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騎闖天路” 見天地 見眾生
寫在前面:
騎闖天路上,我們能看到闖爺們沖過終點時霸氣的振臂高揮,卻鮮有人留意在終點守候已久的計時裁判與后勤人員;
我們能看到闖妹們堅強時巾幗英雄般的氣概與脆弱時的柔情似水,卻看到不到醫(yī)療團隊及時救助時表情上的凝重;
我們能看到選手們勝利時的歡呼雀躍與無助時眼中留下的淚水,卻不知道記錄這些美好畫面背后的媒體記者和攝影團隊。
10日賽程,40位騎闖英雄永遠是主角,但在聚光燈的背后,是數以百計一直日以繼夜且默默無聞地為騎闖天路付出的無名英雄。他們是組委會、醫(yī)療人員、媒體記者、攝影團隊、隨行人員、后勤補給、志愿者......
今天,讓我們從一位媒體記者的視角,來感受一下“參加2016騎闖天路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有人會走到一半就放棄,有人會堅持走到底
記憶變成碎片,再拾起,就容易恍惚:16天騎闖天路是不是只是一場夢?
只記得,等戴珞把輪子送回給李祥的那個下午,云走得很慢,路上徒步去拉薩朝圣的人卻趕得很急。
時間步速正常,李祥卻寸步難移。關門時間眼看著逼近,那個下午,是10天、近2000公里路途中最漫長、煎熬的一段。
雖然李祥說請大家不要一提起他就說“那個讓輪子的”。是啊,記憶里他帥氣的臉和炫酷的發(fā)型,被一個金光閃閃的輪子壓過了。
記得,安久拉山補給點,張含喘著氣說,“要證明哥不是水貨,要證明哥來過”。
補給點前方有一片湖水,大家都說看著很近,但一旦走過去時,會發(fā)現(xiàn)原來好遠好遠。有人會走到一半就放棄,有人會堅持走到底,回報堅持的必然是無限美景。被高原反應折磨得眼淚吧嗒吧嗒掉的張含也屬于騎闖路上的堅持者。
還記得,波仔和霞妹一起抵達松宗營地時,在他倆眼里看到了很久很久不見的、只屬于青春的無邪和純真。
記得,劉飛跳起來大叫“張含、加油”,記得山東哥的大哭、伍勇先的大笑。在高爾寺山補給點時,伍勇先一邊吃著葡萄一邊給女朋友打電話,出發(fā)后還要外放音樂,總讓人有種“你帶著老婆出了城,吃著火鍋還唱著歌……”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