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圖片故事丨趙翼——不會騎車的舞者不是好爸爸
趙翼,筆者第一次和他見面是在2016中國·恩平泉林國際自行車速降賽上,當時純粹因為他是精英組的本土選手,筆者留了他的微信,承諾賽后給他發(fā)一些比賽的照片,而且偶爾也有一句沒一句地互相問候和聊聊自行車。但后來筆者無意中翻看了趙翼的朋友圈,發(fā)現(xiàn)他是個不簡單的多面手,而且身上有著不同尋常的故事,所以,筆者決定在一個慵懶的午后約他到咖啡廳聊聊他的故事。
廣州,客村,某創(chuàng)意園一家田園風格的咖啡廳,趙翼如約而至,一如既往的陽光和清新,滿臉笑容地和咖啡廳的服務員打招呼,服務員們都親切地叫他“趙老師”。握手,坐定,噓寒問暖了一番,筆者和趙老師分別點了各自愛喝的咖啡后,便開始了這次愉快的交談。
趙翼是一個像80后的70后,祖父隨軍南下解放廣州,土生土長的“廣州人”,紅色后代,陽光得像個大男孩,從衣著打扮和談吐不難看出他是一個對生活有追求的人。趙翼畢業(yè)于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編導專業(yè),目前在廣州市文化館工作,主要負責群眾公益活動的策劃和執(zhí)行,主要涉及舞蹈、合唱、美術等方面的比賽、展覽、培訓等項目,另外還有一些民間藝術的非遺申請和保護等工作。同時他還是廣州速降協(xié)會的理事,VAUDE野貓車隊隊長。有了這些基礎認識,筆者便更好奇了,畢竟跳舞和騎車是八竿子都打不著的兩個領域,于是便有了以下的對話。
趙翼(前蹲者)表演舞臺劇的劇照(圖片來源:木馬映畫)
筆者(以下簡稱“筆”):“趙老師,您整個求學和職業(yè)生涯都跟舞蹈相關,為什么會和自行車,而且是速降這么特別的項目扯上關系的?”
趙翼(以下簡稱“趙”):“說起我玩單車,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了。那時候我十幾歲,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全國大地,當時的年輕人就開始躁動不安起來。而且當時的香港年輕人流行玩BMX,而廣州鄰近香港,年輕人們自然也受到其影響開始在街頭玩起了小輪車。從那時候起我也開始迷上了自行車,特別是小輪車,覺得玩這個是很酷的事情!
趙:“我大約是在1993年(15歲)開始接觸BMX吧,這是我17、18歲的時候,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的廣場上玩BMX,總能引來許多羨慕的目光。那時候傻瓜相機開始普及,我還特意請了朋友幫我拍了一些照片,這是抓拍得最好的一張了,哈哈!”
說到這段經(jīng)歷時,趙翼的臉上不由自主地浮現(xiàn)出自豪而又憨厚的笑。當時的廣州,自行車時絕大多數(shù)人的通勤工具,能在街頭玩花式單車,確實會成為眾多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
筆:“街頭花式單車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很有吸引力,但要真正玩起來不是所有人都能輕松駕馭的,您當時為什么會選擇這項運動?”
趙:“我是個比較前衛(wèi)的人吧,而且我從小練習舞蹈,身體柔韌性、靈活性和平衡性都非常良好,玩BMX就比較容易上手。但當時這項運動在廣州不普及,沒有相應的場地,所以我們只能在街頭廣場或者公共樓梯等地方練習。再后來我的小輪車摔壞了,索性就換個方向,跟著朋友玩起了泥地攀爬車,但持續(xù)的時間并不長。從那時開始我就接觸了山地車。“
趙翼在恩平速降賽中
這時服務員把我們的咖啡端上來了,我們各自抿了一口香濃的咖啡,繼續(xù)愉快的談話。
筆:“所以您是從山地車進階到速降車?”
趙:“并不是,在當時,速降的玩法只有在北京能看到。當我到北京讀大學的時候,才開始接觸速降。第一次看到朋友們玩速降的時候,我簡直是驚呆了,那種速度和力量都是我以前沒見過的,非常神往,讓我堅定了玩速降的決心。當時為了買一臺速降車,省吃儉用,還做兼職,千辛萬苦終于把嶄新的車子騎了回來。當時速降車很少,當我把這臺車帶回廣州時,才意識到這是廣州第一臺速降車,這又讓我自豪了好一陣子。”
2001年,廣州第一臺速降車長這樣!
趙翼在恩平速降賽上參加2X競速賽
筆:“那您在玩這些高難度的自行車項目受傷的經(jīng)歷多嗎?家人的態(tài)度怎樣?”
趙:“肯定會摔,世界冠軍都是摔出來的!大大小小的傷都有經(jīng)歷過,最嚴重的一次,是我和幾個朋友在廣州一個街邊的斷層樓梯練習跳躍,那個‘墜臺’有兩層樓那么高,我在一次跳躍的時候甩尾,但由于躍起的高度不夠,落地時來不及把車子擺正,重重地摔了下去,嚴重扭傷了十字韌帶,從那以后就留下了病灶,總會反復地疼,去年我才到醫(yī)院抽過一次積水。至于家人方面,盡管我因為玩車受過這么嚴重的傷,但他們并沒有反對我繼續(xù)玩下去,反而鼓勵我要以身作則,給更多的年輕車友做好安全教育。反倒是妻子有時候會嘮叨一下,畢竟有了孩子以后,就有所顧慮了,不能玩得太野。”
趙翼在恩平速降賽的甩尾賽上
趙翼和他的VAUDE野貓車隊
趙:“大學畢業(yè)后,我還曾玩過一段時間的越野摩托車,但當時女朋友(現(xiàn)在的妻子)覺得太危險了,我就沒繼續(xù)玩下去,而在單車的路上越陷越深了。”
這時筆者的咖啡變涼了,有點酸,筆者便讓服務員給加了點糖,反而更不好喝了,索性把杯子放下。
趙翼在給黃埔區(qū)文化館的廣場舞隊教學和排練,為10月份舉行的市廣場舞大賽做準備。
筆:“您平時的工作都和舞蹈有關,那么排練應該占用了你不少時間,玩車和參加比賽的時間會不會少了?或者兩者之間的沖突您是怎么平衡的?“
趙:“其實兩者并沒有太大的沖突,F(xiàn)在市文化館的群眾公益活動,每年都有一百來場,但上半年主要是策劃階段,所以時間會比較充裕。到了下半年活動多了,時間就相應會少一些。但每個周末只要條件允許我都會外出騎車和練習,主要從家到海鷗島騎一個來回,練習體力和耐力。另外有時也會去大夫山的賽道(2010年廣州亞運會山地車比賽賽道)上練習技巧。如果遇到要外出比賽,就會利用年假等假期。所以,工作和騎車并沒有過多的沖突,反而平時教舞蹈和排練舞蹈,又能讓我練習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活性,相得益彰。”
趙翼在排練舞蹈中
筆:“近期的工作重心是哪些活動呢?”
趙:“近期主要是準備十月份的市廣場舞大賽,我每周都會到黃埔區(qū)文化館給一支參賽隊伍上舞蹈課和排練舞蹈。舞蹈隊的成員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得花不少功夫!
筆:“這是在工作中鍛煉身體!多少都市白領夢寐以求!”
趙:“同意!哈哈!”
利用休息的間隙研究舞蹈的隊形
趙翼排練舞蹈起來非常用心和賣力,盡管排練廳里空調已經(jīng)開到了20度,他還是大汗淋漓,不時要喝水補充水份。
舞蹈隊的隊員們對趙翼有著一致的好評,除了他是一名男舞蹈老師外,他循循誘導的教學方式也是隊員們一致認同的,她們認為趙老師的教學質量非常高,對本次廣場舞大賽抱有很大的信心,胸有成竹。
趙翼家中的單車工作室,工具墻和置物架
地上和墻上都停滿了各種各樣的單車
各種獎牌、獎狀,還有趙翼所參加過的比賽的號碼牌,當然照片也不能少。
趙翼戲稱自己和季軍很有緣,參加比賽經(jīng)常獲得第三名。這不禁讓筆者想起“小四”羅丹志,便跟趙翼調侃了起來,然后驚人地發(fā)現(xiàn),羅丹志竟然和趙翼住在同一個小區(qū),真是無巧不成書!
筆:“舞蹈和單車,您兒子更喜歡哪樣?”
趙:“肯定是單車了。他現(xiàn)在快十歲了,正是男孩子好動的時期,也喜歡機械的東西,而且我周末去騎車一般都會帶上他,教了他不少技巧,他現(xiàn)在比許多同齡人騎得好多了。好多動作他都敢做,例如下臺階。但有些跳躍的動作他做不了,畢竟他還小,力量還不夠。“
準備出發(fā)去大夫山練車,小趙同學觀察爸爸裝車。
小趙同學發(fā)現(xiàn)自己的單車胎壓好像不足,請老趙幫忙檢查,儼然一副小專家的模樣。
“騎車一定要戴頭盔”是趙翼每次帶兒子騎車前都強調的。有時候兒子看見別的孩子沒戴頭盔,就會耍耍小脾氣,要摘頭盔,趙翼便說:“我們是專業(yè)選手,所以必須戴頭盔!”這樣兒子便規(guī)規(guī)矩矩了。
“我們是專業(yè)選手!”
每次親子騎行都是對下一代教育的重要課程
小趙同學觀摩老趙跳躍練習
父子倆有時也會玩一些高難度的搞怪動作
老爸示范完后,輪到兒子上場:bunnyhop的基本動作——抬車頭。
雖然下臺階已經(jīng)是小趙同學的拿手好戲,但老趙還是要在一旁做保護,安全第一。無孔不入的安全意識教育,能培養(yǎng)孩子的安全意識,這是很多年輕父母所忽略的。
在一段小斜坡上,父子倆換車進行爬坡比賽。小趙同學騎上父親的大車貌似也不太費勁。
筆:“孩子還這么小,您讓他騎得這么猛,心里面會擔心他的安全問題嗎?
趙:“肯定擔心,但如果安全教育做足,安全系數(shù)就會大大提升。我?guī)缀趺刻於几粲腥魺o地提起騎車的安全事項,字眼上比較注意,因為如果你跟孩子說這些不能做那些不能做,那么出于孩子的天性,他就偏要去嘗試。比方說戴頭盔這事,除了騎車前要求他戴好,在家的時候可能也會提醒他去擦頭盔做清潔,這樣他就會建立戴頭盔的意識了!
筆:“對于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您是怎么做的!
趙:“我沒有特意送他去什么興趣班,也不強迫他要跟我學舞蹈或者學騎車什么的。他看我在家里的單車工作室叮叮當當,興趣自然就上來了,然后我的獎牌獎狀對他也有很大的鼓勵作用,自然而然地就騎了上去。父母的興趣愛好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所以從小我就在他心目中樹立了偶像的形象,我也成為了他學習的榜樣。怎么說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你自己的興趣愛好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父母在這個基礎上要給孩子更多的引導,而不是和別人家的孩子攀比!
騎行結束,父子倆一起洗車。
筆:“您對小趙同學以后的發(fā)展道路有什么規(guī)劃嗎?或者你想讓他成為像你一樣的車手嗎?”
趙:“談不上規(guī)劃吧,我們還是會以他的自身意愿為前提出發(fā),主要盡可能多地給他引導。如果他想在自行車領域有所發(fā)展,我會用我自身的經(jīng)驗來帶他,讓他少走點彎路。但彎路往往是磨練人的地方,這是我比較矛盾的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吧,文化教育和興趣愛好都不能落下,以后的任務艱巨著呢,可憐天下父母心!”
本期的人物故事,筆者采訪和拍攝花了三天時間,近距離切身體會了趙翼騎車,舞蹈和親子教育的理念,給筆者上了生動的一課。無論是本職工作還是興趣愛好,總要做深做專,才會有所成就。教育下一代也是一樣,讓孩子成材是所有父母的共同愿望,那怎樣引導孩子成材,趙翼無疑也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最后,筆者對趙翼的總結是:不會騎車的舞者不是好爸爸。希望他的故事能鼓勵更多的自行車愛好者更深入地投入到自行車運動中來,給自己,給家人,給身邊的朋友帶來更多的快樂。
最后的最后,看到此篇文章的讀者們,如果您覺得自己或者身邊的朋友的單車故事非常精彩并希望和大家分享,您可以通過評論留言,筆者會聯(lián)系您的,謝謝支持!
圖:完顏吉破/趙翼/木馬映畫
文:完顏吉破
責任編輯:完顏吉破
話說用這水槍洗完車,估計就得大保健了。
+1
22有低壓水槍。至于用的是不是就不知道了
+1
22那都已經(jīng)調成霧狀了,早沒壓力了,不會進水的
+1
23洗車場的水槍也是霧狀的,賊暴力啦。
+1
23我也是,筆者是一個有情懷的小資
+1
22+1
22崇拜,老司機
+1
22臥槽,大祭司
+1
22是趙翼嗎?我們是小學同學
+1
22我就想知道他兒子騎的那臺是什么車,準備給兒子買車,都看了半年了,沒發(fā)現(xiàn)合適的,兒子7歲120 cm求大神推薦整車
我只想說,咖啡嫌酸不要放糖,放糖會更加突顯它的酸味,可以考慮放奶
+1
22看著好心酸,每次出去比賽只是一個人
+1
22好帥的兒子,雖然很羨慕能有個兒子一起騎行,不過能拉著穿成小公主的女兒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哈哈。
+1
23廣州美騎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