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天進行的UCI公路世界錦標賽是公路自行車運動的皇冠級賽事,而最后一個比賽日進行的男子精英大組賽則是皇冠明珠。獲得一場世錦賽的勝利,就會讓你享有在未來一個賽季里身披彩虹衫出戰(zhàn)所有該項目比賽的特權,更是終生享有“世界冠軍”這一至高無上的頭銜。
視頻地址:點此進入
下面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過去5年(2010~2014)世錦賽男子大組賽的戰(zhàn)況,來看看彩虹衫是如何產生的。
2010年:雷神發(fā)威
2010年世錦賽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吉朗進行,線路全長260公里,難點在于最后的11個15.9公里繞圈里包含的2個短陡坡。衛(wèi)冕冠軍、主場作戰(zhàn)的埃文斯表現(xiàn)積極,他試圖在一度逃脫的突圍集團中盯住尼巴里等人,爭取勝利。然而這一年比賽的大集團十分給力,在最后一圈抓回所有兔子。決戰(zhàn)圈的爭奪,吉爾伯特在第一個爬坡率先發(fā)動單飛,埃文斯為首的數(shù)人引領追擊;不過他們都被還剩二三十人的大集團抓回。最后一公里,荷蘭人尼基·特普斯特拉嘗試單飛失敗,比利時人范二維碼和丹麥人布雷謝爾隨之開沖,然而埋伏已久的挪威人“雷神”胡舒福德后發(fā)制人,在右路沖刺得手,拿下挪威史上首個公路世界冠軍!
2011年:卡文封王
2011年的哥本哈根世錦賽迎來了一場“平路對決”。這場260公里的戰(zhàn)斗有著45.8公里的平均時速,個人英雄主義者難以脫穎而出。強大的大英帝國沒有讓任何兔子生存到最后,他們要護送正值生涯巔峰的“曼島飛彈”卡文迪什奪取世界冠軍。沃克勒、霍格蘭等兔子在最后6公里被抓后,比賽進入集團沖刺模式。英國、澳大利亞、意大利、甚至波蘭在集團前方掌控節(jié)奏。最后500米,卡文迪什位置并不占優(yōu),但是他從最右邊獲得空間,反超HTC車隊隊友馬修·葛斯,奪得這場極具分量的集團沖刺勝利。中路開沖的坎切拉拉最后時刻被格萊佩爾驚險壓制,錯過了職業(yè)生涯最好的登上世錦賽大組賽領獎臺的機會。
2012年:阿登之王囊中物
2012年的荷蘭林堡世錦賽將終點設在“三大阿登賽”之一的阿姆斯特爾黃金賽的標志性終點——考堡山上,于是這場比賽的勝利也成了“阿登之王”菲利普·吉爾伯特的囊中物。在通往最終的終點線前,大部隊要10次繞經考堡,其中各種進攻層出不窮;塔蘭斯基、尼巴里、瓦爾韋德等人都試圖逃脫。不過進入決勝圈,大集團還是匯聚到了一起。最后一次上考堡前,比利時隊召集所有人馬上前帶風,意圖幫助吉爾伯特對抗西班牙和意大利人。尼巴里雖然在上山時被隊友牽引至最前,但意大利人在前面的比賽中消耗過多體力,導致一下子就慢了下來;這時養(yǎng)精蓄銳多時的吉爾伯特終于爆發(fā),獨自飛奔上山。任憑后面的哈根、科洛尼夫等人拼盡全力,也再沒追上這名沉寂了整整一年的阿登王者。
2013:科斯塔漁翁得利
佛羅倫薩世錦賽是近年來最艱苦的一屆比賽——線路長度達到272公里,最后10個繞圈要爬10次Fiesole爬坡,而且,比賽那天下大雨。埃文斯、丹馬丁等人早早退賽;陣容強盛的意大利隊也迎來了壞消息——主將尼巴里在最后3圈遭遇摔車,需要額外的體力重回大集團。最后一圈,所有兔子被抓,40人左右的大集團開始決戰(zhàn)。羅德里格斯、尼巴里的加速輕易把集團在Fiesole拆散,只有魯伊·科斯塔、瓦爾韋德和烏蘭能跟上兩人。在烏蘭摔車掉隊后,比賽進入4人爭冠模式。此后,羅德里格斯2次單飛,后方3人中,尼巴里被迫主動帶風,瓦爾韋德緊隨其后,魯伊·科斯塔坐山觀虎斗。終于,精疲力盡的尼巴里已經無法拉近距離,魯伊·科斯塔在最后1.5公里處的銳角彎抓住機會,甩開2人向小煙槍追去。最終,被隊友老瓦出賣的小煙槍無力沖刺,把世界冠軍輸給了葡萄牙人。
2014:波蘭鐵錘創(chuàng)歷史
蓬費拉達世錦賽見證了波蘭人創(chuàng)造歷史。在掛科斯基的帶領下,9人的波蘭大軍全面壓上,宣示主權。前一年鎩羽而歸的意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時都想在最后時刻接管比賽,然而在Confederacion的下坡,還是掛科斯基成功單飛了出來。任憑吉爾伯特、瓦爾韋德、布雷謝爾等古典賽好手此后窮追猛打,也再沒追上單飛的波蘭人。而賽前的奪冠大熱西蒙·杰蘭斯,也為自己只跟風、不出擊的消極戰(zhàn)術付出了代價,最終只取得世界亞軍。
2015年度的公路世錦賽將在美國進行,目前賽道狀況是個迷,敬請車友們期待!
責任編輯:Jew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