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單車美女 | 王小梅:自行車是我的第二生命
▲2020年東京殘奧會
在2020年第十六屆東京殘奧會場地個人3公里追逐賽中,王小梅為中國代表團獲得了首枚獎牌,取得了銀牌的好成績。在前段時間的2023年英國格拉斯哥世錦賽中,她拿下了場地捕捉賽的冠軍。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王小梅因為身體的原因,走路常常摔跤。表面上,小梅和普通人沒有任何區(qū)別,但實際上,她是一名腦癱患者。因為出生時缺氧,導致她右邊的身體神經(jīng)失調(diào),協(xié)調(diào)能力很弱。
小時候,家里離學校很遠,她走路不知道摔多少次才回到家。跌跌撞撞、踉踉蹌蹌,覺得自己笨“死”了。有些無奈,但她并不服輸,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爬起來。王小梅十四歲的時候,想要改變自己,在一個身在廣東練體育的朋友引薦下,小梅獨自一人從云南來到廣東東莞,開始了她的田徑訓練。
最初的想法,只是覺得自己的身體情況這樣,去練體育可以當做康復訓練,也能讓平衡力好一點。
練田徑是很枯燥的,小梅每天就在田徑場上跑啊跑。經(jīng)過一年多訓練,就在全省殘運會上拿到了一枚跑步項目的銀牌。
命運的轉(zhuǎn)機,出現(xiàn)在了2015年。廣東省殘疾人自行車隊教練來挑苗子,因為經(jīng)過田徑的系統(tǒng)訓練,小梅的體格被自行車教練一眼挑中,自此,從田徑轉(zhuǎn)向了自行車領(lǐng)域。抱著去嘗試一下新項目,給自己更多選擇機會的小梅,在當年年底正式加入了廣東殘疾人自行車隊,開始了新的運動生涯。
轉(zhuǎn)項自行車,卻沒想到自行車項目的訓練比田徑還要辛苦。它不像田徑那樣,可以在平地跑快跑慢,自行車,一出去,就得蹬上四五個小時。室內(nèi)場地是有坡度的,訓練的時候,一周摔上個四、五跤是家常便飯。曾經(jīng)把腿摔骨折,下巴縫過五針,摔到過短暫性失憶。
摔得多,就自己努力,學會下次不在同一個地方摔。
▲馬來西亞場地亞錦賽
“對我來說,田徑和自行車都沒有天賦,只有通過努力訓練。后天的努力比所謂的天賦更重要,上天已經(jīng)給我關(guān)了一扇窗,我就努力的為自己開一扇門,我很珍惜自行車給我?guī)淼囊磺。”小梅說。
今年,在2023英國格拉斯世錦賽女子公路大組賽和場地捕捉賽中,小梅獲得了兩個冠軍,在公路C3級別個人計時賽17公里拿了亞軍。
這些榮耀,是她多年刻苦訓練的成果。她說她也有迷茫,也有看不見前方道路的時候,如果因為未知,就害怕,停下訓練的步伐,這樣是到不了遠方的。有些壓力,必須自己來承受。
能代表國家參加世界比賽,小梅說已是她的榮幸,殘疾人也能為國爭光,讓五星紅旗在國外賽場上飄揚,也更增強了她的自信心。只有腳踏實地,努力訓練,才能看見未來;赝∶愤^去每一場比賽,都是她拼盡一切換來的。
2019年的荷蘭場地自行車世錦賽女子C3級捕捉賽冠軍、加拿大公路世界杯賽女子C3級大組賽冠軍。
2021年第十一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自行車比賽,拿下了5枚金牌(場地個人計時500米、場地個人追逐3公里、女子團體競速賽、公路個人計時10公里、公路大組賽45公里),并破一項全國紀錄。因此也獲得了東京殘奧會參賽資格,最終在自己的奧運首秀中獲得場地自行車女子3公里個人追逐賽C1-3級銀牌。
因為疫情,東京殘奧會后,小梅就沒有出國比賽了。國內(nèi)的比賽是正常舉行的,訓練也按計劃,但缺少了與國際選手同臺競技的機會。這給正在備戰(zhàn)杭州亞殘運會的小梅,多少有一些壓力。她說近期狀態(tài)不是很好,今年的目標是超越去年的自己,在優(yōu)勢項目保持持平,爭取在其他項目有突破,直到比賽,把狀態(tài)調(diào)整到最好。在家門口的比賽,希望能展現(xiàn)中國人自強不息,敢闖敢拼的精神風貌。
今年,小梅將去參加10月亞殘會兩個場地項目和兩個公路項目,場地個人追逐賽3公里和個人計時賽500米,公路個人計時賽14公里和個人賽45公里。如果可以,10月的那一天,希望你和我一起,去支持中國殘疾人自行車隊的姑娘們,她們,從不服輸,但也需要大家的加油鼓勵。
從一個懵懂的自行車菜鳥,成長為現(xiàn)在的自行車運動員,小梅一直很感激自己的教練。對她來說,李教練,亦師亦友。專業(yè)上,嚴格要求,一絲不茍,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生活上,更像她的長輩,教導她待人處事的方式。
除了教練,教練團隊在平時訓練和比賽為她們提供后勤保障服務(wù),讓姑娘們?nèi)娜,沒有后顧之憂的去比賽。
隊友們,亦是一些殘疾人自行車的領(lǐng)軍人物。孫變變,也是小梅的好朋友,東京殘奧會兩枚銀牌獲得者。她已在這條路上堅持了20年,始終如一,不止在騎車上(手搖車)酷,生活上也是一樣又帥又颯,是小梅學習的榜樣。她們互相鼓勵,一同前行。
▲參加普華永道殘健融合開放日活動,分享自己的經(jīng)歷
▲和好姐妹孫變變一起在普華永道(中間)
每一個騎車的女孩,都又美又颯爽!小梅想和大家說,“女生在騎車方面可能相對于男生體力上稍弱一些,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女性無法提升自己的運動能力。通過堅持訓練和一些小技巧,女生也可以成為出色的騎車手。
在平時訓練時,逐漸增加運動時間和強度,通過加強腹肌、背肌和臀部肌群的鍛煉,可以提高平衡能力和穩(wěn)定性,從而更好地應(yīng)對騎車時的挑戰(zhàn)。
騎車是個高強度的運動,要給自己足夠的時間休息和恢復。合理的休息可以防止過度訓練和受傷。找到騎行興趣相同的伙伴,互相激勵和支持。參加一些比賽,可以提高動力和專注度,同時也是鍛煉自己的好機會。”
自行車,是小梅的第二生命。自行車,成就了今天的她。讓一個山里的娃,走出了大山,走向世界。讓她成長為一個樂觀自信,敢闖敢拼的中國人。
“未來我會繼續(xù)在自行車運動里發(fā)展、前進,因為我還年輕,我的對手們還在成長,我會繼續(xù)努力,保持自己的優(yōu)勢,取長補短,爭取更多的突破!
期待,十月,帶來榮光。
圖片提供:王小梅
責任編輯: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