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以環(huán)保之名騎行 響應李大大兩會低碳號召
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日子抬頭望天,是灰的;忘了有多久沒見過澄澈的藍天和明媚的陽光;也忘記多少次出門騎車一看手機上的空氣是重度污染,騎車的念頭為此打消……這樣的日子還要再過多久?
輕度騎行者談霧霾天的真實感受
2013年初北京出現了一年以來最嚴重的霧霾天氣,空氣質量為“極重污染”“危險”級別,一個月內有25天霧霾,原來當時的中國正遭遇一場覆蓋25省市影響6億人的大霧霾。不過處在南方作為個體的我對這場災害并沒有特別的印象,直到2014年春季我再度出差北京,當時的北京再度為霧霾天籠罩,當我第二天從酒店的窗口望去,我都疑問為何今天還是陰天,漸漸“意識蘇醒”,這就是霧霾的真實情況,看不到哪怕只有一角藍色的天空,空氣中總是一股焦灼的味道,談不上刺鼻,就是不舒服。從酒店到辦公地點的車上,透過車窗望出去四下都是灰蒙蒙,從當地人口中得知,近來一周皆是這種天氣,心情頓時壓抑,好在工作幾天之后,我逃脫了北京,回到廣州對比之下有種僥幸感。
但是,2014年秋冬開始,忽然間廣州的天也陰沉了很多,看新聞,“某日,廣州出現霧霾天氣”,生活在同一片蒼穹之下,誰也無法獨善其身。最霧霾最為印象深刻的一次當屬2014年末騎車前往花城廣場,站在花城廣場邊緣的我看著廣場上的東西塔“霧氣氤氳”,這一片曾經光彩奪目的燈光蒙上了灰,當時心就灰了,打心底騰升悲哀。自那以后,夜騎的興致也大大降低。
好動的我不騎車是不可能的,2015年初放假歸來第一次騎行可以說令自己全身舒暢。近一個月沒騎車的我微微雨中刷了二十幾公里,距離不長,自行車帶來的自由感和空氣的清新令我神清氣爽。我樂于接受騎行時的種種天氣,但我需要每一口清新的空氣。
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兩萬五千次,運動的時候,呼吸量會增加50到100倍,你也從中看出空氣對于每個人的重要性,而以上則是我作為一個輕度騎行者對于霧霾天氣的實際體驗,相信處于同一片藍天之下的你也有著相似或更深切的體驗。
李大大兩會提倡環(huán)保
留心中國環(huán)境部門對于環(huán)境檢測的報告,尤其看到中國各大城市每年日益攀升的霧霾天數,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已經受到嚴峻的挑戰(zhàn),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匯報工作報告時便嚴肅指出了現狀,而在規(guī)劃中他表示要打好節(jié)能減排和環(huán)境治理攻堅戰(zhàn),明確了要達到的目標:
“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減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別減少3%左右和5%左右。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區(qū)域聯防聯控,推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促進重點區(qū)域煤炭消費零增長!
看到這份規(guī)劃報告的時候,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樣,李大大作為國家領導人,是從國家高層面來看問題,只要政府部門鐵腕治理,身為普通百姓的你我坐等來年工作報告及享受藍天即可,但真的是這樣嗎?
環(huán)保并不只是政府的事,同樣是你我的事,治理也是從你我開始。那么如果從最簡單的出行方式選擇開始做起,多騎車,你會拒絕嗎?
以環(huán)保之名騎行
為何要提倡騎行?因為這是我們可以為環(huán)保事業(yè)貢獻的一份力量,萬丈高樓從地起,從最容易實現的方式開始,只是我們抗戰(zhàn)的第一步。喊完口號,我們來看看其實際意義。杭州是全國機動車保有量最大的城市,平均每兩個人一輛車,大氣污染貢獻值中機動車污染占到40%;3月8日,北京再度迎來霧霾天,據環(huán)保部門對空氣污染源排放的解析情況,其中機動車來源大概占比24%,環(huán)保部機動車排污監(jiān)控中心研究員韓應健接受采訪時表示,“一些地區(qū)頻繁發(fā)生的細顆粒物污染問題,與機動車尾氣排放密切相關”,機動車污染防治基本失控。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汽車保有總量龐大,截止到2013年底全國在用騎車已超過1.2億輛,全國有31個城市的汽車數量超過100萬輛,其中北京、天津、成都、深圳、上海、廣州、蘇州、杭州等8個城市汽車數量超過200萬輛,北京市汽車超過500萬輛。
那么這些機動車都造成了哪些污染,筆者找到了2012年的數據,全國機動車思想污染物排放總量為4612.1萬噸。其中汽車排放一氧化碳(CO)2865.5萬噸,碳氫化合物(HC)345.2萬噸,氮氧化物(NOx)582.9萬噸,顆粒物(PM)59.2萬噸?吹揭谎趸,你該知道它的毒性,其他物質同樣也會在空氣中與其他成分產生種種反應。其中顆粒物還被列為人類的致癌物質之一。
機動車造成如此大的影響,但為什么中國人似乎還是一刻也離不開,那么國人開車真的有必要?據資深媒體人柴靜的了解,北京34%的人在開車,五公里內開車的人占到44%,兩公里以內為12%,一公里內為7%。
當看到這組數據時,我頓時想不明白這些開車人的意圖。一般自行車的速度為15公里/時,五公里大約騎行二十分鐘,開車只需幾分鐘,但遇上堵車,上限就難定了。那么到這里你知道我想說什么了嗎?
為什么不放下方向盤,以環(huán)保之名來騎行?中國目前自行車的保有量接近5億,單車數量世界第一,但從實際情況看來,我們顯然沒有讓這些自行車發(fā)揮其應有的效力,那么在中國大氣環(huán)境告急的情況下,你愿意用自行車和一己之力來為環(huán)保事業(yè)貢獻力量嗎?你愿意和你的自行車一起來響應以下呼吁嗎?
1、短距離盡量選擇自行車出行,我愿意和我的自行車一起上下班、一起買菜、一起短途郊游;
2、我愿意和我的自行車一同遵守交通規(guī)則;
3、我愿意和我的自行車一起為環(huán)保騎行!
責任編輯:凌子
貪玩,希望惡狠狠地把大中國玩一遍,再玩到境外去。偶爾心血來潮會出現說走就走的旅程,趁年輕做些瘋狂的事。車齡不長,技術停留在初級階段,但是耐力足,慢慢踩慢慢推,慢慢到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