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主任前瞻】2018公路世錦賽男子精英大組賽
今年的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公路世錦賽是極具技術(shù)含量的。對爬坡地形的充分利用,使得本屆世錦賽的各個項目比賽都十分艱難、懸念重重,并且誕生了多個極具含金量的彩虹衫榮譽。
比利時00后天才少年Remco Evenepoel連奪青年組ITT和公路大組賽冠軍;迪穆蘭則在TTT和ITT兩個項目上都遭到神一樣的對手阻擊。多個項目的精彩,也讓我們有理由相信9月30日上演的壓軸大戲——男子精英大組賽必將扣人心弦。
線路篇
當(dāng)2018年公路世錦賽舉辦地公布,主車群就已經(jīng)猜到這有可能是近年來爬坡難度最大的一屆賽事。而主辦方公布的線路也證實了這一點。
以上就是本屆世錦賽男子精英組的海拔圖,全長265公里的賽道總體呈現(xiàn)鋸齒狀,海拔總爬升達(dá)到4670米。這一海拔爬升已不輸任何大環(huán)賽的皇后賽段,甚至在世錦賽的歷史上也是排得上號的。因此,本屆世錦賽是屬于爬坡手的世錦賽。任何體重較大的,爬坡不行的,搖車難看的車手,可以提前宣告涼涼。
先看看賽事總地圖,畫面右上方的Kuftein是本場比賽的起點,大部隊需要經(jīng)過80公里的騎行,才會進(jìn)入到畫面左下角的因斯布魯克繞圈。在進(jìn)入因斯布魯克繞圈之前,比賽還會在第70公里左右經(jīng)過一個Gnadenwald爬坡。該爬坡的海拔圖已經(jīng)打在圖片右下角,全長2.6公里的長度,平均坡度10.5%,中間有好幾個部分的坡度超過13%,是個典型的阿登式短陡坡。
這個爬坡也出現(xiàn)在了男子精英ITT的比賽之中,當(dāng)時就給眾多大牌TT手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歐洲冠軍坎佩納爾特蠕動著身軀才爬到了坡頂,爬坡功率被對手看穿的迪穆蘭更是在這個坡上徹底敗北。不過對于男子精英大組賽來說,這個坡來的太早,預(yù)計不會對奪冠熱門車手造成太大麻煩;不過對于爬坡能力較弱的“重在參與”型選手來說,這里就是他們和第一主集團的分水嶺。
接著看下因斯布魯克繞圈階段的地圖。
看上去比較復(fù)雜,我們分兩部分看。第一部分是畫面中下方的“8字形”順時針繞圈,官方稱之為短圈/Short Lap。該繞圈是包括男子青年、女子精英、男子U23以及男子精英組共用的賽道,區(qū)別是不同組別的比賽繞的圈數(shù)不同。對于男子精英組來說,大部隊是要繞“7.5圈”的。
為什么說“7.5圈”呢?因為比賽的最后一個繞圈,相比前6個繞圈是多出一段爬坡的,這一點也能夠在海拔圖上看出來。多出來的0.5圈在哪里呢?就是畫面左上方的Gramartboden/Hungerburg爬坡,同樣是順時針方向繞行,可與短圈無縫銜接。短圈加上Gramartboden爬坡組成的長圈/Long lap,就是男子精英大組賽的最后一圈。
短圈的海拔圖,單圈23.9公里,包含一個Igls爬坡。男子青年、女子精英等組別的比賽都是通過堆疊這個繞圈來實現(xiàn)長度和難度的增加的。
Igls爬坡的海拔圖,7.9公里長,平均坡度5.7%,最大坡度10%,其中有400米平均坡度9.8%。平心而論,這個爬坡已經(jīng)是近年來世錦賽繞圈階段最難的爬坡之一了;預(yù)計隨著比賽的深入,從倒數(shù)第三圈開始,第一主集團的篩選性就會逐步增加,甚至逼近失控。一旦有國家隊開始痛下殺手拉火車,或者有攻擊手輪番進(jìn)攻,比賽都會變得十分開放。然而組委會似乎覺得這還不夠。
6個短圈之后的長圈決勝,在Igls爬坡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Gramartboden爬坡,整個繞圈全長31公里。該繞圈也是本屆世錦賽最最后一個繞圈,將濃縮所有的懸念,誓要讓你的腎上腺素爆炸。
Gramartboden爬坡可以說是加強版的Gnadenwald,長度2.8公里,平均坡度11.5公里,最大坡度達(dá)到25%。要是在這里辦一場“因斯布魯克之箭”,Gramartboden是完全可以挑起充當(dāng)于伊之墻的重任的。
不過,奧地利自協(xié)也不想把今年的彩虹衫拱手送給早年上壘多次、卻遲遲未達(dá)三壘的老瓦,所以爬完坡之后還是要下坡的。8.5公里的下坡+平路之后,比賽才會來到終點。留意到下坡路上有很多三角符號,這是什么意思呢?看下一張圖:
最后幾公里的下坡蜿蜒曲折,發(fā)卡彎眾多,預(yù)計難度不亞于米蘭-圣雷莫的波喬山或者環(huán)倫巴第的下坡終點。如果比賽在這個階段還有小集團,下坡技術(shù)也許就是勝負(fù)手。
所以,決定勝負(fù)的時刻將會發(fā)生在爬坡、下坡、還是進(jìn)入長圈之前呢?誰也不好說。
最后通過UCI制作的圖來感受一下本屆世錦賽的爬坡難度。以海拔總爬升排名,今年世錦賽可以排在歷史第十,自1996年的盧加諾世錦賽之后,已經(jīng)有20年沒出現(xiàn)這種難度的賽道了。所以,無論誰取得今年這件彩虹衫,都值得吹一輩子牛逼。
選手篇
分析完線路,讓我們來看看這場比賽的爭冠車手名單。
首先我們來排除一個錯誤答案——薩甘。無論他再努力,再試圖證明自己參加本屆世錦賽的決心,這位三屆世錦賽冠軍都不會有任何衛(wèi)冕成功的可能。從今年環(huán)法到環(huán)西,我們都能見到他在一些高難度爬坡賽段上的勉為其難;畢竟體重擺在那,面對各路身輕如燕的爬坡手,薩甘又怎能頂?shù)米。不過,短暫失去一年彩虹衫對薩甘來講并不是壞事,這也能讓他重新審視自己,從而朝著職業(yè)生涯下一段輝煌出發(fā)。
況且,從最近公布的2019年約克郡世錦賽線路來看,薩甘又將是奪冠熱門;而且從2020/2021世錦賽的舉辦地來看,至少2021年比利時弗蘭德斯世錦賽又會是薩甘的菜。屆時,薩甘仍有很大的機會爭奪個人第四件,甚至第五件彩虹衫。
法國隊的參賽名單在最近鬧過不少新聞,這也難怪他們引人關(guān)注,因為他們陣中的阿拉菲利普是這場比賽的頭號奪冠熱門。從年初的瓦隆之箭,到7月的環(huán)法,再到環(huán)法后的圣塞巴斯蒂安經(jīng)典賽以及兩場單周賽,他都展現(xiàn)出極強的爭勝實力。尤其是環(huán)法的2個單站+爬坡王圓點衫,讓我們改變了對他的固有印象——原來阿拉菲利普不僅是阿登好手,爬長坡能力也相當(dāng)出色。在今年這種以爬長坡為基礎(chǔ)、短陡坡沖刺為勝負(fù)手的賽道,我再也找不出第二個能和他相媲美的選手。
再者,阿拉菲利普有班底雄厚的法國隊作為背書。頂尖GC手巴代和皮諾,攻擊手巴吉爾、加羅潘以及熱尼耶等人個個能打;開火車、放空炮樣樣精通,令人防不勝防。再也沒有比今年更適合法國隊的世錦賽,拿下金牌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掛科斯基,是最接近他的法國前隊友的車手。波蘭人同樣有著極高的古典賽造詣,下半年的狀態(tài)也非常出色;更重要的是,他有過贏得世錦賽冠軍的經(jīng)驗。掛科斯基連續(xù)比了環(huán)法和環(huán)西兩場大環(huán)賽,在此期間他還贏得了家鄉(xiāng)賽事環(huán)波蘭的總冠軍以及2個賽段冠軍。此前的世錦賽ITT上,他也拿下了第四名的高排名。整個2018年,掛科斯基很少為自己而戰(zhàn),這會讓人低估他的單日賽實力。但是別忘了他能在波喬山上頂住薩甘和阿拉菲利普,最后沖刺取勝。只要他能混進(jìn)沖刺集團,他的獲勝手法極其豐富,這也是法國隊必須想方設(shè)法干掉他的原因。相比法國、意大利等爬坡強隊,波蘭隊陣容稍弱,也沒有備選主將(馬伊卡單日賽能力欠佳),他們唯有三軍用命,將掛科斯基搬到射程范圍方可爭勝。至于能不能再次贏得彩虹衫,則完全看掛科斯基造化了。
擁有兩銀四銅6枚世錦賽獎牌的西班牙老將瓦爾韋德也是本場比賽的領(lǐng)獎臺有力爭奪者。自然,西班牙隊的參賽陣容是不用看的,他們年年都是精英盡出,然后騎著騎著莫名其妙就剩老瓦一個人,最后靠他沖個前幾名。我比較好奇的是,當(dāng)老瓦有朝一日退役之后,西班牙隊靠什么維持顏面。
意大利炮今年很有可能啞火。年初拿下米蘭-圣雷莫冠軍的鯊魚哥自從環(huán)法的摔傷之后,恢復(fù)之路比較漫長;大戰(zhàn)在即,他欽點了壞小子莫斯孔作為國家隊的共同領(lǐng)袖,這很有可能是尼巴利歇菜的信號。莫斯孔今年闖禍不少,一度被隊內(nèi)禁賽;好在他在9月狀態(tài)出色,贏得了2場意大利單日賽的冠軍——這也是他被“提拔”的原因。除去這兩人,意大利隊實際上也沒有鎮(zhèn)得住場面的單日賽好手了,稍有閃失,前十不進(jìn)也是很正常的。
比利時隊比較郁悶,這個國家不缺石頭路好手,但是比爬坡賽,還真不太靈光。目前隊中的維倫斯和特恩斯算是有一定阿登賽能力,只是你很難指望他們在一堆爬坡手牽引的山地火車中能掛得上號。
以耶茨兄弟為首的英國隊也備受關(guān)注,兩人在環(huán)西上的騷操作讓英國成為首個通過三位車手包辦當(dāng)年三大環(huán)賽的國家。盡管托馬斯和弗魯姆沒有出戰(zhàn)世錦賽,但是更具短陡坡沖擊力的耶茨兄弟無疑更適合當(dāng)主將。他們需要做的,是串通荷蘭隊這種GC屬性滿格的對手將比賽帶入到GC集團的節(jié)奏,最終在最后的Gramartboden爬坡一擊制勝。單靠英國隊,開火車實力遠(yuǎn)不如天空車隊;如果沒有幾支國家隊合力,前半程沒法讓比賽變得艱苦。倘若比賽后期生存下來的單日賽好手過多,形成群魔亂舞的局面,耶茨兄弟以及普爾斯也很難防范。
盡管今年的世錦賽是爬坡手的世錦賽,但并不代表爬坡手泛濫就一定能怎么樣——哥倫比亞就是這個典型。他們陣中甚至都不缺大環(huán)賽領(lǐng)獎臺級別的車手,只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比一場單日賽,他們始終沒有太拿得出手的成績。我不敢想象烏蘭或者洛佩茲能為哥倫比亞歷史上首次奪得這件彩虹衫,但是考慮到這屆比賽又太適合他們,因而一個前十甚至前五是可以期待的。
斯洛文尼亞隊的羅格里奇如果不是因為手肘有傷,他的成績會更讓我看好,期待他和莫霍里奇把“下坡火車”開起來(嗯,我是說他們會掉隊的意思)。失去波特的澳大利亞隊目前群龍無首,看杰克·海格能不能憑借蹲GC集團的本領(lǐng)撈一個前二十。而丹麥隊的瓦爾格倫、愛爾蘭隊的丹馬丁、盧森堡隊的榮格爾斯,都贏過阿登古典賽,都可以列入外圍競爭者行列。
而不得不提到的東道主隊——奧地利隊,則大概率要看帕特里克·康拉德吃飯,這位博拉車手是今年環(huán)意總成績第七,抗篩選能力較強,很有機會進(jìn)入第一主集團從而取得一個高排名。
魯伊科斯塔式的冷門?不存在的。
所以,很多人要問了:一番分析猛于虎,陳主任到底看好誰?
我的答案:
★★★:阿拉菲利普
★★:阿拉菲利普
★:阿拉菲利普
你怎么看?
責(zé)任編輯:knightof1
下一篇:公路世錦賽大組賽圖集
速降車手,資深自行車記者,媒體人,賽事商業(yè)攝影師,自行車賽事解說員,自行車相關(guān)出版物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