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BikeRadar:一千美元以下山地車測試有感(圖文)
BikeRadar美國編輯,Matt Pacocha,正在測試Giant的Yukon FX (James Huang)
這是星期四下午2:45,時間正在一點點逼近五點 (很不幸,越野時間只有兩個多小時了)。 我和同事,BikeRadar的技術(shù)編輯James Huang,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山地車測試,興奮的合不攏嘴。
我們剛剛騎著那些低于$1,000的山地車,以近乎比賽的速度通過測試路段中石頭最多的一段下坡。我們的節(jié)奏幾乎可以說是毫不負責,特別是想到我騎的這臺Giant Yukon FX,前叉回彈阻尼幾乎為零(不過后避震的性能還是相當不錯滴)。
我們樂得幾乎站不住了;我們閃電般穿過那片石頭的時候,Huang的車幾乎快要散架了,結(jié)果,通過以后,輪胎爆胎,避震失效。先把技術(shù)問題放在一邊,有兩件事情必須要說——我們玩的很開心,而且與車的好壞無關(guān);關(guān)鍵是我們真的出來騎車了。
沒錯,阿姆斯特朗和我都會認同一件事:車好車壞不是問題。問題是出不出去騎車。
我們聽到了很多關(guān)于測試車輛的批評: 它們太貴了;你把配置改了; 山地車裝碳輪…… 聽起來讓人真不爽!
BikeRadar技術(shù)編輯James Huang正在測試一輛$949的山地車
有時候我會憤憤不平。我們告誡自己不要圖虛榮,改變配置是為了提供更多參考意見,希望騎車人掏錢買新裝備時能夠做出更好的決定。如果可以選擇,我們總是會挑選最適合你的方案,也就是說,性能優(yōu)越且價格也可以接受(但不便宜)的產(chǎn)品,但是制造商經(jīng)常只想銷售那些最好,同時也是最貴的東西。
如果你一周騎車超過3天,你可能更愿意挑選一輛$3,000的山地車,幾乎不考慮 $1,000的車(在幾天的測試內(nèi),我們已經(jīng)騎壞了好幾輛 $1,000以下的車); 不過, $3k-4k的車與 $10k的車之間的差距則更為主觀——應該考慮到,支付的越來越多,回報反而逐漸減少。 當然,你可以把車減重,換一只更好的前叉,這些都是好事情,但是它們不會直接影響你將得到的快樂?鞓罚c價格無關(guān)。
BikeRadar的嘉賓測試員,公路越野大師Anthony Carcella用職業(yè)眼光為我們剖析三輛測試車; 不過他越發(fā)喜愛他的Reynolds 853鋼架了
其中一名測試員指出,這些千元山地車就像誘導性毒品一樣。 你騎著它們享受快樂,把它們騎壞,你了解了它們的優(yōu)缺點,然后花$3k再買一輛新車——這就好像你被“自行車毒蟲”咬了一口。
盡管我們騎得很開心,不過這些車還是存在明顯的問題。我可以坦率的告訴你,一只真正可調(diào)節(jié)阻尼的前叉要比中軸規(guī)格或車架硬度更重要。同樣,山地車上的碟剎——無論油碟還是線碟——都要比古老的V剎好用。另外,好外胎也能夠成就一輛山地車。
其實制造商本來可以不增加成本就實現(xiàn)這些需求。Huang在tweeter上反思這個問題:精心設計的幾何尺寸、把橫寬度和角度、把立長度等等。
其實,只要產(chǎn)品經(jīng)理將基本配置都考慮到,給新手制造一臺“安全”的山地車——也就是說, 配上一只別太貴的前叉、一套有效的剎車和一對抓地好的外胎——那么你就可以享有騎行樂趣。我們這兩天,大約40小時的時間,騎的就是這種山地車。你可以閱讀《1000美元以下的山地自行車精選》了解更多信息。
注:因為Matt和Huang的意圖是用短時間測試出車子的優(yōu)劣,因此他們測試的方法幾近瘋狂。正常情況下,車子不會那么容易壞掉。
責任編輯: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