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夢境與真實的史詩:Swiss Epic 最強最細參賽攻略
編輯注:張諾參加了今年的Swiss Epic,并順利完成了比賽,這一次他為山地車愛好者們帶來了詳盡的參賽見聞和參賽攻略,包括物品清單、消費明細、賽段詳情、參賽心得,如果你也正好想?yún)⒓用髂甑腟wiss Epic,或者想?yún)⒓右粓鲩L距離馬拉松賽事,也許這篇文章能夠幫到你:
Swiss Epic五天五個賽段,322公里,爬升12200米……和號稱”山地車環(huán)法賽“的南非Cape Epic齊名,但賽道更具挑戰(zhàn)!這是個極致的山地車越野騎行體驗!
提及瑞士,你會想到鐘表、阿爾卑斯、牛奶巧克力、軍刀...但這次我們?nèi)ト鹗孔钪降剀噭俚乇榷嗳召悾?/p>
這個賽事是“Epic”山地車多日賽系列賽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每年三月份在南非西開普省舉行的Cape Epic和每年11月在新西蘭南島舉行的The Pioneer,成功完成這三個賽事的選手將會獲得“Epic Legend”稱號,目前為止世上獲得該稱號的選手只有三位!
我認為該系列賽的精髓在于:賽道擁有壯美的景觀和多變的地貌,挑戰(zhàn)與享受并存;頂級的賽事團隊提供最到位的賽事服務(包括賽道設計、指引、餐飲住宿等);最最精華的是對團隊協(xié)作精神的考驗:兩人一隊,不但要求騎行能力,更加講求合作,否則完賽都會是個十分艱難的任務!,
前篇:賽前準備
事實上,在2018年3月底比完南非CapeEpic賽事回國后,我已經(jīng)沒有,甚至可以講失去了參加同類型賽事的欲望,因為號稱“山地車環(huán)法賽”的Cape Epic足以提供極致的參賽體驗,不僅是自行車賽事,我認為Cape Epic賽事可以作為所有戶外賽事活動的標桿。
但是,機緣巧合之下我們獲得了由美騎網(wǎng)提供的媒體參賽名額,報名費便宜一半,但是需要為美騎網(wǎng)結(jié)合參賽經(jīng)歷做報道,這是一舉兩得的事。再后來又獲得國酒茅臺、競賽風公司提供頂級騎行裝備等品牌的鼎力支持,參賽頓添動力與壓力!
繳納報名費、辦理簽證、預定航班火車、預定住宿、落實裝備與補給……雖然已有些出國參賽的經(jīng)驗,但前期的所有準備工作都不見得比騎車鍛煉輕松。參加這個Epic系列比賽要花不少錢,報名費包含組委會提供的各種服務:四晚傳統(tǒng)瑞士農(nóng)家樂住宿、賽事期間的正餐、賽事補給點能量補給與機械維修、賽后按摩、洗衣(第二賽段)、賽事行李包(及其轉(zhuǎn)運)、基本醫(yī)療急救、洗車、完賽獎牌和完賽服。
我的物品清單:
費用詳情:
報名費:每隊2100瑞士法郎(媒體名額優(yōu)惠,約13500元人民幣),網(wǎng)上銀行轉(zhuǎn)賬+140元手續(xù)費;
簽證:每人約1000元人民幣,申根簽證包含保險;
航班:每人往返航班約5000元人民幣;
火車:往返蘇黎世火車每人約人民幣1600元;
住宿:賽前賽后額外的三晚住宿費用共約3600元;
電話卡:人民幣140元;
補給食品:約人民幣1000元。
9月7日晚我與隊友在白云機場會合后一同飛往泰國曼谷中轉(zhuǎn),再于8日凌晨飛往瑞士蘇黎世,8日上午飛抵蘇黎世機場后,乘坐事前在網(wǎng)上購買好的瑞士聯(lián)邦鐵路班車經(jīng)布里格轉(zhuǎn)車前往賽事的出發(fā)地:位處瓦萊州、阿爾卑斯山脈中的貝特莫阿爾卑。由于環(huán)保的原因,這個位處半山的小鎮(zhèn)是無機動車的(CarFree Zone),所以要在山腳轉(zhuǎn)乘纜車上山,再由小電動車接載到下榻賓館,這一路真夠折騰!在山腳纜車站我們與來自香港的朋友,同為參賽隊伍的鄭澤誠(肥誠)和嚴浩煒(Kevin)、隨隊伙伴唐凌峯相遇,及后,另外兩位來自中國大陸的選手何嘉煜(Leo)、沙振江(沙子)和大家匯合。
▲我的車打包好連帶騎行裝備、補給品等物資裝箱后的實際重量為27.2公斤。購買國際航班機票時需要特別注意航空公司所提供的免費托運行李限額及其規(guī)定是否包含自行車,我選擇的航空公司是正常的標準:國際航班30公斤,包含自行車在內(nèi)。這個一定要特別注意,否則,行李超重要額外付費,托運行李中不含自行車的話要額外付費,都不便宜。不要因為機票本身的價格便宜而忽略航司的具體條款,得不償失。裝車箱既要輕質(zhì)也要結(jié)實,易于攜帶并保護好箱內(nèi)的器材。
▲飛機馬上準備降落蘇黎世時窗外的景色。北京時間9月7日晚21時從廣州出發(fā),經(jīng)泰國曼谷轉(zhuǎn)機,行程約11000公里,當?shù)貢r間9月8日上午8時我們順利飛抵目的地。換上在國內(nèi)買好的電話卡,取行李,步行數(shù)百米前往火車站繼續(xù)旅程。
▲火車站工作人員展示的搭乘班次與路線。瑞士的火車網(wǎng)絡十分發(fā)達成熟,但價格昂貴。相當于國內(nèi)的普快列車速度乘坐4、5個小時的單程單人的車票約合人民幣1600元而且還是次等車廂!哦對了,會英語是個好事但我們到的是瑞士的德語區(qū)。
▲火車窗外的美景;疖嚿线有專門的一節(jié)車廂用于放置自行車整車和大件行李,可見是專為騎行、滑雪、登山等運動而設。此處感受省略數(shù)千字。
▲下火車后走了幾十步路便到了可見有賽事宣傳橫幅到纜車站。從機場出來到火車站再到纜車站,期間的銜接很輕松!
▲纜車站里一個經(jīng)典的纜車廂展示!
▲我們乘坐的纜車夠大的,載重10噸!
▲纜車上升得很快,轉(zhuǎn)眼就到了白云間對視阿爾卑斯山,這感覺和騎車在路上對抗地心引力真可謂是天壤之別!
▲賽事橫幅在阿爾卑斯山區(qū)小鎮(zhèn)貝特莫阿爾卑。
▲當?shù)匚飪r實例。生姜瑞士法郎6.9元約合人民幣48元每公斤!這里是鎮(zhèn)上物價最實在的一家小超市,就在住處旁。
▲當?shù)匚飪r實例。350毫升可口可樂瑞士法郎2.3元約合人民幣16元,一樣大小的依云水瑞士法郎1.15元約合人民幣8元。
配圖15:住處所提供的豐盛的自助早餐。我們提前兩天到,每晚房費瑞士法郎200元。
▲忍受不了昂貴的外出就餐,我決定到上述的小超市采購食材自己下廚,這個決定是明智而實在的。
▲我們下榻的“農(nóng)家樂”。當?shù)匾曰、旅游度假為主,夏季是淡季。因為保護環(huán)境的原因,整個小鎮(zhèn)都是“Car Free Zone”禁止汽車行駛,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電動車。
▲騎車適應兼觀光的路上偶遇憨厚的當?shù)赝林!?/p>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所選出的世界自然遺產(chǎn)-阿萊奇冰川,到此一游。真的很壯美!
▲第一賽段按照之前提交的預計完賽時間來進行發(fā)車區(qū)域分配,我們排在D組,也就是第四組發(fā)車。每組每天發(fā)車相隔時間是7分鐘或10分鐘。
▲簽到區(qū)域有賽事紀念品發(fā)售,其中包括這件印有本屆賽事所有參賽者名字的T恤,能看到我們的名字么?領到的參賽物資全家福包括車頭號碼牌、身后號碼布、賽事手冊、行李包號碼牌、車架貼、賽段曲線圖貼、轉(zhuǎn)運行李牌、計時芯片、追蹤器
▲六位中國參賽車手景點合照。
▲第一賽段出發(fā)前合照(唐凌峯提供)
▲第一賽段賽道照片(唐凌峯提供)
▲第一賽段組別成績。排名13真的是很糟糕的表現(xiàn),因為我在爬最后的大長坡時出現(xiàn)了嚴重的身體不適加上抽筋,推著車走了很長一段,損失了很多時間!
▲第二賽段第一補給點。圖中可見贊助商提供的各種飲品包括電解質(zhì)、蛋白質(zhì)飲品、清水、能量補給茶、不是肉熬制咸味肉湯、可樂等等
▲第二賽段其中一個下坡點。每天都有一大段數(shù)百米海拔下降的變態(tài)技術(shù)下坡路段,各種各樣的石頭,時不時還有非常鋒利的出現(xiàn)在輪子前、樹根樹樁、毫無征兆的懸崖、不斷的手肘彎而且大落差、超長的高速彎墻下坡夾帶著指天坡……下到手軟,下到無剎車,下到體力不支,下到腳麻……
▲組委會提供的洗衣服務,參賽包里包含一個洗衣袋,第二天賽后將騎行衣物裝進去后交到指定地點處理,第三天賽后取回。
▲第二、三賽段的起終點,位于格雷興鎮(zhèn)中心的小廣場,草地上和帳篷里足夠容納數(shù)百人休憩。
▲第二、三賽段的組別成績,徘徊在組別第12、13名,與領先選手的距離漸漸拉開,的確強差人意但我已經(jīng)盡力了。
▲第三賽段完成,晚飯后我回到住處時發(fā)現(xiàn)沙子的車后轉(zhuǎn)點少了一個軸承,應該是比賽期間被顛掉了,大家都在想辦法應對~第二天早上沙子在當?shù)刈饬艘惠v27.5輪徑的軟尾繼續(xù)賽事。
▲第四賽段開始前,我們的行李集中轉(zhuǎn)運。
▲第四賽段在昏暗的天色中即將開賽,我們都擔心下雨,在山里氣溫不高又下雨作賽會令賽事更添煎熬,但后來天色漸晴,總算是好運。
▲第四賽段后結(jié)束后的頒獎儀式與第五賽段賽前簡報。賽事進行期間每天的安排都幾乎一樣,既簡明扼要也清晰到位,毫不拖泥帶水。
▲第四賽段結(jié)束后當晚大家一起到策馬特當?shù)靥厣蛷d聚餐,大家一起分享招牌菜,人均消費約¥400!
▲第五賽段第二補給點,享受豐富補給的同時遠眺馬特宏峰!
▲和完賽一樣激動的是竟然在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了Gary Fisher本尊!我和他聊了一通,原來他是到策馬特開會研究修建山地車騎行道的,他說這邊的騎行道開發(fā)也是近幾年的事,希望有機會也能到中國去干類似的工作,我深有感觸。。永铩た死锼雇懈ァべM舍爾,被認為是現(xiàn)代山地自行車發(fā)明者之一 。Smithsonian 雜志推薦 Gary 為“山地車之父”。“29er山地車開創(chuàng)者”)
▲我在第四賽段通過懸索橋,這個體驗的確十分難忘!橋連接了Grächen和采爾馬特間的步道點,屬于“歐洲小路Europaweg”上的一條高海拔徒步路線,采爾馬特、薩斯費、Grächen都在這條線路上。 因為它處于“歐洲小徑” 徒步路線之上,所以被稱為“歐洲之橋”從遠處看,像一條小項鏈,搭在兩個山頭上。
▲完賽合照!
中篇-賽段詳情:
賽事主要經(jīng)過三個城鎮(zhèn)分別是:貝特莫阿爾卑、格雷興、策馬特
賽事分組:男子組(黃衫)、女子組(橙衫)、男子大師組(40歲+,藍衫)、男子超級大師組(50歲+,紫衫),男女混合組(綠衫),所有參賽者必須年滿十八周歲
報到日:2018-9-10,下午1點-5點半
地點:貝特莫阿爾卑(Bettmeralp)Bachtla體育中心
比賽第一日:2018-9-11
貝特莫阿爾卑-貝特莫阿爾卑,賽程63公里,爬升2700米,關(guān)門時間8小時
線路亮點:多種地貌、阿萊奇冰川、Ernen懸索橋、從Fiescheralp到Fiesch的長下坡
比賽第二日:2018-9-12
貝特莫阿爾卑-格雷興(Grächen),賽程77公里,爬升2700米,關(guān)門時間9小時30分
線路亮點:羅納河谷(Rhone Valley)上方的高速小徑、遠眺馬特宏峰、瑞士唯一的藏紅花種植園
比賽第三日:2018-9-13
格雷興-格雷興,賽程71公里,爬升2850米,關(guān)門時間9小時-皇后賽段
線路亮點:2019年UCI山地車世界錦標賽XCM-山地車馬拉松賽事舉辦地、Moosalp山峰全貌、Kalpetran高山小徑。
比賽第四日:2018-9-14
格雷興-策馬特(Zermatt),賽程63公里,爬升2250米,關(guān)門時間8小時
線路亮點:通向馬特宏峰的高山小徑、歐洲小路Europaweg、“歐洲之橋” (Europabrücke)-“世界第一長徒步懸索橋”、Sunegga高山小徑。
比賽第五日:2018-9-15
策馬特-策馬特,賽程57公里,爬升2050米,關(guān)門時間7小時45分
線路亮點:Fluhalp山頂360全景、Jojo和Moostrail的高山小徑、通往賽事最后終點。
對比一下我在花都進行山地車訓練的常規(guī)路線:
瓦萊州是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大型游樂場。無論您是在高山上還是在山谷中,都可以滿足每個人的需求,無論是冬季還是夏季。從標記清晰的小徑到遙遠的崎嶇山路,保證冒險等待著您。對于山地自行車手來說,不論喜歡哪一種玩法都有各種各樣的路線適合你,沿著壯觀的地形縱橫交錯,有4000米的山峰,巨大的冰川和眾多的阿爾卑斯山口 - 你的能量將在小徑前很久就消失殆盡。
貝特莫阿爾卑-Bettmeralp
坐落在羅納河谷(Rhone Valley)上方,享有著名的四千米高的Weisshorn山峰,Dom和遠處的馬特宏峰(Matterhorn)。這座田園詩般的家庭友好型傳統(tǒng)村莊位于阿萊奇競技場的中心地帶,每年有近300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該村莊僅可通過大型纜車纜車抵達,靠近引人注目的阿萊奇冰川(阿爾卑斯山最大的冰川),阿爾卑斯山脈的第一個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肯定是所有參加2018年SwissEpic賽事車手的亮點。
▲在阿萊奇冰川合影。
格雷興-Grächen
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美景,還提供熱鬧的鄉(xiāng)村生活。屢獲殊榮的滑雪勝地位于海拔1600米處,是通往42公里滑雪道,250公里步行道網(wǎng),約23公里越野滑雪小徑和雪橇滑道的門戶,更不用說近乎無限的山脈網(wǎng)絡了自行車道(這個山地自行車中心將舉辦2019年世界馬拉松錦標賽)。毫無疑問,它受到戶外運動愛好者的歡迎,尤其是Ravensburger Spieleweg游戲小徑和三層高的SiSu Familienpark—瑞士最大的家庭公園。
策馬特-Zermatt
在世界著名的馬特宏峰(Matterhorn)腳下,策馬特(Zermatt)以其巧克力盒般的阿爾卑斯風景為主。著名的山峰倒映在附近兩個湖泊的水域中,從小徑上經(jīng)?梢钥吹奖鄙窖,羚羊和土撥鼠 - 這是全年都有吸引徒步旅行者,滑雪者和山地自行車愛好者的全年戶外愛好者天堂。它也是無車的,所以你可以步行,騎自行車,乘坐馬車或獨特的電動出租車。這里是瑞士鄉(xiāng)村生活的最佳體驗。
▲飛馳在馬特洪峰腳下。
后篇:
在參加SwissEpic前我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的能力可以勝任,但其實只是一廂情愿而且是井底之蛙一樣的想法。
可以完賽你至少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冒險精神;
優(yōu)異的體能與控車技巧;
團隊協(xié)作精神;
可積極配合并且在賽事中合拍的隊友;
性能良好可靠、合適的山地車及器材裝備;
好運氣。
五天的時間過得飛快,就好像做了一場夢,在夢境中我親歷了“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的奇幻感覺,同時也見識了頂尖車手的實力回到現(xiàn)實的生活中,還是需要更加腳踏實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責任編輯: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