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高效訓練助手:Garmin EDGE 520 GPS碼表 評測
2015年度Garmin新品會發(fā)布中,除了旗艦級別的GPS騎行碼表——Garmin EDGE 1000以外,最受車友關注的莫過于Garmin EDGE 520;這次進行評測的,正是Garmin這一新款GPS騎行碼表。
GarminEDGE 520規(guī)格:
也許車友們看到上面的規(guī)格表都會簡單地略過,并沒加以細心閱讀,但小編能明確回答的是,之前有的功能,現(xiàn)在也不會少,只會更多!
Garmin終于放棄老舊且大的Mini-USB接口,改用目前流行的Mirco-USB;小編淚崩:外出時,終于不用為了充電,而多帶一條平時無用武之地的數(shù)據(jù)線了!
Garmin EDGE 520對比上一代的510,舍棄了原有的電阻式觸摸屏,回歸到實體按鍵操作;增加了續(xù)航的電池使用時間(官方標注約24小時連續(xù)使用);提高了屏幕的分辨率。
屏幕更大,顯示更細膩
Garmin EDGE 520對比上一代的510,舍棄了原有的電阻式觸摸屏,回歸到實體按鍵操作;增加了續(xù)航的電池使用時間(官方標注約24小時連續(xù)使用);提高了屏幕的分辨率。
新款的延伸式碼表座并沒有使用之前的下沉式延伸設計,小編估計是由于旗艦的GarminEDGE 1000在長度方面的問題,所以在這一代配送的碼表座上,使用了較為普遍的上抬式延伸設計。
碼表座重量為38 g,而碼表座外圍的設計出現(xiàn)了數(shù)條鏤空,除了能減輕碼表座的自重,還能降低自行車在顛簸路面時的震動頻率;在實際路面上,新款的延伸式碼表座對比老款下沉式碼表座,的確表現(xiàn)更穩(wěn)定,與自行車形成共振的頻率更低;但由于是上抬式延伸,碼表安裝后被抬高,現(xiàn)時流行的空氣動力學則有所欠奉。
在搭配的ACRSS速度踏頻傳感器,小編已經在——《“大小通吃”:Garmin ACRSS速度踏頻傳感器 評測》(點擊進入)上,已作評測,在本文就不多作介紹了。
在這次革新?lián)Q代,回歸實體按鈕的520上共有7個按鍵,分別為:亮度(開、關機)、上選項、下選項、確認、返回、計圈鍵、記錄鍵。
然整個UI均被重新設計,但操作與之前卻并沒太大的差異。在主頁面上,點按“上選項鍵”能進入狀態(tài)頁面(圖右上),除了查看/增加 當時連接的ANT+設備,還能設置亮度,智能手機鏈接情況等;而點按“下選項鍵”,進入的是主要設置的菜單(圖左上),能對520碼表進行設置、查看騎行記錄、個人資料設置、訓練等;而“確認鍵”則是能選擇騎行模式進入主要實時數(shù)據(jù)頁面(圖右下);而任何頁面點按“亮度鍵”均能進入亮度設定頁面。
520在頁面設置能按使用者對不同場合騎行,譬如是自定義的長途模式、訓練模式、比賽模式等,最大可設置10個活動模式;而每個活動模式均能擁有1 - 5個基本頁面,最大10個顯示字段;每個字段的設置與以往一樣,能自由選擇顯示的項目。
曾經接觸過佳明GPS騎行碼表的車友對頁面設置這方面并不會陌生,并且在頁面上也擁有很多提示性的logo,相信剛購置佳明GPS碼表的車友也能從容面對。
在數(shù)據(jù)頁面設置,520同樣能從地圖導航頁面-地圖顯示選項中開啟地圖頁面,在地圖的顯示相比前一代510更為精細,不過依然由于缺少內存卡插槽的支持,地圖頁面僅作基本參考查看,不能實時點按目的地導航。另外其他可供設置的額外數(shù)據(jù)頁面為:GPS羅盤、虛擬伙伴、計圈摘要、高度圖。
完美支持目前主流騎行ANT+制式外置設備,如:速度、踏頻、功率計、心率等;并且額外對Shimano DI2電變的支持,檔位、電量、速比等均能在碼表上以字段方式顯示(ShimanoDI2支持,需額外購置SM-EWW01發(fā)射器);EDGE遙控器、Garmin VIRB運動攝像機等Garmin ANT+設備更是能通過520實現(xiàn)更多的功能。
可支援的設備功能太多,小編只能一“等”再“等”地在上段描述了……
520最大更新莫過于對“訓練”的針對性,在一般設置點選“訓練”后,車友們不僅在Garmin Connect上為碼表設置訓練項目;同樣也能在碼表上簡易設置,間歇訓練或者指定目標訓練,或為部分具有ANT+的騎行臺設置訓練時的阻力、功率等、。
然而在個人設置,520也為使用者提供FTP與VO2 MAX的動態(tài)數(shù)據(jù)評估,使用者能根據(jù)機器所評估個人目前的最大輸出,從而限制自身不會過早“爆掉”;在每次騎行后,520都會為使用者提出根據(jù)該次騎行而建議的恢復時間,可供體能完全恢復用時的參考。
除了幫助個人用戶訓練的多樣數(shù)據(jù)分析指導,520還能為團隊用戶的訓練而添加了無線的“設備傳輸”功能,車友能直接通過碼表主機與朋友無線傳輸,路線、賽段、訓練等多種數(shù)據(jù)的即時分享。
訓練支持上,520更是Garmin內,首款對功率訓練更新了多種數(shù)據(jù)支持(需另外購置功率計),包括左、右腳功率多種的顯示項目、踩踏平順指數(shù)、偏移等;甚至還能顯示檢測得出,使用者在騎行時的坐騎、站騎時間!
配合Garmin Vector功率計鎖踏,在“騎行動態(tài)”一項更是把以往高端功率Fitting臺的“功率相”搬到了騎行碼表;在“功率相”,車友們不僅能看到左、右腳畫圓的做工的位置分布,而且連踩踏平臺中心偏移也能直接從碼表中顯示。
訓練過后,520依然能通過“歷史記錄-騎行-路線”來查看上次已記錄騎行的摘要信息,并且能支持其他品牌雙邊、盤爪式功率計,顯示騎行時的功率左、右平衡記錄。
新增添的區(qū)間時間項目,車友們也能查看過往騎行記錄上的功率和心率區(qū)間分布(功率分布最大支持為7區(qū),而心率則為5區(qū))。
不得不提GarminConnect對騎行數(shù)據(jù)記錄的強大支持,520不僅能使用MircoUSB連線電腦上傳、分享騎行;還能使用手機端APP的GarminConnect,藍牙無線上傳騎行數(shù)據(jù),與查看過往的騎行信息。
520在藍牙連接手機后,支持對Strava APP的無縫傳遞;騎行時若完成Strava的賽段、甚至獲得排名,會直接在碼表上同步實時反饋。(需安裝并注冊Strava軟件)
小編悄悄提示:新配對520的用戶將享有3個月免費的Strava實時賽段訓練資格哦!
與Garmin EDGE1000一樣,連接智能手機后,任何來電、信息都會在碼表上顯示;讓使用者根據(jù)來電重要性,而選擇對通話的接聽或信息的查閱。
由于520采用“Fit.”文件后續(xù),記錄每次的騎行;車友可將“Fit.”文件,在“Garmin Edge 520”-“Gamin”-“Acitvities”中選取,導出到 “WKO+”等其他第三方數(shù)據(jù)軟件上,獲得更詳盡的數(shù)據(jù)分析。
綜合點評:
高效訓練利器——擁有成熟的ANT+外置設備支持,Strava的無縫接入、自定義訓練內容,能為枯燥的訓練增添一點趣味;功率訓練的針對性更新,詳盡數(shù)據(jù)分析,為渴望提高個人競賽水平的車友提供一盞黑夜明燈。
雖然實體按鍵操作的UI設計過于繁瑣,按鍵數(shù)較多,但小編相信在正常使用,頁面操作設置也就一兩回,而且車友出門騎車并不是在“設置碼表的路上”,實際騎行時影響不大。
自重更輕、體積更小、屏幕更大、功能更全面的Garmin EDGE 520 GPS 碼表,官方指導價為1790元;碼表雖小,卻功能齊全,更是能成為個人、團隊高效訓練助手的強大設備!
責任編輯:K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