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未必適合所有人 Favero Assioma DUO-Shi功率腳踏軸心簡評
Favero是一個來自意大利的品牌,主要做公路車的功率腳踏。之前,我們就已經測試過Look Keo鎖片規(guī)格的Assioma腳踏(《新品速遞|Assioma Duo功率鎖踏簡評》)。
對于一些Shimano腳踏的死忠粉來說,例如本小編,看到Keo制式的就想掉頭走了。為了抓住這部分客戶,F(xiàn)avero將Assioma的技術移植到Shimano腳踏上,推出了這款Assioma DUO-Shi軸心。
外殼上開了一個小洞,露出內盒上的產品信息標簽。
包裝里就只有一對軸心,畢竟人家賣的就是軸心嘛。Assioma DUO-Shi功率軸心可以匹配的Shimano腳踏型號有:R8000、R7000、6800、R550和“祖?zhèn)魃衿鳌盧540。大家可以自行更換軸心,來獲得功率功能。至于為什么頂級Dura-Ace的腳踏不兼容,那是因為DA級別的腳踏使用了不同的軸心結構,懂的都懂。
▲軸心的全貌
腳踏螺紋部分已經預涂緊固膠,防止軸心松動,十分貼心。千萬別以為腳踏這么粗的螺紋不太可能松,上周小編我保養(yǎng)通勤車上的祖?zhèn)?700C腳踏時就發(fā)現(xiàn),原來軸心真的會被踩松的……
固定螺母使用了不同的顏色,估計是為了分辨左右吧。
Assioma DUO-Shi軸心沒有沿用Shimano的滾珠結構,而是換成了軸承結構,所以螺母下面就沒預壓環(huán)了。免去了預壓調節(jié),可以讓腳踏的保養(yǎng)更加簡單方便。
既然是基于Assioma改進而來,那么自然是使用同款“蛋蛋”功率模塊。Assioma DUO-Shi的“Shi”自然是Shimano的簡寫,但用我們的漢語拼音來看的話,總有種怪怪的感覺……
功率單元蓋子上的各種認證圖標,可見它是藍牙和ANT+雙模連接的,可以兼容碼表和智能手機等設備。
包裝的“地下室住戶”就是功率軸心的附件和說明書,盒子里都被塞滿了,看來附件還是非常豐富的嘛。
附件就是這些東西了,下面我們逐樣來看看都有啥。
AE包裝的Shimano Ultegra R8000腳踏是我們自行采購回來安裝軸心的,包裝內并不包含腳踏。
另外還附帶了一把8mm的內六角和調整Q-Factor的軸心墊圈,方便用戶開箱即用。既然是想開箱即用,那是不是應該再配上拆卸腳踏軸心的扳手?
腳踏的功率單元使用磁吸口充電,專用的充電接頭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吸附在功率模塊上非常牢靠。
另外還配備了雙口的充電器和適應不同地區(qū)規(guī)格的插頭,可以同時給左右兩邊功率模塊充電。雖然充電頭的線十分長,但把單車放到插座附近充電,遠不如直接用充電寶的靈活性更強。
剩下就是多語種的用戶手冊和安裝說明,安裝說明就有中文版的,但是用戶手冊就沒有中文的了,需要去官網下載電子版。
下面就讓我回回到室內進行安裝更換軸心環(huán)節(jié)。這個過程沒什么好說的,十分簡單,UT級別的腳踏用17mm開口扳手、105及以下級別使用PD-40專用工具搭配活動扳手或臺鉗拆卸,再用19mm開口扳手進行Assioma DUO-Shi軸心的安裝即可。
在更換軸心前,可以清潔保養(yǎng)一下腳踏,但切記,Assioma DUO-Shi的軸心上無需涂抹潤滑脂。旋入軸心并按照扭矩鎖緊后,就完成軸心的更換了。
更換軸心后的R8000腳踏單只重量為157.5克,增重24克;總重量比KEO制式的Assioma重了10克左右。
接下來就是本文的重點了。
以R8000腳踏為例,原裝軸心的情況下,腳踏的Q-Factor為52mm,長軸心版本則為56mm;更換Assioma DUO-Shi軸心后,則增加到65mm,有著13mm/9mm不等的增幅。
究其原因,是因為Shimano腳踏軸心的套筒結構,比一般腳踏的軸心結構復雜一些,為了給功率單元騰出位置,無奈只能加長了軸心。Favero在開發(fā)之初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但考慮到可能有的人就需要這么大的Q-Factor,所以還是將Assioma DUO-Shi項目進行了下去。
作為對比,KEO制式的Assioma的Q-Factor為54mm,差值為11mm。
接下來就是安裝到車上試試,安裝腳踏時需要注意,功率模塊需要與曲柄有1mm的間距,如果間距不夠,則需要加墊圈墊出來一點。另外,鎖片需要與功率模塊有2mm以上的間距,防止踩踏時鞋底浮動或形變,接觸到功率模塊,因為如果不小心踩到“蛋蛋”上,會導致功率不準……
安裝好試騎時,發(fā)現(xiàn)過寬的Q-Fortor小編我完全無法適應,分開的雙腿就像騎山地車一樣,就算調整鎖片位置也無法獲得習慣的大腿開度,更別提鎖片不能離功率模塊太近,調整范圍也有限。所以至此全劇終……
好吧,雖然由于習慣不了,沒有繼續(xù)測試下去,但還是可以分享一下Assioma的使用體驗,畢竟KEO版本的我一直在用,兩者功率模塊和算法一樣,所以可以參考一下Assioma功率功能的表現(xiàn)。
先說結論,Assioma非常靠譜,連國內某功率計品牌的負責人都夸贊Assioma,說它是最靠譜的功率腳踏。無論在我的使用過程中,還是其他車友的對比測試,都展現(xiàn)了與盤爪式功率計數據驚人的一致性。使用Assioma和思各異盤爪的兩輛車在相同路段的平均功率和標準化功率都相差無幾,完全值得信賴。
到底是什么令Assioma的功率可以這么準?是因為它使用了一套IAV功率系統(tǒng),IAV是Assioma的功率算法,它是基于瞬時的力量和曲柄角速度(可以理解為踏頻)來計算功率,而其他大部分品牌是使用平均角速度來計算。
由于在一個踩踏周期里,力和角速度都不是恒定的,為了確保功率數值準確,則需要考慮到力和角速度的變化。特別是在使用橢圓盤或爬陡坡更傾向于上下發(fā)力時,角速度的浮動更大,所以會放大功率的誤差。
Assioma的功率單元使用集成三軸陀螺儀檢測角速度的真實趨勢及其變化,并將其整合到功率計算中。在真實的踩踏環(huán)境中將功率精確到了1%,而不是在實驗室環(huán)境里。
既然功率和踏頻等數據方面沒問題,下面再來聊聊日常使用中有沒碰到什么問題?赡艽蠹叶急容^擔心,“蛋蛋”的體積比較大,會不會容易損壞。實際上它并不會比曲柄突出太多,所以使用了這么久,外殼基本沒什么刮痕。正常路況使用,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接下來聊聊Assioma適合什么車友選擇。功率腳踏易拆裝的特性,十分適合有多輛車,而不想買幾個功率計的人,畢竟功率計還是挺貴的。Assioma具有自動歸零功能,非常適合反復拆裝的情況。例如我外出參加試騎活動,帶Assioma出門就非常方便,確保自己在別的車上也有功率數據。
另一種就是經常帶車坐飛機的人了,托運時需要拆電池,如果是外置電池的功率計還好說,內置的就十分麻煩了。功率腳踏顯然拆裝以及攜帶都更加方便,不需要拆卸電池,只需要調整到“旅行模式(Travel Mode)”,即可乘坐飛機。
至于特殊的Shimano版本,則適合一些Fitting結果需要超大Q-Factor、連長軸版腳踏都無法滿足的車友。正常情況下,還是中規(guī)中矩的KEO版本可能符合大多數人的使用習慣。如果想選擇Assioma的話,建議購買KEO版本。如果是非Shimano腳踏不用的死忠粉的話,還是選擇盤爪式或曲柄式功率計更加合適。但選擇前建議還是去Fitting一下,根據結果來進行選擇。
責任編輯:Av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