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誰說鋁架不如碳 Trek Domane ALR 評測
小編一直認為Domane系列是Trek旗下最親民的車型,首先是因為其舒適的幾何以及強大的車架舒適性,讓絕大多數(shù)車友都可以無憂無慮地騎著它;其次就是因為其豐富的產(chǎn)品線,給人以“總有一款適合你”的感覺,旗艦款SLR車型搭配前IsoSpeed以及后可調(diào)IsoSpeed、次頂級款SL車則去掉了后IsoSpeed調(diào)整功能、S車型則去掉了前IsoSpeed以及反套式座管,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消費者能買到符合自己預算的Domane。
當大家以為Domane已經(jīng)不能再便宜的時候,Trek推出了鋁合金車架的Domane ALR,并且仍舊搭載IsoSpeed系統(tǒng);而上個月更是直接推出了入門級的Domane AL……好了,廢話好像多了點,今天來到我們美騎評測中心的就是高配的Domane ALR 5 Disc。
車架同樣使用TREK招牌式的上1-1.8英寸、下1.5英寸的E2錐形頭管,鋁架也不忘增加車頭剛性。頭標則使用Trek近年經(jīng)常使用的高位粘貼的小頭標,十分有立體感。
頭管處為了不影響剛性,并沒有使用完全平焊,不過焊點在黑色車架上并不明顯,仔細看才能看出它是鋁架。
IsoSpeed半碳前叉使用彎叉造型,叉腳處向后偏移,可以優(yōu)化車架幾何與前叉的舒適性。受制于其定位,前叉油管為外走線設計,以扎帶固定。外側(cè)全黑,內(nèi)置兩種紅色色塊的涂裝讓人感覺十分悶騷。
作為一輛耐力取向的公路車,叉腳處預留擋泥板安裝孔,幫助車主應付惡劣路況。
車架整體管型沿襲了碳版的設計。上管管型非常粗壯,第一眼看上去給人一種碳架的感覺,上管的管壁被抽得非常薄,不用擔心重量會增加。上管上也使用了兩種紅色的雙色塊涂裝,與前叉涂裝相呼應。
下管則使用由粗到細的異形管,頭管處與五通處的管型完全不同,有效優(yōu)化剛性重量比。
變速線使用外走線設計,降低線管彎折造成的手感變差;油管所受的影響不大,則使用內(nèi)走線設計。
別高興太早!油管從五通上方又出來了!轉(zhuǎn)為外走線……五通規(guī)格則為BB86,而不是Trek在碳架上常用的BB90規(guī)格。還有就是,估計也是大家第一眼看到的東西,作為一只鋁合金的入門車架,它竟然還有UCI認證Logo!
Domane系列招牌式的IsoSpeed在ALR上得以保留,使立管與上管分離,并使用柔性連接,獲得更大的立管形變量,提高舒適性。值得一提的就是,立管到后上叉之間并無焊點,可見工藝非常給力。
既然立管與后上叉沒有剛性連接,那么當然需要叉橋補強。叉橋上有個Trek Logo的鋼印,看起來好像沒什么,其實擋泥板孔就隱藏在叉橋后面,十分精致。
后三角整體線條看起來非常流暢,要不是后叉片處的焊點,會再次誤以為是碳纖維車架。
后下叉內(nèi)預留有DuoTrap S傳感器接口,不再需要安裝那些累贅的碼表傳感器。
后叉片使用尾勾與桶軸螺母一體化設計,圓潤整潔;同時在后方預留了擋泥板安裝孔。
輪胎間隙非常大,堪比山地車,這里大家可以先猜猜原裝外胎是什么規(guī)格的。
把組方面,搭配的是Bontrager Race VR-C小彎把搭配Bontrager Elite 7°把立,把立與彎把上均有標注刻度,方便對正以及調(diào)節(jié)彎把,人性化十足。起初看到把立蓋上這么大間隙,小編還一頭霧水。查詢后才得知這支入門款把立也支持Trek的Blendr整合系統(tǒng)。原裝是可以在把立上安裝一個單接口或雙接口的基座,用基座來搭配不同的接頭來實現(xiàn)碼表座、燈架、GoPro支架等功能,十分強大。作為耐力取向的公路車來說,這個功能還是十分方便的。
彎把上安裝的是小編的“老相好”——Shimano RS-505液壓機械手變頭(機械變速,液壓剎車),小編評測過的大部分碟剎公路車都是搭載這個手變頭。還是那句話,雖然看上去很大塊,但抓握部位的手感比7900年代的手變頭好多了!黑紅色的打孔Bontrager Microfiber把帶看上去很好看、很配色,但表面為類似皮革的它很薄很硬,握感并不好,與長途耐力公路車的定位不太般配。
剎車方面,雖說是鋁架,但仍標配DT代工的12mm桶軸以及平裝式夾器,給個好評。還有就是,大家第一眼看到的絕對是帶散熱鰭片的RT99頂級中鎖碟片,前后160mm。這越級至頂?shù)呐渲帽仨毥o個好評。
車手屁股下面是又黑又硬的……Bontrager Affinity Comp座墊與27.2mm的鋁合金座管,在耐力車型上配備這么硬的座墊,Trek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啊!
輪組方面,使用Bontrager TLR輪圈搭配Bontrager R1外胎。TLR是Tubeless Ready的縮寫,代表這對輪圈可以通過更換真空氣嘴來切換成真空胎模式,獲得更好的路感。現(xiàn)在,可以告訴你們上面這個問題的答案了,Trek再次不按常理出牌,這對R1外胎寬度達到32c!但受整車級別限制,R1外胎只是普通開口胎,并不具備真空胎的功能。花鼓方面則為Bontrage自家的軸承中鎖花鼓,棘輪聲音清脆。
套件搭載了大家十分熟悉的Shimano 105 5800套件,常規(guī)耐力車型設定,50/34T壓縮盤、11-32T飛輪、中腿后撥,幫助車主實現(xiàn)“全地形制霸”。就是前撥沒使用直裝式,而是夾環(huán)式,讓人感覺少了那么點兒意思。
騎行感受
由于車架使用200系列Alpha鋁合金,并且搭載錐形頭管與BB86壓入式中軸,前后軸使用12mm桶軸,騎起來有那種高端鋁架特有的韌勁。車架剛性完全不是問題,對于耐力車型來說足夠了,甚至比起某些碳纖維車架也不落下風。
有利當然有弊,眾所周知鋁合金車架的路感反饋比較顛,好在Trek為Domane ALR保留了后部的IsoSpeed斷開器,可以一定程度緩解顛簸的路感,降低中等沖擊帶來的顛簸感。但受制于鋁合金材料的特性以及整車搭配的鋁合金座管,面對較大沖擊的時候還是不能像碳纖維車架般得心應手。所以Trek為其配備了32c的R1外胎,32c外胎內(nèi)部充氣量更大,同時可以使用更低的氣壓,有效緩解了鋁架的顛簸。Trek最后還留了一樣大殺器,別忘了TLR輪圈還兼容真空胎……
看到32c的外胎,小編當然不會滿足于在水泥地上騎游,給它裝上Shimano A600腳踏,帶到輕度越野砂石路況撒撒歡,妥妥的。RS505液壓碟剎+RT99碟片的組合在這種路況下一點壓力都沒有,反倒是要仔細地控制輪胎的抓地力;看來還是需要下長坡或者更激烈的路況才能體現(xiàn)出RT99碟片的優(yōu)勢。Domane ALR可以淡定面對各種路況,控車技術(shù)好的車友完全可以把這輛車當成砂礫/碎石路公路車(Gravel Bike)來玩!
重量方面,想必大家都已經(jīng)想到這車肯定不輕。整備質(zhì)量高達9.8kg。說真的,其實重量對耐力車型的影響并不大,主要就是加速和爬陡坡不太給力。所幸傳動系統(tǒng)齒比搭配合理,34T小盤加32T飛輪,幾乎1:1的齒比,爬個陡坡也不會出現(xiàn)下車推車這樣的“慘劇”。
最后再來講講車架幾何方面的優(yōu)勢。Domane系列的一直為小Reach、大Stack的幾何設定。本次評測車架尺寸為50cm,Reach為368mm,Stack則高達546mm,用546除以368可以得出車架的STR為1.48,明顯的舒適與耐力取向,可給予用戶一個非常直立的騎行姿勢。如此大的Stack,除了車架頭管長度達到130mm外,五通下沉量也超越了另一品牌的新款耐力車型,達到80mm之多,令車架表現(xiàn)更沉穩(wěn),但也會損失一定的靈活性。
小編想了想,結(jié)尾還是把零售價補充上吧,你們就不用自己上官網(wǎng)查詢了。這輛Domane ALR 5的零售價為13980元。雖然看起來好像有點貴,但搭配崔克極具大品牌風范的質(zhì)保政策與售后服務,你也許就會覺得這值回票價了。
美騎點評
優(yōu)點:均衡的剛性與舒適性,可應付多種路況、樂趣較多,幾何適合范圍廣!
缺點:ISO SPEED無力面對過大的顛簸沖擊,售價偏高。
改裝建議:更換碳纖維座管及彎把,提升舒適性,想更舒適的還可以更換真空胎。
攝影:Kent
責任編輯:Avalon
上一篇:英國超跑豪門之作 Factor ONE 公路車 評測
下一篇:返回列表
價格還行,打個八折,差不多11184
+1
29這個必須贊
+1
22先問百度,然后再問,論一個伸手黨的自我修養(yǎng)
+1
22不就是花錢買嘛
+1
23丑哭了,我覺得tcr adv 2 disc比這個好很多
+1
22我有錢了就買崔克~~
+1
22夾環(huán)式前撥,改單盤應該就不那么難看了。
+1
23鋁價做的再輕,也不會有碳纖維性能優(yōu)秀,喜歡鋁價的情懷黨除外 捷安特TCR 孫輝限量版更推薦,UT 碳輪 真空胎 前后桶軸 碳架碟剎
+1
23廣州美騎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