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專訪吳云飛:搖車60公里完成KOM是怎樣的體驗
今年的臺灣KOM挑戰(zhàn)賽,除了三大環(huán)賽冠軍尼巴利應邀參與并奪冠外,還有一條消息在網(wǎng)上傳得火熱,那就是大陸年輕選手吳云飛(森地客-鑫元鴻車隊)在這個號稱“地獄之路”的爬坡比賽中,奇跡般地搖車60公里完成比賽,海拔爬升2000米!對于這個壯舉,很多網(wǎng)友表示驚奇和贊嘆。我們也聯(lián)系到了當事人吳云飛,談了一下當時的具體情況。
美騎:這次臺灣KOM的挑戰(zhàn),你對自己表現(xiàn)的整體感覺如何?
吳:我對這次臺灣KOM的比賽的備戰(zhàn)是非常充分的, 賽前我調(diào)整到了很好的狀態(tài), 我賽前還試騎過一次賽道, 把下坡、隧道和一些容易發(fā)生進攻的地點都做了標記,牢記于心。開賽后我就知道今天狀態(tài)特別好,跟在第一集團非常輕松。但一切都止步于坐桿夾頭斷裂導致坐墊掉了這個意外。我做夢也沒想到會有這樣的事情在比賽過程中發(fā)生,賽前我檢查過車子每個地方,但上天給我開了個玩笑。如果要給這次比賽打分的話,我給自己零分。
美騎:掉座包是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吳:掉座包是發(fā)生在大約40KM多的時候吧,在第一個補給點新白楊之前。以往比賽大家會在最后的天堂路前保留實力,就算拉扯也不會用盡全力,大家最后陡坡見高低,這次比賽由于有尼巴利,并且他還有好幾名副將,許多想力爭冠軍的車手采取了以往不同的戰(zhàn)術(shù), 并且在開賽不久后,第一集團成立不久,之前2屆冠軍John ebsen突圍了,并且瞬間把秒差從1分鐘加到到3分鐘以上。這個時間的秒差如果再擴大下去,毫無疑問John ebsen贏下KOM的幾率會非常大,于是臺灣美利達車隊的馮俊凱開始組織了追擊,他在緩坡的路段帶領(lǐng)第二集團向兔子發(fā)起了追擊。對我來說當時的局勢特別好,因為這樣我就不用擔心集團會有接二連三的進攻,我只需要坐著美利達車隊的“高鐵”,然后等待馮俊凱等人體力耗盡后尼巴利的真正進攻即可,即使跟不住尼巴利,也可以跟隨其他追趕他的車手。
掉座包就發(fā)生在一段懸崖邊的窄路,我處在集團中前方,突然感覺坐墊這里一沉,隨后我瞄了一眼,發(fā)現(xiàn)坐墊沉了下去,當我再看第二眼時,它已經(jīng)滾落到路邊掉下山崖去了。我楞了一會兒,硬是沒有相信這是真實的。隨后我只能搖車跟隨集團,邊騎邊想怎么辦。我退到集團最后,和后援摩托上的裁判進行交流,問有沒有中立的后備車可以給我更換,但得到的答案都是令人失望的,我當時處在領(lǐng)先集團,中立器材車都在集團最后,并且不知道能不能有車輛可以給我使用。當時我內(nèi)心非常焦急和沮喪,不停的搖車耗費我大量的體能,就算我能撐過去,到最后的爬坡我也將會毫無競爭力。我堅持跟隨了大概十分鐘,期間我心率一直保持在170以上,這讓我非常受挫,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產(chǎn)生了放棄的念頭。我開始放慢速度,不去跟隨大集團,一個人騎行到了補給點。我選擇停下來,讓工作人員幫我聯(lián)系組委會。我遇到了一位特別熱心的大哥,他不厭其煩的用對講機向裁判組說明我的情況。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我也冷靜下來,直到禧瑪諾維修服務(wù)車上來,技師告訴我沒有辦法解決我發(fā)生的問題,我終于也死了心。
我總共在補給點停留了半小時,停留那一刻我就知道今天的比賽對我來說已經(jīng)結(jié)束了。我不是來去求完賽的,我賽前的目標是進入3小時35分鐘的大關(guān),去挑戰(zhàn)馮俊凱等臺灣好手,盡全力去和pro一戰(zhàn),而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騎下去并沒有什么意義,但是我坐著看著路過一批批的車手,有的氣喘吁吁,有的一臉執(zhí)著,他們的神情激勵了我重新上車去完成這個比賽,比賽的英文中帶有Challenge,挑戰(zhàn)。我想去完成這個挑戰(zhàn),實在堅持不住就下來推吧,雖然我一直覺得下來推是羞恥的一件事。
隨著我重新上路后,一路趕超了大量的車手,我沒細數(shù),但應該有一百多個,當我超越他們之后,都能聽到身后發(fā)來的驚嘆聲。我抵達最后一個補給點時,一些工作人員擔心我安全問題,追著我向我詢問,我不記得當時怎么說的了,大概是“已經(jīng)騎了90KM了,不差這最后10KM,我一定會騎完的”。我對自己有信心,但是這段10KM的天堂路確實太難了,其中有一段坡度高達了27%,我差點沒停車摔倒。最終我完成了比賽,我沒有一絲興奮,除了失落還是失落,我不需要別人的同情,也不想讓太多人用異樣的眼光去看我的車子。賽后我和一些臺灣的朋友交流了我今天的遭遇,他們激勵我明年再來,而我心中所想的,是沒有后援保障的話,我下次不會再參賽了。
我看了大會最后的成績,我竟然還拿了M20組別的第五,按理說有個獎杯,但我也無心去領(lǐng)了,我想要的不是這個獎杯。回去路上,我報了平安給家人和朋友,他們很關(guān)心我今天的情況,我只是說完全完賽了。很失望的回到賓館,我把今天的數(shù)據(jù)同步到了佳明和strava,我重命名了活動的標題“沒什么好說的”。確實我什么都不想說,發(fā)生機械故障不是我可以控制的,試騎都沒事,偏偏比賽時候故障了,只能說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晚上我被告知,F(xiàn)acebook上有很多關(guān)于我今天比賽的討論,有工作人員特地寫了一篇報道贊揚我的,有我搖車堅持比賽的視頻,有詢問我來歷的。到后來,更多的朋友知曉了我的遭遇,也有朋友發(fā)了微博來鼓勵我,微信上安慰我,strava上也多了很多留言。
美騎:掉座包之后,你堅持完成比賽,請問在比賽過程中你經(jīng)歷了怎樣的心理過程?是否有考慮過放棄?
吳:有,我就想等收容車上來,直接坐上去休息。
美騎:可以提供一下掉座包之后,你騎車完成的公里數(shù)和爬升高度嗎?
吳:應該是在1400米海拔的地方掉了坐墊,40KM的地方。最后終點是3275米,掉坐墊后爬升了應該有2000米。
美騎:網(wǎng)上似乎對這次意外事件有很多評論,大部分比較正能量;對于這些評論,你怎么看?
吳:不僅是我身邊的朋友,還有支持我的車友。我感謝他們對我的安慰和支持,我心里很暖,這件事確實對我打擊很大。臺灣那也有許多車手表示對我的尊敬,并且鼓勵我下次再來征服武嶺。我很感謝他們。
我感覺對不起車隊和隊友們,他們對我抱有很高的期望,而我什么都沒做成。我想我得休息一陣子,暫時遠離比賽。對于這次比賽,我依舊看到了和頂尖pro的差距,我不知道怎么去填補這段差距,也許我接下來我想做的是去提高自己,將來有一天能去挑戰(zhàn)他們。至于臺灣的KOM比賽,我不確定還會不會去。
本次采訪從吳云飛的語氣可以感覺出他對自己這次KOM的結(jié)果并不太滿意,不過意外往往是比賽的一部分,而且他這次搖車完成60KM的爬坡,海拔爬升2000米,可謂前無古人的壯舉。這種堅持完賽不服輸?shù)木瘢沧尯芏嗑W(wǎng)友感動。感謝吳云飛接受我們的采訪,我們希望他在這次比賽體現(xiàn)出的精神感染更多自行車愛好者,也希望他盡快從失落中走出來,創(chuàng)造更好的成績!
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責任編輯:四川
飛飛加油,在我心里最棒
+1
69本來想看評論樂一樂,結(jié)果竟然被喂了狗糧……
+1
23哦?
+1
22本來想看評論樂一樂,結(jié)果竟然被喂了狗糧……
+1
22尼巴利你不要臉,居然還帶副將來
+1
35跟郭老板的待遇一樣啊 郭老板代表車隊去參加全運會 輪組壞了 也沒能得到車隊的支援,反看封寬杰有隊友 有后勤
我們這些沒車隊就甭提了 比賽零件壞了就壞了,要么退賽要么堅持, 這么兩位實力派的高手代表車隊出鏡了 都不能給予支持 可惜了
厲害在我心里吳云飛的這60km比康師傅莫蒂羅洛的連過31人還要偉大還要不可思議
+1
26別相提并論
+1
24看來缺的只是後勤,下次如果還來比賽,可以讓我報名開車嗎?
+1
22吳云飛今年大比賽都不是很順啊,環(huán)法挑戰(zhàn)賽,黑麋峰出故障,被陳凱拉開十幾分鐘,武嶺又出這事,真是時運不濟。
雖然我不會搖車,但是通過60KM不按座墊,可能也算是個速成的一個辦法
+1
23太6了
+1
22廣州美騎網(wǎng)絡(lu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