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美騎快訊|極限擦邊UCI?手變內(nèi)八神教再次復活?
單車勁爆資訊,盡在《美騎快訊》!
本期內(nèi)容提要:
年底Sram給我們留下了最大的懸念。前幾期我們也講過Sram會推出全新的電變,總結(jié)下來就是用了新的芯片,無線輸出功率也大幅度提升。而最近,外網(wǎng)也曝光了Sram新套件的特寫照。感覺是紅廠有意而為,但唯獨缺少前撥的諜照。這里就讓人值得思考,是有大的革命改款,還是徹底擺爛?鏈條也用上了山地變速的缺口設計,猜測是增加鏈條和飛輪的咬合力。
其次,后撥的大導輪也用上了山地的理念。導輪外圈可以獨立旋轉(zhuǎn),這樣導輪被異物卡住也不怕。后撥總體面積明顯縮小,大概是電機部分縮小了很多。這意味著新款Sram會輕不少,而且整個都是鏤空設計。就是不知道電池會不會重新設計,還是單純安裝的位置變深了而已。而到了手變,非常的小巧。其次剎車手柄的頂部有個按鍵膠塊,不知道是否又是一個功能鍵?而最后,紅廠也重新設計了卡鉗和碟片,也是大幅度鏤空設計。不知道Red能不能重新奪回最輕套件這一稱號。
無獨有偶,Trek在最近也在自家的健身自行車系列推出新款。并且FX分了三個等級,增加更多的耐用性以及功能,讓用戶能感受更多的騎行氛圍。而且配備了騎行包以及擋泥板這種通勤裝備,附加更多的騎行包固定裝置,方便用戶可以攜帶更多的物品。
至于套件方面,則采用藍廠的套件(CUES),以耐用著稱,反正就適合通勤就對了。幾何方面,就是純正的舒適取向。也沒有什么氣動的設計,舒適以及操控靈活才是這臺車擅長的東西。售價方面,最貴就是6580,最便宜就只有3580。當然都只是鋁合金,新年買給自家的親人一起騎車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而Enve也推出了新的碳纖維一體把,但并不是波加查使用的那一款,目前好像沒有單獨售賣,只出現(xiàn)在Enve自家整車上,有20種的寬度和長度配置,把立最短為90mm,彎把最寬為460mm,售價為1200美元。這款把立定位在公路車以及Gravel,下把位比上把位寬,符合如今的氣動以及舒適性彎把的特征,而且落差和前幾代的產(chǎn)品一樣,為127mm,當然也有集成的把堵,讓你的彎把更平整好看,據(jù)說這款把立重量只有330g,在一體把中也算是一個比較輕的量級,當然這款把里是可以全內(nèi)走的,只要是支持(in-route System)這個技術都可以實現(xiàn)全內(nèi)走,好看是好看,輕也是輕,就是貴是真貴。
在之前,Uci發(fā)布了新的規(guī)定,手變不能過于內(nèi)撇。于是就有品牌進行了極限擦邊球的操作,推出全新的彎把。以超窄的寬度和符合Uci規(guī)定的角度,打破了內(nèi)撇安裝的限制,符合規(guī)定又保留了氣動優(yōu)勢。他們巧妙地利用下把位外撇的設計,上把位實現(xiàn)超窄的設定,以及手變安裝位置有一定的內(nèi)撇角度,理所當然地讓手變頭過于內(nèi)撇。
這能讓車手實現(xiàn)更多的高難度氣動姿勢,也能與彎把的空氣學實現(xiàn)完美的融合。下把位為350mm,上把位僅147mm,前伸量達到驚人的240mm,由3D打印金屬而成。品牌方表示這款彎把已經(jīng)有給奧運會隊員配備,聲稱在40km/h的狀態(tài)下可以節(jié)約23w功率,不知道UCI看到會不會追加管制。
更多詳情歡迎點擊視頻一看究竟。
本期話題:
還有兩周就新年了,大家有什么大的騎行計劃?
責任編輯:Leor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