷颼颼的煎熬。
作為一場可能中國最多人參加的騎行活動,磨房200KM從前一天的簽到開始給BIKETO記者留下了很多印象。以“車海奇觀”為題,除了形容活動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場景外,還有其多樣化的參與活動的自行車、五花八門的騎行服,還有沿途的風景,這些景觀事物都是在BIKETO記者采訪過的國內(nèi)國外賽事和活動中看不到的,是一場非常獨特的騎行活動。它既給車友很多新鮮又獨一無二的騎行體驗,同時也帶動了騎行路線一帶的消費,F(xiàn)在我們就通過一張張圖片來看看活動“盛世奇觀“。
活動的第一天從當?shù)靥厣呢i腳牛肉粉開始。早上5點多,不少早餐店已經(jīng)坐滿參與活動的車友。
這是BIKETO記者采訪過的最早出發(fā)的活動。還處于黑夜之中的時候,大家就需要準備這場聲勢浩大的活動。
南方進入秋季以后,6:30這個出發(fā)時間點天色才漸亮
由思帕客設(shè)計的磨房200KM紀念版騎行服。穿上它還可以擁有特權(quán)——可以在第一排出發(fā)。
來自中山的KM21車隊呈現(xiàn)的中國夢的騷紅騎行服
各地捷安特車店組織的隊伍穿上了今年捷安特-禧瑪諾公路車隊隊服。捷安特的車友參加人數(shù)眾多,儼然成為黑白的海洋,呈現(xiàn)蔚為壯觀的畫面。除此以外,這也是BIKETO記者經(jīng)歷過的第一場推車出發(fā)的活動(人數(shù)太多了)。
車友參加磨房200km,百分之九十的原因表示因為龐大的活動人數(shù),能跟那么一大群車友參與騎行全程是一件很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而在出發(fā)不久,一段上坡的路面上就堵了車,大家只能乖乖推車,從而形成了這一幕“車海涌動上云霄”的奇觀。
前面有一行車道在修路,而另一車道被另外方向的車擋住。車友只能再次下車排起隊來。
紫金縣體育中心廣場,完成了簽到的車友分布在各個角落休息,也是密密麻麻。
車手需要在限時時間內(nèi)在通行證蓋滿4簽才有終極大獎
現(xiàn)場的義工組織大家簽到。據(jù)悉,服務(wù)本次活動的義工有600多人。
車友在自己的鞋上簽到,非常有新意。
右邊這位哥們穿的莫非是“美國隊長”版騎行服
帶著相機去騎行,也是磨房200KM的特色。
來看看今年磨房200KM上有哪些奇特的騎行設(shè)備(這個頭盔絕對是奇葩)
鮮能在公共場合露臉的折疊黨在公路黨和山地黨前也毫不遜色,而且“陣容”龐大,足以證明小輪子走200公里也沒問題。
這位折疊黨所屬車隊的特色是下身都要圍著“草裙”,無論是男生或女生都要圍上了。
在這場千奇百趣的騎行盛宴中,胖胖胎也加盟了。
而令BIKETO記者驚訝的是竟然還有雙人自行車參與騎行
200KM的騎行已經(jīng)屬于自行車界的馬拉松騎行活動,因此補給方面很重要。而每支車隊準備最多的莫過于是香蕉,據(jù)稱車隊后勤車都會準備幾百斤香蕉。
這位千里達的車友邊騎邊補充能量
對于馬拉松式的自行車活動,機械故障也是常發(fā)生的事情。這位車手則遇上了掉鏈問題。
而一位天涯騎驢的車友則被扎破了輪胎,正在求救。
對于這樣的馬拉松活動,車友還要應(yīng)對不同的路面。在二簽之后,車手則需要面對一段城市越野路。
雖然路況比較糟糕,而且還有其它車輛爭道。但是這也是活動甚至是人生的一部分,正所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經(jīng)歷了一些艱難的路況后,無盡的美景在眼前。
一級一級的茶樹田
車手在漆黑的隧道中的“鬼叫聲”讓BIKETO記者以為還在過萬圣節(jié)
仙坑作為第三個簽到點,景色如“仙”景,但絕對不“坑”爹。在仙坑八角樓俯瞰的景色相當不錯。
騎行在金燦燦的稻田,遠方還有老建筑。騎行在此,經(jīng)歷更多的艱辛也愿意。
不少車友都抱著旅游觀光的心態(tài)參賽。騎行其次,觀光第一,趕快在舊社會的“土豪家”前拍張照。
坐在“土豪家”前準備下一階段的路程
能蹲在“土豪家”的門口玩手機也是不錯的體驗吧。無論騎行有多遠,我們依然是網(wǎng)癮少年。
當然還有青春靚麗的女性騎手
不過,給BIKETO記者心中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河源最純樸的風土人情。沿路都有小朋友自發(fā)為車友加油助威。
這是BIKETO記者心中的最佳照片:車友與小朋友擊掌加油。他們只是普通的車友,但通過騎行卻收獲這些小粉絲,霎時的感動不能言喻。
在上坡過程中,車友遇到動力不足的摩托貨車。于是產(chǎn)生了這樣的一幕:車手左手推自行車,右手推摩托貨車。有愛的情景還有很多,比如在仙坑賣糖水的村民遇到?jīng)]有帶零錢的車友,便直接說請車友喝,不收錢。滿滿的愛超越秀麗的風景。
經(jīng)過200公里的里程的摩托車之旅,BIKETO記者也終于能到達終點。
及時留下勝利的一刻
舉車慶祝
展示完成騎行全程的獎牌和四簽通行證
這場騎行活動也吸引了外籍車手參加,希望它日后能成為中國的騎行名片。
起點簽名了,終點還是要繼續(xù)疊羅漢一簽再簽。
最后送上女漢子單手舉車圖。磨房200KM是一場巾幗不讓須眉的騎行活動,我們期待明年再見。
責任編輯: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