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和絲路信使一起騎行兩萬公里 這個22歲的新疆小伙兒太牛了
阿達在2017年第一次參加絲路信使,是偷跑出來的,身上背著媽媽塞給他的一袋子馕餅。這是他第一次離開新疆,第一次奔赴自己給自己畫的無法預知的未來。
阿達的全名叫阿依達爾·熱斯哈力,是一名哈薩克族的小伙兒,我們習慣稱他為阿達。
早在2010年受叔叔的影響,阿達就已經(jīng)接觸到了自行車,在小時候他就想成為和他叔叔一樣的自行車運動員,到處比賽,再榮回故里。
于是他不斷地進行一些系統(tǒng)訓練,也陸續(xù)在一些賽事取得了名次
在2015年7月,克拉瑪依第二屆綠城捷安特杯山地自行車賽獲得男子組第七名;在2016年5月,隨新疆精杞神參加中國新疆環(huán)賽里木湖公路自行車賽榮獲團體第九名;在2016年6月,環(huán)天山單車嘉年華夏季聯(lián)賽第三站獲得山地精英組第六名……
他儼然已經(jīng)是一位成熟的賽車手,甚至在2015年的時候以未成年人身份參加成年組別,還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阿達和絲路信使的結(jié)緣充滿戲劇性:絲路信使先遣隊在新疆探路,經(jīng)過了阿達家所在的縣城,新疆西部的精河縣,這是中國新疆環(huán)賽里木湖公路自行車賽的起點。一行人在小縣城碰到了阿達所在的車隊。他們的教練對絲路信使非常感興趣,覺得絲路信使很有意義,想要讓絲路信使留一個名額給他們車隊,讓這群孩子出去看看。
看著這群熱衷于自行車的少年,一個個青春懵懂又有著渴望熱血,絲路信使組委會主席蔣凱當即就答應(yīng)了。最終這群孩子推選了阿達來參加第一屆絲路信使。阿達說“一定會去”。
誰也沒想到這“一定”就讓一個20歲的少年偷跑到了四千多公里之外,也沒想到這個“一定”持續(xù)了三年。
▲2017年阿達和絲路信使組委會主席蔣凱
但是當他想離開新疆,參加從江蘇泰州開始的絲路信使的時候,還是遭到了家人強烈的阻攔。讓一個剛剛高中畢業(yè)的孩子只身一人面對遙遠的路途,未卜的行程,這是家里人怎么都無法想象的。
但是這個從來沒有離開過新疆的兒子娃娃,還是一腔熱血地偷跑了出來。
偷跑出來的他十分拮據(jù),絲路信使為他準備好了機票,住宿。只身一人來到了泰州之后,因為少數(shù)民族的特殊習慣,人生地不熟的阿達也只敢啃媽媽塞給他的馕餅,直到被絲路信使的志愿者廚師蔣大瞧見,給他做了一大鍋獨屬于他的飯菜。
這個為了信念不顧一切的羞澀少年,在2017年的夏天,和“絲路信使”一起,騎行26天,走過了5171公里,途經(jīng)6省29座城市,穿越了平原、丘陵、高原、山地和沙漠,最后從泰州又回到了自己的故土新疆,并且獲得了第三名。這次是靠他自己的車輪。
▲這是2017年的阿達和絲路信使,但又不僅僅只是2017年的阿達和絲路信使。
到了2018年,阿達被邀請來當“絲路信使”的裁判員。
2017年的時候,他還是個懵懂的一腔熱血的學生,和父親的沖突無法和解,對年少輕狂的自己無法妥協(xié)。但是在經(jīng)過一次26天的充滿磨練的“絲路信使”,充當了一次信使,看到遠方的信件和那份沉甸甸的感情,通過自己的車輪親手交付之后,少年迅猛成長,從一名沒出過新疆的稚嫩少年成長為了一名合格的青年。
▲2017年正在送信的阿達
在這一年里他受邀參加體育融入一帶一路泰州實踐高層論壇并發(fā)言;參加全國山地自行車公開賽大學生組獲得第26名;隨中國精河車隊參加中國新疆環(huán)賽里木湖公路自行車賽擔任車隊技師……
這一次他平和地告別父母,背上自己的行囊繼續(xù)和“絲路信使”一起征服遠方。
▲2018年裁判員兼陪騎的阿達
到了2019年,阿達已經(jīng)成為了“絲路信使”的賽事總監(jiān)。和18年的裁判員不同,19年他需要全程參與到賽事中來。不過在這一年里,他自己在學校就創(chuàng)辦了“昌吉學院自行車協(xié)會”,一個僅僅22歲的青年,完全有能力獨當一面,成為能讓絲路信使信賴的管理者。
在比賽開始之前,他需要協(xié)助設(shè)計賽道;需要讓車手們充分享受挑戰(zhàn)自我的同時,確保已經(jīng)采取了必要的安全預防措施,對每個賽段的風險區(qū)域進行評估。
在比賽期間,他需要確保所有車手的安全。全程通過無線電指揮主集團,并貫穿整個賽段,執(zhí)行事先商定的計劃。
可以說,2019年絲路信使的成功,離不開這個22歲的男孩。
三年野蠻生長的阿達,似乎是絲路信使越來越成熟的見證。我想他和絲路信使的故事還沒有結(jié)束……
責任編輯:CC
上一篇:PMT重磅攜手環(huán)島賽,成官方指定騎行頭盔!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