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你想到拜倫灣(Byron Bay,位于澳洲新南威爾士州東北角海灣的小鎮(zhèn))的時候,腦海里可能會聯(lián)想到?jīng)_浪、陽光、嬉皮士和背包客這些詞。如果一言以蔽之的話,這個印象還是蠻貼切的。
去到拜倫灣,感覺就像走進了70年代的嬉皮士 “貧民窟”、背包客的大派對、新時代的健康休閑地和沖浪人的天堂,所有這些糅雜于此,竟毫無違和感。
拜倫灣并不是一個會讓你想著“非騎不可”的地方,不過我們卻發(fā)現(xiàn),在這里騎行居然也是一件爽到爆的事情。
這一趟騎行之旅成行的背后有錯綜復(fù)雜的朋友關(guān)系。我們跟攝影師蒂姆•巴德斯利•史密斯(Tim Bardsley-Smith)合作有一段時間了,而他恰巧跟(騎行服品牌)Attaquer的斯蒂凡(Stevan)和格雷格(Greg)是好朋友,而最近我們剛好跟這個品牌合作推出Kaurna Kit騎行服套裝。斯蒂凡和格雷格跟定制沖浪板廠商Dead Kooks的索爾(Eden Saul)是好朋友。索爾做沖浪板已經(jīng)超過10個年頭,以前還經(jīng)常玩鐵三(之前還獲得資格參加夏威夷Kona鐵人三項世界錦標(biāo)賽,這可是鐵三的殿堂級賽事)。在拜倫灣土生土長的他,將會盡地主之誼帶我們在他的地盤浪。捷安特那邊聽聞了我們的計劃之后,一言不發(fā)就上了友誼的小船。
數(shù)周的準(zhǔn)備和來往溝通郵件就略過了,我們最終一起搭乘同一趟航班來到了拜倫灣,當(dāng)時一起飛的有阿里(Ali)、凱拉(Kayla)和米奇(Mitch,朋友的朋友)。
好吧,其實是幾乎大家都在同一趟航班——因為攝像師馬爾(Mal)和我選擇了一條更長但風(fēng)景更美的路,我們開著CyclingTips的霍頓(Holden)隊車從墨爾本出發(fā),在路上花了兩天多。
拜倫灣坐落在新南威爾士州(New South Wales)的東北角,相比與悉尼之間的距離,這里跟布里斯班(Brisbane,澳大利亞東部城市)近多了。
它位于澳大利亞大陸的東極點,亞熱帶氣候和溫暖的洋流使得這里成了天然的天堂。肥沃的土地讓這里成了上好的農(nóng)業(yè)種植區(qū)和奶牛養(yǎng)殖場,近灘水域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包括鯊魚)。基于拜倫灣在東方,臨近海岸的水域與洄游的座頭鯨碰撞激起朵朵浪花(如果你在5月到11月期間來這里,你至少會看到一次它們的身影)。此外,這里也是眾多海豚的故鄉(xiāng)。
Day1:燈塔騎行 & 拜倫灣沖浪
我們周一夜晚才抵達拜倫灣,開了那么久的車一身疲憊。對余下4天時間的計劃,就是沒有計劃。除了夾雜著的騎行和沖浪之外,剩下的就是好好探索這個地方了。
第二天我們一大早便地起床了,興奮地騎到拜倫灣燈塔(Byron Bay Lighthouse)迎接第一縷陽光。參觀燈塔是來這個小鎮(zhèn)必做的事情之一(尤其是走燈塔),所以對于我們四個還沒跟“當(dāng)?shù)貙?dǎo)游”碰面的外來人而言,這里是再好不過的熱身騎行目的地。
我們稍晚會跟索爾匯合,他發(fā)信息跟我們說:“今天下午的浪會很好玩......”
我們跟索爾碰面了,他的皮卡后面裝滿了沖浪板,還有五箱啤酒。我們當(dāng)中有些人之前稍微玩過一下子沖浪,而有些人從未試過,不過都不要緊。我們迫不及待要去沙灘,去跟大自然來個親密接觸。
我們朝華特格斯沙灘(Wategos Beach)騎去,選擇的路線在燈塔之下,有一部分路段經(jīng)過拜倫海岬國家保護區(qū)(Cape Byron State Conservation Area)。這個保護區(qū)是當(dāng)?shù)貙捨呛k?bottlenose dolphin)的繁殖地,也是一個確實很特別的地方。
一整個星期以來大家都在不斷討論的話題,就是鯊魚。我們遇到兩位既不特別關(guān)心(我們的問題)和幫得上忙,又不像是在逗你玩的“老司機”,但他們并沒有讓我們的擔(dān)憂得到緩解,因為他們跟阿里和凱拉說不要劃過“朝北邊延伸的巖石”去沖浪,“今天早些時候那里有幾條鯊魚”。
我們安慰著自己說他倆只不過是在開玩笑而已,不過在心里還是提醒自己不應(yīng)冒著在海灘遇襲的險劃出去。太陽出來了,也意味著人群開始涌向沙灘,所以對我們來說也多了幾分“勝算”。
我們劃向大海去享受沖浪的樂趣
作為車手,我們天天都在路上騎車,知道自己有受重傷的風(fēng)險。我們騎行速度很快、放坡、在繁忙的交通中穿梭,所有這些都在柏油路面進行,而我們也都跟自己說一切盡在掌控中。直到終有一天栽跟頭。
對于旁觀者或者剛接觸這項運動的人來說,騎行看起來就像是瘋癲的職業(yè)。通常而言騎行意味著不是你是否會摔車,而是你什么時候會摔車。
四個車手來到了水里,來到?jīng)_浪人(還有鯊魚)的地頭,我們不再“一切盡在掌控之中”。是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證明,相比遭遇鯊魚襲擊而言,你被自動售貨機倒下砸死的概率更高一些(這也是我避開自動售貨機的原因),但這并不意味著就不存在擔(dān)憂了。
不過,放棄自己所愛不碰水,并不是沖浪人的選擇,就好比為規(guī)避風(fēng)險而不騎車上路不會成為騎行者的選擇一樣
“如果你氣數(shù)已盡,那無論如何也無力回天�!彼鳡柺沁@么看待鯊魚一事的。我們最終得出結(jié)論:你只能控制自己所能控制的事情。無論你喜愛做的是什么事,阻礙你去做的理由實在太容易找了。
沖浪和騎行都能讓人的身心得到釋放,毫無疑問,它們所帶來的好處遠比因未知后果而帶來的恐懼更多
Day2:獨享拜倫灣腹地(Byron BayHinterland)的騎行路
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我們安排了更專注于騎行的行程:騎車,去沙灘,吃,然后再騎車,去沙灘,吃,不斷重復(fù)。(小編:好一個專注于騎行的“腐敗騎”)
拜倫灣腹地(Byron Bay Hinterland)是極好的,而我們也是運氣夠好,能有個“土著”帶著我們周圍逛。通過深入研究谷歌地圖,我相信我們自己也可以規(guī)劃出一條很不錯的環(huán)騎路線,但那并不是我們想要在拜倫灣尋求的東西。
跟著索爾,我們感覺自己大部分時間都是完全搞不清方向的,而這種擺脫了現(xiàn)實的感覺正是我們所追尋的東西。
我們第一段正兒八經(jīng)的騎行將會在拜倫灣的南邊進行,穿過雷諾克斯角(Lennox Head)騎到巴利納(Ballina),然后從那里往內(nèi)島騎去,找些僻靜的路好好騎車。
我們找到幾條蜿蜒的單行道,部分路段是碎石路,看起來更像是來往車輛壓出來的馬路,而不像公路。期間還有夾著了一些又短又陡的爬坡。
炎炎夏日,揮汗如雨地騎行了80公里之后,索爾“拋棄”了我們,他把我們帶到了Friday Hut Road,然后我們一路直下。這一段應(yīng)該是本次行程騎行部分的亮點——枝繁葉茂的樹木在單行道上方形成了拱頂,這條路就這樣在小島腹地綿延起伏。
沒多久我們就路過一個指向基倫瀑布(Killen Falls)的指示牌,這路我們是繞定了。
我們騎到停車場觀望下方的瀑布。此時我的腦海里已經(jīng)暗下決定——咱們下去游泳!但要怎么下去呢?
“稍微走一段就可以了�!庇袀€路人告知我們。沒有放心的地方可以放單車,所以我們帶上了車一起走。勉強可以騎行的路漸漸變成了只能徒步前行的山路,然后山路又進一步變得更為艱難,怕是巖羊才能應(yīng)付——對于穿著鎖鞋帶著單車的情況來說,不是個理想的地方。
最終我們總算來到了底下,然后溯溪走一小段就來到了瀑布面前
盡管穿著濕噠噠的裝束騎剩余的25公里路會不舒適,但我們一致認(rèn)為那只是小小的代價,而且我們還樂意再付出多一次這樣的代價。你在路上的時候,腦子就會切換到探險模式,那些小小的“計劃之外”正是讓旅途變得更有意義的時刻。
雖然我們騎完一段騎行天堂般的路,但一路上都沒有看到過哪怕一位除我們以外的騎行者。那感覺,就像整條路就只屬于我們的。
由于沖浪有時候受大自然變幻無常的影響,以及這項運動依賴遠方的氣候與海風(fēng)所引起的洋流涌動,因此常常會有“地方主義”(就像在電影《驚爆點》中基努·里維斯Keanu Reeves發(fā)現(xiàn)的那樣,發(fā)現(xiàn)難得的好浪點,自然不希望有太多人知道;美騎小編注:《驚爆點》與《極盜者》兩部電影講述的是同一個故事,前者拍攝于1991年)。
有時候騎行者也會認(rèn)為自己“擁有”他們當(dāng)?shù)氐尿T行路線,盡力嘗試去“杜絕”其他騎友,因為他們擔(dān)心路線變得熱門起來。我們經(jīng)常收到評論說“不要把這條路線分享出來,不然大家都知道(它的存在)了�!�
路上眾多的騎友會影響你騎行同一條路的體驗嗎?當(dāng)然會。會讓體驗變差嗎?很可能不會。不過今天我們還是很開心能“擁有自己的路”。
Day3: 山脊環(huán)線賞日出全景
昨天享受過的“私家公路”,今天出發(fā)后又能繼續(xù)享受了。
吃過早餐之后,我們出發(fā)騎上了一條60公里延綿起伏的環(huán)線,一路上有很多高強度爬坡和爽到飛的下坡,還有一小部分卵石路讓你老老實實地騎車。
這條環(huán)線在拜倫灣背后,沿著山脊一路往上。在第一縷陽光中騎行,這是在破曉之際欣賞小鎮(zhèn)和周邊地區(qū)的奇特方式,棒!
沿途景色
我們歡呼雀躍地沿著山脊的路騎回小鎮(zhèn),路上遇到一個真的很奇妙的景象——一簇10米高的竹子在路上形成了一個拱門
它是怎么在那里扎根的,以及它為什么會在路上形成一個拱門,對于我們而言都是一個謎,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它會是一個很獨特的公路賽沖刺拱門。有人有興趣(來比賽)嗎?
在拜倫灣還有一晚上的時間,我們把這段時光交給大海。我們?nèi)チ伺了?The Pass,沖浪圣地),盡管人很多,但這里依舊是我到過的地方當(dāng)中最神奇的其中一個。
海浪跟著浪頭漸漸形成了浪管,白花花的水泡沖上沙灘,一切是那么的祥和。無論是什么讓帕斯成為如此一個天然圣地,以這里作為我們拜倫灣之旅的結(jié)束是非常合適的。
最后一個挑戰(zhàn),我們被一群小屁孩(渾身可見劃傷或擦傷)慫恿跟著他們從礁石上往海浪里跳。他們說“屈膝跳下來就可以了”,于是我們真的照做了。
我們在拜倫灣的旅程接近尾聲。真希望自己能看多一些,能在內(nèi)島再深入一些,或者去一趟(大麻村)Nimbin看看,但這些都只能等下次再來才能實現(xiàn)了。
在離開之前,我們還享受了最后的一次招待——去參觀索爾在黃金海岸(Gold Coast)的沖浪板制作工作室。他就是在這里完成極難的任務(wù),制作那些看起來簡單的沖浪板,正如你在視頻中所見的那樣。
在旅程中一次次地引起我們彼此共鳴的,是自行車的探索能力。這是我第三次來拜倫灣,而這一次所見所聞比之前徒步和自駕都要多得多。單車能讓你去尋找那些更安靜的路,遠離旅游的熱門路線,這賦予了你更深入去了解一個地方的內(nèi)在的機會。景點和觀景塔只是讓一切變得簡單,而再挖深一點則能讓你發(fā)現(xiàn)更為值得銘記的東西。毫無疑問,探索拜倫灣的最佳方式就是騎行。
相關(guān)鏈接: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馬來西亞公路騎行:意外帶來的收獲》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冰島公路騎行:遺落人間的“孤獨星球”》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新西蘭公路騎行:只騎最刺激的路(上)》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新西蘭公路騎行:只騎最刺激的路(下)》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澳洲公路騎行:女生騎車時在想什么?》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泰國公路騎行(上):環(huán)湄宏頌之折騰不息》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泰國公路騎行(下):環(huán)湄宏頌之雨過天晴》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印度公路騎行(上):這里不只會開掛》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印度公路騎行(下):人文與風(fēng)光兼?zhèn)洹?/a>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新西蘭公路騎行:尋求完美之旅》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愛爾蘭公路騎行(一):威克洛山國家公園》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愛爾蘭公路騎行(二):黑樹籬和巨人堤》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愛爾蘭公路騎行(三):隱秘之路》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日本公路騎行:尋訪廣島和今治最美公路》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澳洲荒野漂流記:尋回騎行的初心》
Cyclingtips公路旅行系列:《回溯<騎手>之路:從小說騎到現(xiàn)實》
文字:Jonathan Reece(喬納森•里斯)
圖片:Tim Bardsley-Smith(蒂姆•巴德斯利•史密斯)
視頻:Malcolm Bloedel(馬爾科姆•布勒德爾)
翻譯:Albushit Dumbledog(阿不屎•鄧布力狗)
責(zé)任編輯:Lnicol